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上岸中央选调生后,前女友哭惨了 > 第68 章 和镇长的交流

第68 章 和镇长的交流


到了崔家沟村,二人径直前往张二娃家的大棚。

见张书记竟亲自登门,张二娃慌忙在衣服上蹭了蹭沾着泥土的手,一路小跑着迎上来,脸上堆着憨厚的笑,语气里满是激动:“张书记,您怎么来了?”

话音刚落,他便扭头朝大棚深处扯着嗓子喊,让媳妇赶紧摘几根黄瓜,冲洗干净给书记尝尝。

如今的张志霖在崔家沟可是威信十足,先前他不仅帮十八户村民一分不少地追回了被克扣的补偿款,更以铁腕手段拿下了那个以权谋私的  “垃圾支书”,早成了乡亲们打心眼儿里信服的好官。

走进大棚,张志霖笑着问道:“现在都种些啥?今年收成怎么样?”

张二娃赶忙回道:“张书记您来啦!我这还是简易的塑料大棚,自动卷帘机还没来得及装。这季节主要种了些柿子、辣子、黄瓜,都是些家常菜。要说挣钱,还得看冬天那茬。一年下来,一个大棚能有个七八万的收入,挣点辛苦钱。”

看到鲜嫩的黄瓜、翠绿的生菜挂满枝头,张志霖又问:“销路怎么样?”

张二娃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轻轻叹了口气:“咱村种大棚的不到十家,形不成规模,菜商不来收菜。没办法,只能自己拉到县城去,要么给超市、食堂送,要么就摆摊自己卖,来来回回的很磨人。”

张志霖点点头,继续追问:“二娃,如果崔家沟有上百座大棚,销路是否畅通?”

张二娃语气笃定道:“书记,我在这一行干了十多年,不是咱吹牛,认识的菜贩子少说也有三四十个。别说上百棚,就算有五六十棚,不用咱去找他们,那些人闻着味儿就来了!尤其是冬天,周边的菜根本供不上,只要咱有货,保证销路不用愁,绝对畅通!”

正聊着,大棚里涌进来十几号人,都是附近种大棚的农户。大家听说张书记来了,都凑过来说话,有人是想反映问题,也有人担心有好事落了自己。

见来了这么多菜农,张志霖索性就地开起座谈会,请乡亲们围绕种植技术、市场销路、政策扶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畅所欲言。

“张书记,我种的草莓品质好,但没名气,上门收购的把价格压得太低……”

“张书记,我们还是技术跟不上,盼着能有农技专家常来搞培训,解决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这些难题……”

“书记,听说有些地方建大棚有补助,咱们镇上有没有这政策?”

……

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张志霖逐一耐心回应。他强调,农业是国之根本,对于大家反映的问题,镇党委定会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一方面要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手段;另一方面要健全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种植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动态,帮大家更好地把握行情,提高销售效益。

同时他承诺,会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让乡亲们真正受益。

现场会议氛围非常热烈,张志霖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大家不停拍手称赞,倍感温暖和鼓舞。

最后,张志霖大声问道:“乡亲们,咱们谁种大棚技术最好?”

众人异口同声:“当然是二娃子!”

张志霖朗声说道:“让张二娃当村支书,带领大家种大棚,你们说好不好?”

话音落下,菜农们先是愣了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得大棚薄膜都嗡嗡作响。

张志霖笑着看向张二娃:“这是群众的呼声,大家信得过你呀!二娃,有没有信心担起这份重任?”

张二娃激动得脸都红了,搓着手道:“书记,我……  我怕没这个本事……”

还没等张志霖开口,村民们已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

“二娃,你要是当书记,我第一个信你!”

“二娃,全村数你最合适,上吧!”

“二娃,我们都支持你!”

“二娃,你就大胆接了!可不能再让那些‘坏种’当支书了!”

……

张志霖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这是众望所归,你就别推辞了。我命令你,参选村支书!还要把崔家沟发展成全市最大的大棚产业基地!”

