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那能一样吗?
崔道逸跟刘新武两人的关系很好,两人很早就认识,甚至说崔道逸对刘新武有大恩。
当年刘新武的《班主任》要不是崔道逸力推,根本没办法在《人民文艺》上发表。刘新武自己都心灰意冷不准备发表了,崔道逸拉着他改文章,最终让刘新武名声大噪。
说实话,要不是《班主任》这篇文章,刘新武不可能会有那么大的名气,也不会短短几年,就成为《人民文艺》的主编。
不过刚当上主编就因为刊发问题小说被免职,后来因为检讨做的诚恳,作协书记处才同意继续回去主持工作。
“刘主编,我的观点一向很明确,要坚持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向,作家要深入的去观察社会然后写作,而不是坐在书房里指点江山。现实主义作品大家都爱看,《平凡的世界》就证明了这一点,土是土了点,但土到了读者的心里。”
崔道逸接话道:“《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也已经写好了,准备发表,第二部的内容步入整部作品的核心。我听说不少杂志社想要拿走这篇稿子,陆遥同志坚决不肯,就投咱们《人民文艺》”
“这就是作者的心,杂志社和作者的关系不是上下级,而是朋友。”刘一民笑道。
刘一民和刘新武、崔道逸三人交流了许多关于《人民文艺》的意见,主要是接下来的版面要不要改;收稿的重点在哪里;各种稿件占多少比例。
刘新武这场谈话的意义大于实际,刚到《人民文艺》就搞这么大的动作,可能吗?
王濛来到《人民文艺》还鼓捣了一阵子,上下关系稳住,当上了书记处副书记,才大刀阔斧地动了起来。
意义在哪里?意义就是谈场话,团结团结同志。
聊了一个小时,刘新武见刘一民兴趣不是很高,快速结束了聊天。
刘一民请崔道逸到外面吃饭,崔道逸讲述起《人民文艺》目前的变化,新主编刚到,人心略微不稳。
刘一民惋惜崔道逸没有能当上主编的机会,崔道逸的业务能力很强,但“副”字儿就是去不掉。
不过这话刘一民没说出来,说出来就有挑拨《人民文艺》主编和副主编关系的嫌疑了。
“师兄,多吃点,这几个月《人民文艺》怎么样?”刘一民问道。
崔道逸剥了一瓣蒜放在手里:“没了你的稿子,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本来就是力不从心的年纪。”刘一民嘿嘿一笑。
崔道逸细品了两秒,放下手中的蒜瓣看向刘一民:“一民,你瞧师兄这肱二头肌,这身子板,是力不从心的年纪吗?”
刘一民哈哈一笑,让崔道逸赶紧吃,有什么想点的赶紧说。
“就你刚才的话,我还得再吃你十块钱。”崔道逸撇了撇嘴。
“正好,我也没吃饱,师兄再去点个菜。有个玩意儿挺好用的,还想给你说呢,看来师兄不需要啊!”
“什么东西?”崔道逸瞪大了眼睛。
看见刘一民嘴角的坏笑后,崔道逸气愤地说道:“吃你二十!”
等到吃饱喝足,刘一民把崔道逸送到《人民文艺》。
“有好稿子不要忘了师兄。”崔道逸关上车门嘱咐道。
“放心吧!”
下午,刘一民又跟着朱霖回到华侨公寓,正准备上楼,朱霖从桑塔纳里走了出来:“刘老师,你从哪儿回来的?”
“从燕大。”
朱霖白了刘一民一眼,走过去抱着刘一民的胳膊说道:“还撒谎呢,是在我屁股后面跟着的吧,刘老师,谢谢你!”
“谢啥,应该的。路上开车没遇到什么问题吧?”
“除了刚开始心跳有点快,没有什么问题。”朱霖说完见前后没人,踮脚快速亲了刘一民一下:“刘老师,晚上犒劳你,不管什么我都答应你!”
“嗯?”
“怎么不愿意?”
刘一民嘿嘿一笑:“今晚早点睡!”
朱霖幸福地靠在刘一民的肩膀上,到家了也没有分开。刘雨和刘林看到两人如此亲昵,笑的时候口水顺着嘴角流了下去。
晚上,等两个小家伙回屋睡觉,刘一民和朱霖对视一眼后,立即回屋。
“刘老师,今晚我就是你的女儿国国王。”朱霖轻轻地抚摸着刘一民胸前的肌肉:“刘老师,国王来抓你喽!”
