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天上的馅饼,砸死人啊
一大早,苏长河就起床,除了准备早饭,收拾要买的鱼获之外,还特意蒸了一笼包子。
这是给那个倒霉蛋陈明带的。
苏长河今天卖完鱼,打算去翠竹镇看看他说的铺子,总不好空着手去。
吃过早饭,苏长河赶着骡子车去镇上。
先到周记饭馆,周老板看着桶里七斤黄鳝,笑得眼睛都眯了:“长河你这手艺真没说的,天天都能捞着这么好的黄鳝!”说着递过来七块钱。
从周记出来,他又去集市卖剩下的鱼虾。
刚到集市,就有不少熟客过来。
“小伙子,今儿的鲤鱼够肥啊!给我称五斤,中午给伙计们炖鱼汤!”
“我要鲫鱼……”
……
苏长河麻利地称鱼、收钱,没一会儿,竹筐里的鱼都卖光了。
按照六毛钱每斤算,三十八斤鱼卖了二十二块八毛钱,再加上周老板的七块,一共是二十九块八毛钱。
苏长河把钱仔细揣进贴身的衣服里,收拾好摊子,赶着骡子车往翠竹镇方向走。
与此同时,翠竹镇主街中段的空铺子前,陈明正拿着扫帚猛扫地面。
铺子门口围了不少人,都是周围的商户,有张记面馆的张老板、粮油店的李叔、斜对面布庄的张婶,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满脸诧异。
张老板戳了戳旁边的李叔,小声嘀咕:“陈明这是咋了?这铺子空了大半年,他以前连看都不看,今儿咋突然扫起来了?”
李叔也挠着头纳闷:“就是啊!你这是要自己开店?你爸同意你单干了?”
陈明手里的扫帚没停,头也不回地喊:“不是我开!是给我个朋友准备的,他今儿来看看,我得收拾干净点!”
张婶凑上前,眼里满是好奇:“朋友?啥朋友能让你这么上心?你以前连自家百货商场的卫生都懒得管!”
陈明刚要开口,张老板又喊:“陈明,扫完了没?我面馆刚煮好牛肉面,给你留了碗,快过来吃!”
陈明摆摆手,语气带着点嫌弃:“不吃了!你那牛肉面没我朋友做的包子香,吃了也没滋味!”
这话可就奇了怪了。
张记的牛肉面在翠竹镇是出了名的,汤鲜味美,面劲道,陈明以前天天都来吃,现在居然说没滋味?
张老板也不恼,笑着说:“面没滋味,那你说啥有滋味?”
陈明停下扫帚,直起腰得意地说:“我朋友做的包子和卤味有滋味!他做的包子皮薄馅大,一口咬下去全是汁;卤味更是比城里老字号还好吃!等他在这儿开了店,你们都去尝尝,保准你们以后都不想吃别的!”
说着,他又拿起抹布擦门框,动作比刚才更利索了。
他得赶在苏长河来之前,把铺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让苏长河一眼就相中,最好当场就决定在这开店。
周围的商户们看着他忙碌的身影,都没把他的话太当回事,以为只是小年轻吃多了,腻了,想换换口味,毕竟再好的东西,吃久了也会厌;当然也不免对他口中的朋友感兴趣。
到底是个啥人物,能让陈明这么上心?
……
苏长河刚拐进翠竹镇主街,就被眼前的热闹惊得瞪大了眼。
这地方跟南坪村的冷清截然不同,比兴盛街也热闹不少,简直是另一番天地。
纺织厂的工人、上学的学生、挑着货担的小贩,还有骑自行车的……人多到能把路挤得水泄不通。
骡子被挤得迈不开蹄子,苏长河只能牵着缰绳慢慢挪。
路两边的铺子一间挨着一间,商品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路边的小摊更热闹,卖什么的都有,比南坪村的集市丰富十倍不止。
这买东西的人更是透着股“豪横”。
苏长河已经不止一次看到有人扛着成袋的精装面粉从店铺里出来,家庭主妇买肉也都是几斤几斤地买,穿的衣服也普遍更体面,学生也能有零花钱买糖吃。
这在南坪村是不可能出现的。一家人只有过年才能买两斤肉解解馋,衣服上多少都会有补丁,小孩子的零花钱更是想都不要想。
可见,翠竹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高,消费水平也很高。
好不容易挤到更热闹的主街中心位置,陈明正踮着脚往这边眺望,看见他立马挥手吆喝:“苏师傅!在这儿呢!”
