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我在冷宫遛鸟,权倾天下了? > 第119章 暗流涌动

第119章 暗流涌动


“好吧。”赵光耀无奈摇头,“你觉得李逍遥这人如何?”

“臣对他并不很了解。”赵无咎谨慎答道,“不过其父在职二十三年,就像个木头一样,绝对是老实人!”

赵光耀闻言轻笑出声,

“子不类父,那必是承袭母因。看来李东阳的婆娘很厉害,这小子可一点都不老实!”

殿外传来晨钟的嗡鸣,

赵无咎肃然道:“陛下,最重要的是忠心!”

“嗯。”

赵光耀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目光透过袅袅茶雾望向殿外,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待赵无咎退出殿外,赵光耀独自静坐良久。

不多时,兵部尚书王承恩躬身入内,正要行大礼,却被皇帝抬手止住。

“爱卿不必多礼,”

赵光耀亲自起身,竟是将这位重臣搀扶到一旁的太师椅上,

“你乃是若嫣的大伯,自然也是朕的大伯。”

王承恩闻言,浑浊的老眼猛地一眯,当即又要跪下,

“陛下,君是君,臣是臣......”

“行了,行了,”

赵光耀懒洋洋地摆手,重新坐回案前,

“今儿召你来,是想了解一下李逍遥在东山州平叛中的表现如何?”

王承恩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不出情绪,只是微微颔首:

“所有平叛卷宗早已归档,也制成简报呈于陛下了。”

赵光耀亲自倒了杯茶推到王承恩面前:

“大伯,这中间有水分谁都知道。朕想知道的,是真实的情况。”

殿内一时静默,只有铜漏滴答作响。

王承恩枯瘦的手指摩挲着茶盏边缘,浑浊的眼珠在低垂的眼皮下转了转。

半晌,他缓缓吐出四个字:“骁勇善战。”

赵光耀眉梢微挑,忽然轻笑出声:“明白了,多谢大伯。”

王承恩起身告退,待殿门重新合上,

“李木...骁勇善战.....赤胆忠心!”皇帝轻声自语着,“那么李逍遥呢....”

“纪晓。”

话音刚落,殿门便无声滑开,太监总管纪晓的身影已经躬身立在侧,

“陛下,老奴在。”

赵光耀没有回头,他嘴角露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看来昨儿皇后干得不错,该扫的垃圾都扫干净了?”

“是,陛下,皇后娘娘昨儿已经处理好了。”

“很好。”

良久,赵光耀才缓缓开口:“纪晓,你安排人去秘密调查一下李逍遥。”

纪晓的眼皮微掀,眸子闪过一丝精光,随即又恢复如常,

“老奴遵命。”

他没有多问一句,甚至没有抬头看一眼皇帝的表情,只是恭敬地倒退几步,转身退出殿外。

厚重的殿门在他身后无声闭合,仿佛从未有人进出过。

赵光耀缓缓起身,踱步至窗棂前。

晨风拂过,吹动他未束的发丝,朝阳的光芒洒在他的侧脸上,他凝视着天际升起的红日,眸中情绪晦暗不明,半晌,才低低地呢喃了一句:

“希望.....你别让朕失望。”

话音未落,窗外忽有一只黑鸦振翅掠过,嘶哑的鸣叫声划破长空,转瞬消失在宫墙之外。

上京城东,萧府。

偌大的府邸笼罩在一片压抑的寂静之中,连檐角悬挂的风铃都仿佛被冻住,不再发出半点声响。

府内仆役皆低眉顺目,脚步轻得如同猫行,生怕惊扰了主家的思绪。

书房内,

萧老爷子端坐在太师椅上,手指按压着眉心,眉宇间的沟壑更深了几分,像是刀刻斧凿般,藏着数不尽的风霜与算计。

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扫过前方跪着的萧奇正,目光如刀,刺得人脊背生寒。

“已经两天的时间了,你待如何?”

萧奇正跪得笔直,后背绷紧如铁,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不敢抬手擦拭。

他深吸一口气,嗓音沙哑:

“父亲,我也不知道了,飞鸽传信给大哥了,他还没回信.....”

萧老爷子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里的水溅出几滴,

他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

“真是家门不幸.....老大这个女儿.....这是入宫多年都忘了自个姓萧了吗?”

萧奇正抬起头,表情凝重,低声道:“父亲,现在只有.....”

“住口!”

萧老爷子抬手打断,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丝疲惫,却又很快被冷硬取代,

“这话,得你大哥来说,你不能说.....萧家经不起兄弟不和的折腾!”

萧奇正沉默片刻,终是低下头,无奈轻语,

“唉.....诏狱那边要不要去打点一下?”

萧老爷子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不用,现在诏狱长不就是李逍遥那个混球?刚好趁机看看.....”

萧奇正眸光一闪,随即会意,低声道:“明白了,父亲.....那,我大哥那边?”

萧老爷子缓缓闭上眼,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等信鸽吧。”

“老三,你大哥是长房,你要明白,家族的传承....而且你....没有儿子....”

萧奇正身形微微一僵,随即苦笑一声,嗓音里带着几分苦涩:

“我明白的,父亲.....”

窗外,秋风骤起,卷起庭院里的落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叹息着这座百年世家的命运。

上京城的其他府邸,这两天都出奇的安静。

往日里车马往来的朱门大户,此刻却都紧闭大门,连平日最爱串门的夫人小姐们也难得地闭门不出。

但这份安静下,暗藏的却是无数双窥探的眼睛.....

各家都在观望,都在算计,就等着看百年望族萧家这次要折损多少元气。

茶楼酒肆里,权贵们的幕僚们“偶遇”时,总要意味深长地交换个眼神:“听说了吗?萧家那位在宫里的......”话只说半句,却已心照不宣。

有人已经在暗中清点萧家的产业,盘算着能分到多少油水;

有人则在悄悄联络御史言官,准备适时递上几道折子。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220/4426286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