屋内灯光愈发的暧昧,两人沉浸在西游记的世界里,唯一可惜的是,朱霖拍戏的戏服能带回来就好了。
疯狂是今晚的女儿国,在狂风骤雨中,浮萍飘起又沉下。
几番大战下来,刘一民身体都被掏空了,明天必须来三四只王八补一补。
第二天朱霖去上班,刘一民没有再跟着一起去,他得将行李准备一下,明天早上的飞机回郑市,晚上到汝县。
刘一民塞给了喜梅一个红包:“拿着吧,今年辛苦了。”
“谢谢刘教授!”
“不客气,向东的你帮我送给他。”
“好。”
喜梅回到房间高兴地打开红包,今年的数额比往年翻一倍,是两个月的工资。等过年回来,还有个开工红包。
喜梅激动地将钱塞到口袋里,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梁向东多少钱,在拆开的一刹那还是忍住了。
下午,刘一民收拾完东西,等朱霖开车顺利地停在华侨公寓楼下,他才松了一口气。朱霖不仅自己回来了,还把朱父朱母载了过来。
朱父和朱母红光满面,今天朱霖去接他们,比刘一民开皇冠去家属院时更高兴。
这种高兴不只是炫耀,而是由衷为朱霖感到开心。
“一民,谢谢你,帮我们把霖霖照顾的很好。”朱母将一块肉夹到刘一民碗里。
朱父也说道:“当年霖霖嫁给你的时候,我心里七上八下没有底,你知道,文艺圈大多数是感情泛滥,尤其你又是咳,总之,一民,我这个当父亲的要谢谢你。”
“爸妈,你们这是什么话,我们两个是夫妻,相互扶持是应该的。你们啊,就踏踏实实的把霖霖交给我。”刘一民轻声说道。
朱父和朱母看了看刘雨和刘林,欣慰地说道:“我们放心,放心。”
“妈,你咋还哭了。”朱霖递给了朱母一张纸。
朱母擦了擦眼角的泪花:“没事,妈就是高兴,霖霖,妈是为你高兴。”
“姥爷,姥姥,你们不要哭,我给你们夹菜。”刘雨皱着眉头说道。
刘林说道:“我也夹!”
朱母看着两个小家伙刚欣慰没多久,就被他们的吵闹声拉回了现实,两人为谁先给姥姥夹菜吵了起来。
“我先!”
“我先!”
“臭哥哥!”
等哄好之后,刘一民将朱父朱母送回了家属院,顺便把喜梅送到了家。
喜梅的家是他们厂的家属院,房子都是四五十年代修的,路灯都坏的只剩下一个了,还是个频闪的“信号灯”。
翌日,刘一民和朱霖带着两个小家伙坐上黄面包出租车直奔机场,等到傍晚六点,一家人准时抵达了汝县。
大哥刘一国学会了拖拉机,直接开着拖拉机带着刘福庆过来接他们。汝县的雪刚化,天气异常寒冷。
刘福庆和刘一国两人穿着军大衣,戴着雷F帽在雪水里等了两个小时,冻的一直在跺脚。
看到刘一民和朱霖后,两人高兴地喊了起来:“一民,霖霖,这儿呢!”
“宝贝孙子孙女儿,爷爷在这儿呢,哎呀,你们别挤,孙子孙女儿在哪儿呢!”刘福庆扯着大嗓门冲着面前的人喊道。
刘福庆见前面人围着许多人,额头都急出了汗。刘一国笑道:“爹,人都回来了,你还急啥!”
“哎呀,刘雨和刘林也不知道还认识我不!”刘福庆忐忑地说道。
等见了面,两个小家伙喊出一声“爷爷”,刘福庆擦了擦眼眶:“来,让爷爷抱抱,你们还认识爷爷啊?”
“爷爷!”
“再喊一声,乖,爷爷带的有好吃的,我们到车上吃。”刘福庆这一刻浑身热乎乎的,一点都不冷了。
刘一国冲刘一民说道:“车晚点了,你们都不知道爹有多急,退到避风的地方休息会儿都不肯。”
“大哥,辛苦你了。”刘一民和朱霖两人的行李被刘一国接了过去。
“辛苦啥,你回来了,当哥的能不过来接?就是你现在本事大了,哥帮不上你了,也就能提提行李。反倒是还得让你帮我,我这大哥当的真容易。”刘一国感慨道。
“哥,你忘了当年下煤窑挣钱的苦了?要不是你,我上学天天挨饿。初高中,我时不时还能吃到肉,中秋单位发月饼,你拿过来给我吃;发的解放鞋,你不穿留着给我穿。我做的这点事儿都是应该的。”
刘一国沉默没说话,过了一会儿憨厚地笑道:“说这干啥,这都是当哥的应该做的。”
“所以啊,大哥,这也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朱霖笑着说道。
拖拉机上,刘福庆将大衣解开,让刘雨和刘林钻进去挡风,两人第一次这么坐,玩的不亦乐乎。
回去的路上,刘福庆告诉刘一民:“咱们县可能要变了。”
“要变了?”
