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极速车神 > 第144章 严峻挑战

第144章 严峻挑战


其实,在F2、GP3也有这样的习惯——

    熟悉赛道。

    车手们亲自踏上赛道,用自己的双脚去感受赛道的起伏和变化,不止是地面自身而已,还有阳光、风向、海拔等等。

    仅仅通过模拟器观看,终究缺少实感,观看平面草图一百遍可能也比不上自己亲自走一遍来得形象。

    资深车手也是一样,每年赛道可能出现变化,天气条件和赛道状况都不一样,需要重新感受。

    F1,尤其如此。

    当然,这不是硬性要求,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维斯塔潘就不喜欢如此麻烦,他认为这非常无聊,相较于自己亲自踏上赛道,他倾向于用谷歌地图的全景模式进行浏览。

    但如果有如此打算的话,在周四媒体日,结束全部官方活动之后,车手们会成群结队地呼朋引伴,踏上赛道亲自体验。

    偶尔,技术团队也会加入其中,和坐在电脑前面阅读数据相比,他们也需要对赛道有一个实际认知。

    散步、慢跑、骑车等等,手段不限,像陆之洲这样选择滑板也一样没有问题。

    正好,媒体日无法正常训练,这可以当作有氧运动,保持每天的基础训练量。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是一条街道赛场,风景优美、布局流畅,在进入比赛周末前,依旧是日常使用的街道,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无法如同专业赛道常年进行保养更新,赛道之上难免出现坑坑洼洼的暗雷。

    FIA规则里,为了限制车队的底盘设计过度,无法应对赛道粗糙复杂的地面状况,继而导致意外事故,专门在底盘最低点安装一块“茶盘(Tea-Tray)”。

    这块茶盘由树脂和玻璃纤维杂糅制造,一旦底盘接触到地面凸起就会遭遇磨损。

    所以在观看F1赛事的时候,常常能够看到赛车一路火花闪电的模样,其实就是茶盘和地面摩擦的结果。

    如果车队把底盘调得过度,茶盘可能磨损过度;赛车检测发现超过警戒值,就会取消赛车这一站成绩。

    于是,这就演变为一种“猫鼠游戏”。

    为了追求速度,车队尽可能地让赛车底盘降低,趴在地上;但为了避免茶盘磨损严重导致成绩取消,车手的驾驶就必须避开赛道上的凹凸和颠簸。

    换而言之,重担全部都在车手肩膀上,稍稍不注意,那么这一站可能就白跑了。

    这些细节,全部来自于经验,模拟器无法百分之百模拟现实,尤其是阿尔伯特公园这样的城市街道赛道,那些磕磕绊绊每年每年都不一样,即使是阿隆索、汉密尔顿,每年也需要重新检验审视一番。

    特别是行车线上的颠簸。

    GP3赛季跑的全部都是专业赛道,城市赛道是F2的课程,现在跳级进入F1的陆之洲就必须好好补课了。

    此时,滑板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陆之洲能够细腻地感受到赛道的全部起伏,不止是颠簸凸起而已。

    “宝贝,感觉如何?”

    微风里传来嘻嘻哈哈没个正经的声音,甚至不需要回头,脑海里就浮现里卡多那一口毫无遮掩的大白牙。

    果然,一回头就看到那张大大的笑脸,正在慢跑。

    调侃归调侃,但里卡多的亲和力总是和煦而明亮,并没有察觉到冒犯,陆之洲的笑容不由上扬起来,“感觉不太好,有人需要让皮埃尔闭嘴,否则我的耳朵就要流血了。”

    “嘿!”旁边传来加斯利抗议的声音,“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

    勒克莱尔直接笑喷,“皮埃尔,你不会还不知道之洲的名字怎么发音吧?”

    加斯利生无可恋,“夏尔!看破不说破,好吗?”

    里卡多更是捧腹大笑、前仰后翻,正在慢跑的呼吸被打乱,结果开始咳嗽起来,一张脸完全胀红,比加斯利狼狈。

    结果就是,加斯利他们看着里卡多狂笑不止,里卡多又看着加斯利大笑不已。

    陆之洲默默加速,他需要远离这群疯子,保持社交距离,谁知道会不会传染。

    里卡多又一阵小跑追了上来,“嘿,兄弟,感觉如何,需要一点帮忙吗?”

    陆之洲挑了挑眉,从什么时候开始,F1如此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了?而且还是来自竞争对手红牛的橄榄枝?

    “当然,求之不得。”陆之洲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

    里卡多跑到前面,一个转身,面对陆之洲,开始后退跑,“节奏。刹车。这就是阿尔伯特公园的秘密。”

    “在这里,短直道衔接复杂的中速弯是典型特点,琼斯、怀特福德、克拉克,节奏变化将是一个考验。”

    阿尔伯特公园赛道一共有十六个弯道,那些赫赫有名的弯道全部以传奇F1赛车手命名,琼斯是一号弯、怀特福德是三号弯、克拉克则是九号弯。

    “同时,急刹车点的位置非常多,对刹车点和入弯角要求极高,需要精准控制避免锁死,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直接出去了。”

    “你不会想要在草地野餐的。”

    那一口白牙,在阳光底下格外灿烂。

    陆之洲能够判断,里卡多的信息全部都是正确的,尽管没有什么独家秘密,但对新手来说的确是重要的入门信息,他们这些菜鸟通过自由练习赛也可以摸索出来,却终究比不上直接高效的传授来得简单。

    在围场里,车队往往喜欢以老带新,就是这个原因,资深车手能够将这些简单的技巧传授给新手。

    但是这里的三个菜鸟,维特尔肯定不打算和陆之洲分享心得、莱科宁则是闷葫芦一棍子也打不出一个闷屁来、加斯利置身于红牛体系的内卷漩涡里更是求助无门全靠自己。

    所以,里卡多这是在做什么,帮助加斯利吗?