苏长河赶紧牵着骡子走过去,看见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铺子,眼里闪过一丝惊讶。
铺子门窗新刷了漆,门框擦得锃亮,地面扫得没有一点灰尘,连墙角的蜘蛛网都清理干净了。
苏长河递过油纸袋:“你这也太费心了。给你带的包子,还热着,赶紧尝尝。”
陈明接过油纸袋,打开就闻到肉香味,赶紧拿出一个咬了一口,鲜美的肉汁瞬间充满口腔,他眯着眼睛满足地叹:“还是这味儿!比我早上吃的馒头强一百倍!”
周围的商户们也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苏长河,又看了看陈明手里的包子,心里的好奇劲儿更浓了。
这个看着朴实的乡下汉子,不像是会开店的样子。
他做出的包子,真能让陈明这么痴迷?
苏长河没在意众人的打量,目光落在铺子上。
铺子大约三十平米,坐北朝南,采光通透,正如陈明所说,左边是粮油店,右边是布庄,斜对面就是学堂,地理位置确实优越,人流量很大。
陈明吃完包子凑过来,指着窗外说:“咋样?我没骗你吧!斜对面就是纺织厂的大门,工人上下班都得从这儿过;旁边就是菜市场,早上买菜的人多,中午晚上工人出来吃饭,人流量不用愁!去年有人想高价盘走,我表哥都没舍得。我敢打包票,方圆十里地,再没有比这地理位置更好的空铺子了。”
他又凑到苏长河耳边,压低声音说,“这地方啥都不缺,就缺个像样的包子铺和卤味摊。你要是在这儿卖热乎的包子再摆上你的卤味,指定抢着买!这位置,堪比城里的小吃街,错过可就没了!
粮油店的张老板上下打量着苏长河,摸着下巴嘀咕:“看着这么年轻,也就二十来岁吧?能把包子做明白吗?我家老婆子做了一辈子包子,都不敢说能卖得火。”
布庄的李婶也拉着旁边炸油条的王师傅,小声说:“陈明这孩子以前挑得很,吃个油条都要挑脆的,咋这次对个乡下汉子这么上心?别是看走眼了吧?”
王师傅倒没那么多顾虑,笑着冲苏长河喊:“小伙子,要是你真在这儿开店,可得先给我留两个包子!我倒要尝尝,啥味儿能让陈明连我家油条都不想吃了!”
苏长河听着众人的议论,更加心动了。
周围人流量大,需求又明确,他的包子和卤味刚好能补上缺口。
苏长河又走进铺子仔细看了看,指尖轻轻蹭过刷了白灰的墙面,摸不到半点掉渣的地方,墙角的缝隙也填得平整。
地面铺着青石板,虽有些年头,却被擦得锃亮,没有一点油污或杂物,扫起来肯定省劲。
靠里侧的墙根,还留着灶台,有明显用过的痕迹,只需修补一下就能用,不用重新找人砌灶。
他走到窗边,窗户对着街面,路过的人一眼就能看见铺子里的热闹。
门口空地搭个小棚子卖卤味,再合适不过。
这铺子的位置、大小,比他预想的还好。
可越这样,他心里越清楚,这么好的铺子,绝不会便宜!
等苏长河再次从铺子里出来,就见陈明正站在门口,笑得见牙不见眼,正和面馆的张老板唠嗑:“我说咱这铺子,苏老弟绝对能看上!这位置、这条件,整个翠竹镇都找不出第二家!”
张老板也跟着笑:“确实是块好地方,要是开业了,我天天来买包子!”
看着陈明胸有成竹的模样,苏长河心中一沉:确实太好了,这铺子自己要拿下肯定要花一大笔钱才行。
苏长河思索良久对陈明说:“这铺子确实不错,位置好,客源也稳定,你租金怎么算?我家里还有俩丫头要照看,媳妇也得跟着来镇上,这些都得提前安排好,不能贸然定下来。”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246/442516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