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重生80:钓鱼发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 第102章挑剔的小馋猫

第102章挑剔的小馋猫


林清竹牵着俩孩子刚走到村口老槐树下,就看见苏长河正驾着骡子车从村里出来,车斗里还放着个竹篮,隐约飘出卤味的香。

萌萌眼尖,拽着兮兮就往前冲:“爸爸!”

苏长河赶紧稳住车把,弯腰接住她们,“慢点跑,摔着了咋整?”

兮兮搂着他的脖子,小脸蛋在他衣襟上蹭,“想爸爸了!”

萌萌则拽着他的衣袖撒娇:“爸爸,你回来啦!我们好想你!”

苏长河笑着弯腰,一手一个把孩子抱起来,掂了掂:“哟,这才半天没见,就想爸爸了?是想我了,还是想我做的红烧肉了?”

萌萌搂着他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都想!想爸爸,也想爸爸做的红烧鱼!外婆做的鱼没爸爸做的香,我就吃了两口!”

兮兮也跟着点头,小手揪着苏长河的衣襟:“外婆做的鸡有点柴,没有爹爹炖的酥,我也没吃饱……”

林清竹站在旁边,看着俩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哭笑不得。

这俩孩子,真是被苏长河养得嘴刁了。

换作以前,俩孩子早就抢着吃了,今儿却扒拉两口就说“不如爸爸做的。”

其实她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苏长河做的菜,好像确实更对胃口些,骨肉酥烂,肉香扑鼻,连汤都能拌三碗饭。

苏长河刮了刮孩子们的鼻子,声音里满是宠溺:“好啦!不许编排外婆,外婆知道了该伤心了。回家就给你们做好吃的。本来想去外婆家接你们的,还带了卤肉在车斗,现在你们回来了,晚饭就吃卤肉和蟹黄包,好不好?”

“好耶!”有好吃的,俩孩子在他怀里拍着手笑。

苏长河把俩丫头放进车斗,垫了床厚棉垫,又给她们盖上小毯子,“坐好喽,别乱动。”

安顿好孩子们,他转头看向林清竹。

暮色里,她的鬓角沾了点碎发,脸颊被晚风熏得微红,不远处的灯火落在她的睫毛上,像落了层金粉。

苏长河喉头动了动,忽然想逗逗她,故意提高声音,对着车斗里的孩子喊:“你们亲了爸爸,那让妈妈也亲爸爸一下好不好?”

“好!妈妈亲爸爸!”萌萌立刻举着小手起哄。

兮兮跟着拍手:“亲一个!亲一个!”

林清竹脸红了,嗔怪地瞪他:“别教坏孩子。”

苏长河往前凑了凑,嘴角噙着笑:“就亲一下嘛。你看孩子们都等着呢。”

车斗里的俩丫头拍着巴掌喊得更欢,林清竹被两双探照灯似的眼睛注视,被缠得没办法,只好踮起脚尖,飞快地在苏长河脸颊上亲了一下。

苏长河愣了愣,随即笑得像偷了糖的孩子,一把攥住她的手:“走,回家做饭去,再晚了,俩小馋猫该饿哭了。”

骡子车轱辘轱辘往家走,车斗里传来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声。

苏长河赶着骡子车,没一会儿就到了院门口。

这里离家里不过半里地,刚才在村口撞见时,林清竹就跟他提了:“我爸原本要送我们到家门口,可他这几天腿疾犯了,走快了就疼,我硬劝着他在槐树下停了脚。”

苏长河点头,把孩子从车斗里抱下来:“改天咱带点卤肉和新蒸的包子过去看看,顺便给爹捏捏腿,他那老寒腿,得常揉揉。”

林清竹应着,心里暖乎乎的。

进了院,苏长河洗了把手就直奔厨房,两孩子像小尾巴似的跟在后面,扒着门框看他忙活。“爸爸,你要做蟹黄包啦?”

苏长河笑着挽起袖子,“嗯,特意选挑了最肥的,剥了黄留着。”

他之所以选河蟹,全是因为存货实在太多。

河蟹都是前几天收的笼攒的,一网下去能捞十来只,卖又卖不上价。

集市上的人不爱买这玩意儿,个头小得没人要,个头大的也少有人问津,攒了半筐,再不处理就该死了。

林清竹帮着烧火,看着他麻利地处理河蟹,忍不住说:“这蟹硬邦邦的,也没肉,村里人都不爱吃。”

苏长河接过话,“可不是嘛!壳硬肉少,剥起来费劲,一斤蟹剥不出二两肉,还得剔腮去心,嫌麻烦的人宁愿买猪肉,又实在又好做。再说这玩意儿不好保存,离水半天就蔫了,死了还容易坏,卖不上价,咱自己不吃,留着也是浪费。河蟹黄鲜,包包子馅儿,配着猪肉丁,香得能让人多吃两个。”

他说着把剥好的蟹黄、蟹肉混着剁好的猪肉丁,加了葱花、姜末、酱油、香油拌匀,开始擀皮包蟹黄包。

俩孩子趴在灶台上,眼睛瞪得溜圆:“爸爸,我闻着香味了!蟹黄包要蒸多久?我能先吃个生面团不?”

