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尸卒:开局吞噬华雄 > 第226章:许昌暗流(上)

第226章:许昌暗流(上)


在刘骏与大小乔纠缠不清之时,远在许昌的曹操等人正在为玉玺之事头痛。

许昌,司空府内,文武齐聚。

曹操于主位,将一份《淮安旬报》掷于案上,脸色相当阴沉。

“刘仲远!好手段!”

“明明是吾亲率大军死战,方击溃袁逆大军。如今倒好!诛灭国贼的是他,献玺归朝的也是他!

哼!这厮还有脸倒逼,问起朝廷该如何封赏?无耻,无耻之尤!”

曹操骂完,仍不解恨,拍案曰:“吾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下方,郭嘉、荀彧、程昱、荀攸等谋士肃立,气氛凝重。

荀彧率先开口:“明公,刘骏此举占尽大义名分。朝廷不予回应,或赏赐过轻,必失天下人心。且玉玺在他手中,终是隐患。”

郭嘉轻笑一声,脸上闪过一抹狡黠:

“明公,此非祸事,实乃良机。袁绍势大,我军正面抗衡,胜负犹在五五之间。刘骏新得淮南,兵锋正盛,又与我毗邻。若能将其拉拢,共击袁绍,则大事可成。”

程昱冷哼:“奉孝之言有理。但刘骏狼子野心,岂会甘为人下?只怕驱狼引虎,反受其害。”

“所以,要给他找点麻烦。”郭嘉悠悠道,“袁术既死,袁本初焉能坐视其弟被戮而无动于衷?即便他兄弟二人不睦,表面文章总要做的。

明公不妨让人传出风声,就说袁术是刘骏亲自设计围杀,意在夺取玉玺,妄图不臣。”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奉孝是说……嫁祸?”

“非是嫁祸,只是让水更浑一些。”

郭嘉道,“袁绍得知族弟被人所杀,碍于情面,非立誓讨伐刘骏不得脱也。

如此,刘骏北面受敌,除了依靠明公,还有何路可走?届时,莫说让他出兵共击袁绍,便是再多要求,他也得权衡轻重。”

荀攸点头,笑眯眯补充道:“此外,主公可暗中以朝廷名义,下一道诏书给江东孙策,明确扬州为其辖境。”

荀攸顿了顿,再道:“孙策新败,正需安抚,得此诏书,必感恩戴德,同时亦会对刘骏占据庐江、九江心生芥蒂,反目攻杀只在朝夕。此一石二鸟之计也。”

曹操抚须沉吟,片刻后,单手轻拍案几:“好!就依奉孝、公达之计!文若,拟诏给孙策。至于流言,立刻去办,要快,要广!”

“喏。”众人依令离去,各自行事。

数日后,许昌街头巷尾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消息。

“汝可听说了?广陵侯刘骏非是无意夺得重宝,而是早就盯上了传国玉玺,袁术其实是被他逼死的!”

“可不是嘛,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说什么部下弑主,谁知道是不是杀人灭口?”

“嘘……小声点,刘骏的使者快到了,据说乃是来谈条件的。”

“有何好谈?曹司空难道能给他封个王不成?”

“嘘,可不兴瞎说啊。”

流言像瘟疫般扩散,同时,天子诏书也秘密送往江东。

当贾诩的车驾抵达许昌城门时,感受到的正是平静之下,涌动的诡异暗流。他撩开车帘,看了一眼高耸的城墙,嘴角泛起一丝冷嘲。

司空府,文武再次安坐席上。

曹操在主位上看向麾下谋士:

“贾诩此来,必有文章,诸公,怎么看?”

郭嘉轻笑:“贾文和此来,无非是将明公架在火上烤罢了。然,如何重赏,岂非明公一言以决?”

曹操抚须淡笑,未发言。

荀彧皱眉道:“诛灭僭号逆贼,寻回传国玉玺,确是大功。于公于私,朝廷都该重赏。只是这‘重赏’的尺度……”

程昱冷声道:“刘骏胃口不小。小沛已被其占据,彭城亦在其索要之列。哼,他还要朝廷正式封他为徐、扬两州州牧?这是要裂土封疆不成?可笑!”

狮子大开口,就地还钱呗。

曹操捻着胡须:“玉玺须拿到手。此物干系重大,但也不能让刘仲远白白占了便宜。”

他眼中寒光一闪:“袁绍那边,消息可放出去了?”

郭嘉点头:“已按计划暗中散播消息,称是刘骏派张辽设计击杀袁术。”

“好。”曹操敲了敲桌子,“既如此,可先晾一晾贾文和。等他急了,再谈不迟。”

他看向郭嘉:“奉孝,接待贾诩之事,由你负责,先挫其锐气!”

郭嘉拱手:“嘉明白。”

会后,郭嘉并未立即去见贾诩,只让程昱先行接待,美其名曰“安排馆驿,稍事休息”。

驿馆内,程昱将人接到厅中,当即皮笑肉不笑道:“文和先生远来辛苦。司空近日军务繁忙,需稍待几日方能接见。”

贾诩安然就坐,捧起侍从奉上的茶,轻轻吹了吹浮沫:“无妨。曹公日理万机,诩一闲人,等得起。只是……”

他抬眼看向程昱,“如今许昌城内,关于我家主公的流言蜚语,倒是比军报传递得还快。程先生可知是何人散布?”

程昱面色不变:“市井小民,胡言乱语,何必当真?清者自清。”

“清者自清?”贾诩放下茶盏,“只怕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我主为国除奸,反遭污蔑,若朝廷不能明察,岂非令忠臣齿冷?不知这算不算是‘繁忙军务’之一?”

程昱被噎了一下,勉强笑道:“文和先生言重了。司空自有公断。”

“但愿如此。”贾诩不再纠缠,话锋一转,“诩此次奉命前来,一为献还国器,二为禀明袁术覆灭经过。

此二者,皆天大功劳,亦关乎朝廷体面。如因些许流言,耽搁了正事,只怕曹司空面上也不好看。”

程昱听出话中的软硬兼施,心中暗骂贾诩老辣,只得敷衍道:“先生放心,昱定当禀明司空,尽快安排。”

接下来两日,贾诩闭门不出,只让随从留意市井消息和朝廷动向。

他发现,流言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而曹操方面,依旧稳坐钓鱼台。

三日后,才有小吏通知,郭嘉郭祭酒设宴,为贾先生接风。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112/4375056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