第96章 采药人(三更)
“秦先生。”
门外是赵普。
他手里拿着一个本子,“我把我们1单元的住户我都统计了。”
“走吧,我们上去说。”秦子文和他来到楼上。
602现在是他们经常聚会和聊天的地方,自己家里秘密太多,别人不方便进去。
“我们这栋楼有症状的不多,我检查了一遍,有咳嗽症状的只有两家,一户是202,一户是901。”
秦子文如果没记错的话,202就是李婆婆家。
901他不熟,也就上次处理801的时候见过一面,好像是一个高高胖胖的男人。
赵普说道:“目前表现出症状的人不多,所以我就没有让他们集中居住,901那家脾气有点冲,被传染的是他媳妇,但我感觉他好像也有点症状.
202是两位老人,年龄大了,我叮嘱后他们说就待在家里,哪也不去。”
说到这里,赵普有些无奈,今天他上门询问时吃了好几次闭门羹,这些邻居的警惕心都很强。
如果不是他将这次传染病的严重性说出来,别人可能都不一定会开门。
秦子文问道:“小区其他单元的情况怎么样?”
赵普摇头:“整体我不清楚,但我今天去的时候见了几个楼主,基本上每个单元都有感染者,少的和我们一样,一两个,多的有四五个,如果算上有隐瞒病情的,可能还会更多。”
仁和堂那边也暂时关门了,他们不直接接触病人,只负责熬药,现在他们和互助会合作。”
“这样来看我们单元的染病的还不多。”秦子文觉得这算是一个好消息。
赵普面带忧虑:“只是表现出症状的人,还有潜伏期呢,想要彻底确定安全,还得观察两三天才稳妥。”
秦子文说道:“辛苦赵医生了。”
赵普叹了口气,“不辛苦,命苦。说实话,我真不想当这个楼主,光一堆事,我自己的事都没什么时间了。”
说着赵普看向秦子文,“秦先生,今天我去互助会汇报最新情况的时候,邹江河邀请我加入他们,我拒绝了。”
“赵医生可是稀缺人才,被争取是很正常的嘛。”秦子文笑道,“他邀请你了,你也可以先加入呗。”
赵普以为秦子文说的反话,但他观察秦子文表情,发现又不似,“秦先生,你的意思是让我打入他们内部?”
秦子文摆手,“我可没这么说。”
顿了顿,秦子文说道:“只是同盟互助会是一个致力于全小区的公益团体,我觉得我们8栋应该有人在里面,这样才能惠及大家嘛。”
赵普理解了,“好,那我先打入敌人内部。”
看着赵普欲言又止的神情,秦子文知道他在想什么,“明天的卡牌被邓光预定了,到时候后面我会先给你一张卡牌的。”
赵普一喜,“多谢秦先生!”
看着秦子文的背影,赵普暗自窃喜,跟着秦先生确实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他今天与其他楼主交流的时候才得知,为了一张卡牌,有的队伍分崩离析,还有的甚至手足相残。
只不过小区太大,人数众多,有的消息没有流传得很开。
回到家,杜玉从天星箭廊出来,找到秦子文:“大人,我白天在拿卡牌时,感觉洞穴深处好像有东西在盯着我,所以当时我把手电筒关了,拿到卡牌走远后才敢开灯。”
秦子文眉头一皱。
上次洞穴深处有声音传出,这次有东西盯着杜玉,说明深处真的有东西。
杜玉双手抱拳:“大人,不得不防,下次还是我去山洞吧,我直觉感受到里面那个东西.很危险,比我当初在山上遭遇猛虎时还要危险十倍!”
“嗯,知道了,李铁山给你打造的戒刀如何了?”
提到这个,杜玉嘴角上扬,“是把好刀,用着挺顺手的。”
吃过晚饭,秦子文去天星箭廊练了一会儿箭,一个小时过去,感觉手感增进不少。
然后用温水冲了个澡,换上一身新衣服后来到酒肆。
他觉得自己这个酒肆老板有点不太敬业。
每天开门时间随机,就那么一两个小时。
但核心原因还是家里人太少,李铁山是唯一一个铁匠,平日里锻造铁器离不开他,没锻造成品时他就在铸造熟铁锭。
杜玉是店小二,需要随时保护自己这个酒肆掌柜。
不过现在挣来的钱也没有地方可以花,倒也不用着急迎客。
入夜,秦子文和杜玉在酒肆大堂坐了一会儿,一直无人进来。
秦子文叹了口气,“这晚上莫非揽不了客吗。”
上次也是,到了晚上就没有客人,天一亮就有人来了。
杜玉诧异:“大人,您是准备揽客?”
“嗯,不然来这里做什么。”
沉默了一下,杜玉看着店铺外熄灭的灯笼,找了一个凳子,将灯笼取下,在屋子里寻找一番,“大人可有蜡烛?”
“没有。”秦子文摇头,家里是真没蜡烛,“不过,你可以用这个试试。”
杜玉接过手电筒,陷入沉吟。
片刻后,酒肆外的竹竿上,灯笼悬挂,散发着明光,比蜡烛还要亮,就是这光源有点奇怪,冲着一个方向照。
“请问,店家在吗?”
不多时,屋门被敲响,一个脑袋探进来,小心翼翼的询问。
“在,客人想吃什么。”
门外,一名背着背篓的老者先把脚上的泥土弄干净,然后小心翼翼的踩进来。
“我是附近山上的采药人,因突发山洪断了来路,绕路回家经过贵店,请问能歇个脚吗。”老者先是说出自己来历。
秦子文示意老者坐下,“可以,你进来坐吧。”
老者脸上浮现一丝感激,坐下后却是有些局促,摸了摸自己口袋,羞涩的说道:“店里有便宜的吃食吗,来一份吧。”
秦子文看出了他的窘迫,微微一笑,“无妨,老人家坐下休息便是,不用点吃的。”
老人连连感谢。
随后秦子文和他交谈了一番,这老人是附近村子里的一位采药人,常年以采药为生。
他不知道现在的年号,只知道前些年好像有个叫永嘉,之所以记这么清楚,还是因为那一年皇帝陛下大赦天下,免了他们半年税赋。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435/1111105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