苏长河刮了刮她们的小鼻子:“快了,包子得等上汽后蒸一刻钟。听话的孩子,等会儿能多吃一个。”

林清竹忽然觉得,那些别人不爱吃的河蟹,经他这么一弄,倒成了顶香的吃食。

苏长河站在案前揉面。他手掌覆着面团,指节发力间带着经年累月的稳,面团在他手下像有了灵性,从松散的粉团渐渐变得光滑筋道,连案板上都没沾多少干粉。

“我也来搭把手呗!”林清竹挽着袖子想帮忙。

苏长河抬头笑了笑,把醒好的面团揪成均匀的小剂子,顺势往她面前推了块案板:“正好,你学学这擀皮的手法。”

他拿起一个剂子,拇指按在中间,其余四指围着剂子边缘轻轻转着捏,不过几秒,原本圆润的剂子就成了中间厚、边缘薄的圆饼。

“先把剂子按出窝,这样擀的时候,皮才不会中间太薄破了馅,边缘薄才能兜住更多汤。”

说着,他取过擀面杖,双手扶着杖头,手腕轻轻转动,擀面杖在案板上划出平稳地圈。

不过片刻,一张薄如蝉翼却不破的面皮就铺在掌心,对着光看,还能隐约瞧见掌纹。

“力道得匀,别光用胳膊使劲,手腕带劲才省劲,擀出来的皮也圆。你试试?”

林清竹依样画葫芦,可剂子在她手里总不听话,擀出来的皮要么一边厚一边薄,要么边缘裂了小口。

苏长河也不着急,从她手里接过擀面杖,手把手带着她转:“你看,擀面杖要跟着面皮走,左边厚了就多擀两下左边,右边薄了就轻着点。咱做汤包,皮是骨架,不圆不匀,蒸出来要么漏汤,要么口感差。”

等林清竹勉强擀出几张像样的皮,苏长河又教她包馅。

他舀了一勺蟹黄馅在皮中央,手指捏着皮的边缘,拇指和食指配合着往上提,每提一下就捏出一道褶。

“褶子得细,还得匀,一般要十八道褶。你看,这样捏的时候,指尖要轻轻往中间收,既能锁住馅里的汁,蒸出来样子也好看。”

他指尖翻飞,不过十几秒,一个圆鼓鼓、褶子细密如花瓣的汤包就立在了竹蒸笼里,模样精致得像件小摆件。

“为啥非要十八道褶啊?”林清竹一边笨拙地捏着褶,一边好奇地问。

“一是图个吉利,‘十八’寓意实发,以前老辈做给生意人吃,图个好彩头;二是实用,褶子多,皮的受力更均匀,蒸的时候热气能顺着褶缝进去,熟得快还透,不会出现外面熟了里面没熟的情况。”

苏长河说着,又指了指她包的汤包,“你这褶子捏得太松了,得稍微用力捏一下封口,不然蒸的时候汤会漏出来。咱这汤包的灵魂就是那口汤,漏了可就白瞎了这蟹黄馅。”

孩子们早趴在厨房门口,眼睛亮晶晶地盯着蒸笼。

等最后一个汤包摆好,苏长河把蒸笼放上蒸锅,盖上盖子时特意叮嘱:“水开后蒸八分钟就好,不能多也不能少。时间短了馅不熟,时间长了皮就塌了,汤也会被蒸干。”

八分钟一到,苏长河掀开锅盖。

他夹起汤包放在粗瓷盘里,递到孩子们面前:“慢点吃,先咬个小口,把汤吸了再吃馅。”

孩子们哪等得及,萌萌对着包子吹了两口就咬下去,滚烫的蟹黄汁差点溅出来,她赶紧吸溜着舌头咽下去,眼睛瞬间亮了:“爸!这里面有黄!沙沙的,好香!”

面皮暄软得能弹起来,裹着鲜甜的蟹黄和嫩得化渣的猪肉丁,一点不腻,她三两口就吞了一个,小手又伸向竹屉:“还要!”

兮兮也捧着自己的小包子,小口小口啃着,蟹黄沾的嘴角黄黄的,像只偷吃东西的小猫咪,含糊不清地说:“比……比外婆的酥肉好吃……”

林清竹也尝了一个,皮薄得一咬就破,蟹黄的鲜混着肉的香在嘴里散开,汤汁浓郁却不腻,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淡淡的蟹香。

林清竹抬眼看向苏长河,眼里满是惊讶:“你这手艺……连褶子都捏得这么匀,我再蒸十年包子,都做不出这么好的。”

她不是没见过精致的吃食,可自家男人做的精巧包子,比镇上点心铺的师傅还像样,实在让人稀奇。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246/442516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