“是啊,都说要从洛市分到平顶山了,县里面不同意,天天往上面跑,但应该不管用。不只是咱们县,旁边几个地委都要分点家当。”
中国有不少县区不服地市,地市不服省会的例子。一是这些地方经济发展的好;第二是这些地方历史悠久,祖上辉煌;第三则是县市两级财政收入分配的矛盾。
汝县就是这样的例子,平顶山原先是煤炭专区,后来建市。
但你有煤,我也有煤,我历史还悠久。洛市为都城的时代,汝县可是京畿地区。归洛市可以,但划走我不服。
甚至有老干部往燕京跑,最后为了安抚汝县,将汝县升级成县级市,成为汝市。
两个小时,他们终于抵达了麦积大队。卖煤有钱了,路修的好,他们这次屁股终于好受了不少。
刚到家门口,就闻到肉和油条的香味,刘雨和刘林拉着刘福庆的胳膊往里面跑,一路上两人也饿了。
“奶奶!”
听到拖拉机声音出来的杨秀云,快步跑了几步:“你们冷不冷?瞧,脸蛋都冻红了,手也是凉的,快跟着奶奶去烤火。”
“娘,没事儿,小孩子冻冻结实,我小时候你不就这样说的吗?”
“那能一样吗?你是你,他们是他们。他们还小,不受冻。”杨秀云嘟囔了一句。
大嫂顾萍穿着毛衣走出厨房:“一民,霖霖,饿了吧,饭都做好了,准备吃饭。”
“大嫂,这件毛衣很合身,你织的可真好看。”朱霖夸赞道。
大嫂看了看毛衣喜上眉梢:“寒假我没事儿,我也给你们俩织一件,自己织没买的好看,但是暖和。”
“行,大嫂。”朱霖笑道。
几人先烤了烤火,将身子暖热,大嫂已经将饭菜都端到了桌子上。饭菜做的非常丰盛,凉菜和热菜都有,除此之外还有一盆饺子。
“来,小雨,来先吃个肉蛋饺子,刚杀的猪,香的流油。”杨秀云喂完小雨,不忘给刘林也夹上一个。
刘福庆坐下后,开始承担起喂刘林的重任。刘一民看了一眼:“哥,安安呢?”
“安安?”刘一国看向大嫂。
大嫂拍了下大腿:“忘了,这混小子还在隔壁三婶家呢,做饭的时候总是在这儿晃来晃去,我怕油溅到他身上,就让三婶儿看着他。”
说完,大嫂站在院子里喊了一声:“安安,三婶子,让安安回来吃饭吧!”
“好!”隔壁立即应了一声。
农村现在基本上还是交通全靠走,沟通全靠吼,大嫂这一嗓子,让刘一民想到了自己以前。
刘安回来后,三人有点认生,不过过了一会儿,就熟悉起来,争相看谁最调皮。
朱霖冲大嫂说道:“小孩子们聚在一起,除了玩儿还是玩儿,大嫂,我看安安脸上有个疤,这是咋回事儿。”
“嗐,前阵子上课我带他去学校,一会儿没见,他就嗑到了桌腿上,哇哇乱叫了起来。好在啊没啥事儿,我当时啊心疼的流血。
脑袋上磕了一个大包,可惜记吃不记打,前几天又调皮,嘿,硬生生的把大包给磕进去了。”
大嫂轻轻地摸了摸伤疤,嘴里骂了几句,眼里全都是心疼。
杨秀云笑着说道:“安安太调皮了,调皮点也好,长大了皮实。安安到现在身体好着嘞,没生过大病,你三婶儿家的孙子,生了好几场大病。
十月份的时候发烧没钱,半夜过来借钱去医院看病,人都吓死了,孩子脸都哭紫了。”
说到最后,杨秀云也是一脸后怕。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057/111105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