张二娃把心一横,干脆豁出去了,梗着脖子大声说道:“既然张书记说我行,那我非得试试不可!不就是当支书吗?我还能比牛放那狗日的干得差?乡亲们,承蒙大家抬举,我这个大老粗,竞选了!”

大棚里的叫好声、鼓掌声再次炸开,经久不息。

临走时,张志霖给张二娃提了两个建议,让他提前谋划:一是打造特色品牌,结合地域特色,对大棚蔬菜、水果进行统一包装和品牌认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是完善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采摘体验等业态,形成  “种植  +  加工  +  旅游”  的融合发展模式。

……

见张书记要走,张二娃说啥也不依,拉着他的胳膊道:“书记,哪有上门不吃饭的道理?”说着,硬是把张志霖和马东往家里拽。

二娃婆娘早就提前回了家,专门宰了只老公鸡。菜农们有送鸡蛋的、有送猪肉的、有来帮厨的,都掏心窝子想招待好张书记。

张志霖从小农村长大,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意,索性就不客气了,舒舒服服吃了顿村民的“心意”。

……

下午回到镇政府,张志霖看到镇长办公室门开着,便径直走了进去。

李晓明正坐在办公椅上,连身子都没欠一下,脸上带着几分漫不经心:“张书记,我先把这些账看一下,再给你汇报工作。”

张志霖自顾自坐在沙发上,情绪没有丝毫波动,一言不发。

刹那间,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消失了。

两分钟后,李晓明终究是扛不住这份沉默的压力,站起身来,从饮水机接了杯热茶,放在张志霖手边的茶几上,自己则坐在旁边的沙发上,“书记找我有事?”

张志霖直言不讳道:“李镇长,为了班子的团结和战斗力,为了回水湾的发展,我想和你推心置腹的谈一谈。”

李晓明微微一怔,随即很快敛起神色,“请书记明示,我洗耳恭听。”

张志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也知道,我是挂职干部,再过一年半,我的挂职期就满了。即使我留任永安县,也不会再‘霸占’回水湾镇党委书记的位置。但你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算位置空出来了,能不能轮到你?”

顿了顿,他又说道:“古人云: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你我是回水湾的主要领导,如果咱俩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回水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反之,我们俩貌合神离、相互掣肘,全镇的各项事业只会是举步维艰!

发展是硬道理。两年后,如果回水湾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政绩,我想你的机会很大。到时候,我也会全力向组织推荐你。”

话锋一转,他的语气添了几分坚定:“但要是有人成为回水湾发展的‘拦路石’、‘绊脚石’,他就是全镇干部群众的罪人!不管他背后站着谁,我将毫不犹豫的把它搬开——  地球离了谁,不都照样转?

晓明,何去何从,你自己考虑吧!”说完,他便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张志霖走后,李晓明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枯坐到天黑,烟灰缸里积满了烟蒂,整整抽完了两包烟。

近来,他确实有些心灰意冷,索性破罐子破摔,选择了与张志霖  “冷对抗”。起因是他在县委书记张稳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  自从那八个项目尘埃落定后,张书记对他便愈发冷淡。

其实这道理不难想:你没能体现自身价值,像块扶不上墙的烂泥,领导凭什么对你  “另眼相看”?更何况张稳从张志霖那里拿到了满意的结果,李晓明这个镇长,自然就没了利用价值。

可李晓明不这么想。他总觉得,是张志霖抢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我不好过,那大家就都别过了,他就不信,少了他的签字画押,镇党委、镇政府的各项工作还能顺畅运转?

按永安县多年的惯例,一二把手失和,吃亏的往往是二把手。因为县委往往会选择维护组织的权威,而一把手,正是组织权威的代表。

张志霖的话如重锤般敲在他的心上,尤其是那句  “即使我留任永安县”,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倘若张志霖真的留任永安,自己再这般对抗下去,无疑是把人得罪到家了。等对方转为实职,自己还有出头之日吗?

而且,张志霖来回水湾后做的每一件事,他都看在眼里。说句心里话,他是佩服的。人家起点本就高,将来的前途恐怕不可限量……

识时务者为俊杰,看来,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226/442634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