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只想种田,女帝非要我打天下 > 第124章 一封寄往京城的信

第124章 一封寄往京城的信


天光大亮,昔日戒备森严、奢华无度的崔氏府邸,如今已彻底沦为苏州府衙的临时金库。

府库前的广场上,上百只沉重的木箱被依次打开,码放得整整齐齐。

箱盖掀开的瞬间,金灿灿的黄金与雪花花的白银在初升的朝阳下熠熠生辉,反射出刺眼的光芒,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那股由纯粹财富凝聚而成的视觉冲击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张衡手捧着一份刚刚用复式记账法统计出的清单,那双总是冷静自持的手,此刻竟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声音里更是带着一种极致的、难以置信的狂喜。

“府……府尊!”他快步走到沈棠面前,声音都变了调,“初步估算……仅从崔氏府库内查抄的现银与黄金,折合白银,便已超过八百万两!至于各地田契、商铺文书、盐田地契,更是堆满了整整三间库房!我们……我们发财了!”

然而,面对这足以让任何帝王都为之疯狂的金山银海,沈棠却只是负手而立,面色平静得如同一潭古井,仿佛眼前的这一切不过是些寻常的砖石瓦砾。

他没有理会张衡的激动,只是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一连串快准狠的命令。

“第一,即刻从库中拨出一百万两白银,作为‘棉票’与‘盐引’的兑付准备金!将银箱直接摆在同福茶馆门口,张榜公示全城!我要让所有百姓都亲眼看到,他们手里的每一张票,背后都有堆积如山的真金白银做担保!”

“第二,将崔氏囤积的所有粮食,立刻运往各大官办粮铺,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向全城百姓发售,每户限购!我要让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知道,谁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第三,所有查抄的织坊与盐田,立刻进行清点造册,全部并入新成立的‘苏州织造合作总社’与‘官营盐场’!派人八百里加急,请斥卤滩的王二狗先生和杭州的巧绣娘主母,即刻派技术团队前来接管,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升级!”

这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就将一场血腥残酷的清洗,转化为了稳定江南、收拢民心的煌煌阳谋。

苏州府衙,正堂。

吴家家主吴伯言,带着一众同样惴惴不安的江南士族代表,正襟危坐,神情忐忑得如同等待审判的囚徒。

茶是上好的雨前龙井,此刻喝在嘴里,却比黄连还苦。

沈棠一身青衫,缓步入堂。

他没有坐上主位,只是踱步至堂中,那双锐利如刀的目光,不带一丝感情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被他目光扫过的人,无不心头一凛,下意识地挺直了脊梁。

吴伯言反应最快,他立刻起身,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厚厚的礼单呈上,脸上堆满了谦卑而又诚恳的笑容:“沈府尊雷霆手段,为江南除去崔氏这颗毒瘤,实乃万民之幸!我等江南士绅,愿全力支持府衙新政,但凭驱策,万死不辞!”

沈棠接过了礼单,却看也未看,随手便放在了一旁的茶几上。

他反而将一份早已拟好的文书,轻轻推到了吴伯言的面前,语气淡然得像是在谈论天气。

“吴家主深明大义,本官深感欣慰。”

“为表彰诸位的忠心,也为了江南的长治久安,本官提议,由吴家牵头,联合在座的各位同仁,共同成立一个‘江南工商发展基金’。此基金将用于兴修水利、开办新学、抚恤阵亡将士家属,所有款项,由府衙与诸位共同监管。”

他顿了顿,抬起眼皮,平静地看着吴伯言。

“首期款项,就由诸位自愿认捐吧。”

吴伯言颤抖着手拿起那份文书,当他看到上面用蝇头小楷清晰标注的、建议“吴家认捐五十万两白银”的字样时,额头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就冒了出来!

这哪里是商议?

这分明就是一道不容置疑的命令!

他抬起头,对上沈棠那双平静得可怕的眼睛,心中最后一点侥幸也烟消云散。

他明白,今日若是不出这笔血,吴家的下场,未必比崔家好上多少。

他一咬牙,猛地躬下身,那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府尊为国为民,高瞻远瞩,我等万死不辞!吴家……吴家愿为表率!”

桃源县,书房。

李澈停下笔,将刚刚写好的信纸凑到唇边,轻轻吹干了上面尚未凝固的墨迹。

信纸上,没有半分关于杀戮的血腥,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势与温柔。

“青鸾亲启。”

“江南之事,想已闻之。崔氏谋逆,意图颠覆新政,戕害肱骨,此非商贾之争,乃国本之战。为护你之大业,不得不行雷霆手段。其罪在我,若朝堂有非议,由我一力承担。”

“然,除恶务尽。江南之患,不过疥癣;朝中之痈,方是心腹大患。此番所得,除稳固江南外,我意组建一支‘新军’,其器械、操练之法,皆与旧制不同。待时机成熟,当可为你扫清京城一切障碍。”

“另,为你所制‘千里镜’已成,不日将送达。届时,你立于宫城之巅,可观千里之外,天下山河,尽在你眼中。勿念,安好。”

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黄铜信筒,用火漆封缄。

随即,他将信筒交给早已在门外等候的护卫司最精锐的信使。

“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亲手交到陛下手中,不得有误。”

大景王朝,京城,摄政王府。

深秋的暖阳下,摄政王萧远山正手持一把金剪刀,悠闲地修剪着一盆名贵的墨兰。

他动作优雅,神情专注,仿佛这世间再无任何事,比剪去一片枯叶更重要。

一名心腹谋士步履匆匆,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他躬身走到萧远山身侧,将一份来自江南的八百里加急密报,双手奉上。

萧远山看完,脸上毫无波澜。

他只是伸出金剪刀,“咔嚓”一声,精准地剪去了兰花上最后一片略显枯黄的叶子。

做完这一切,他才淡淡地开口,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一夜之间,拔掉一棵盘踞江南百年的大树,连根都给刨了出来……好快的刀,好狠的心。”

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王爷,此人行事如此酷烈,背后又有李澈撑腰,恐成我等心腹大患。我们是否要以此为由,在朝堂之上弹劾他与女帝,说他们滥杀无辜,意图不轨?”

萧远山摇了摇头,嘴角竟勾起一抹玩味的、如同猫戏老鼠般的笑容。

“弹劾?不。”

他将金剪刀轻轻放在白玉石桌上,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把刀太快太利,现在去碰,只会伤了我们自己的手。我的那位好侄女,得了这么一件趁手的宝贝,怕是正得意呢。就让她得意去吧……”

他顿了顿,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棋手般的冷酷与残忍。

“刀,用久了,是会钝的。而且,一把不听话的刀,有时候,可比敌人更可怕。”

“我们等着,看戏,就好。”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310/1111102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