    陆之洲望过去,没有掩饰自己的疑惑,“为什么要帮忙?”

    里卡多捂住胸口一脸受伤的表情,“我只是表示一下友好,就不能有点单纯的善意吗?你这是在质疑我吗?”

    偷偷摸摸地,里卡多睁开一只眼睛瞥了面无表情的陆之洲一眼,龇牙咧嘴,“难道演技不好?没有说服力?”

    陆之洲点点头,一脸认真,“太肥皂剧了。”

    里卡多狠狠拍了一下大腿,发出结结实实的一声脆响,满脸懊恼,那活宝的模样着实令人忍俊不禁,“好啦,其实就是想帮忙一下新手。”

    “当初我进入围场的时候就没有人帮忙,我记得那种滋味,有些茫然也有些困惑,还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我只是想告诉你们,不,你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

    正经不过三秒,里卡多嘻嘻哈哈地看着陆之洲,“怎么样,我的形象是不是特别伟岸特别高大?”

    陆之洲的眼睛里流露出一抹笑容,“的确如此。但是,丹尼尔,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这里的轮胎耗损非常严重?”

    里卡多一愣,怪叫一声,“啊,糟糕,被识破了。”他连忙如同特工一样摁住耳朵,似乎正在对讲机一样,压低声音嘀嘀咕咕,“任务失败,立刻撤退!撤退!”

    一时之间,里卡多忙碌得不行,摁住“根本不存在”的耳机,落荒而逃,在勒克莱尔和加斯利一脸错愕的表情里扬长而去。

    跑出去一小段路,里卡多转身看向陆之洲,双手放在嘴边做出喇叭状,如同“情书”里对着山脉喊“你还好吗”一样深情告白。

    “嘿,陆!不要在意那些观众和媒体的攻击,我为他们道歉,其实澳大利亚人民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他们只是太爱我了,没有针对你的意思,你不要伤心。”

    “至于轮胎,小心打滑!”

    说完,也不等陆之洲回应,里卡多已经一溜烟跑了出去,微风里可以听到他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

    如同轰炸机一样,旁人完全跟不上里卡多的脑袋回路。

    三个年轻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究没有忍住,全部笑作一团。

    然后,勒克莱尔没有忍住,“之洲,轮胎是怎么回事?”

    陆之洲单脚站在地面上,“你们注意到了吗,这里的沥青和专门赛道不太一样,和巴塞罗那就不同。”

    “公路沥青更加光滑,抓地力更弱。”

    “并且,这里的尘埃和杂物比较多,不仅有落叶,而且我刚刚好像看到了土拨鼠,不确定因素很多。”

    “到时候,轮胎消耗更大,轮胎管理估计是一个难题。”

    F1和GP3一个显著的区别在于里程,如果陆之洲以GP3的姿态一路推进,轮胎耗损应该非常严峻,别人一场比赛两次进站就够了,他可能需要五次八次才行,赛道拉开的时间全部都被进站消耗殆尽。

    显然,F1需要做出改变。

    目前为止,陆之洲暂时没有跑过F1全场比赛,但他已经意识到,节奏需要控制,什么时候保持稳定、什么时候展开推进、什么时候展开攻防,这也是一门学问,并且需要和车队完成战术层面的配合。

    停顿一下,陆之洲又补充说道。

    “还有一点,我不太确定,但这里临湖而建,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可能产生变化,墨尔本三月的天气也常常多变。”

    “可能不会像银石那么夸张,但赛道局部和局部的变化可能产生不确定因素,我觉得轮胎耗损估计会比想象的更加严峻。”

    加斯利不由多看了陆之洲一眼,前面的信息,对于他来说不算新鲜,上赛季他已经跑过五站赛事了,不像陆之洲和勒克莱尔一样是完完全全的菜鸟,那些细节他也注意到了;但最后一点却不一样。

    节奏。刹车。路面。再加上天气。

    难怪围场里总说,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看似简单,实则对新手菜鸟是严峻考验,这是一条极具观赏性的赛道。

    轮胎管理是关键。

    勒克莱尔还好,一年F2赛事的磨砺完成铺垫,进入围场是水到渠成;但GP3全年只有区区八场比赛而已,跳级进入F1,一下面对全年二十一场比赛的考验,着实难以想象陆之洲肩膀上承载的压力。

    陆之洲似乎注意到了加斯利的视线,落落大方地望过去,“看来,不止行车线,赛道的其他部分也需要仔细看看才行,我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你们不介意吧?”

    加斯利一愣。

    勒克莱尔已经跟了上去,“皮埃尔,快,你不会打算偷懒吧!”

    后面,传来加斯利的哀嚎,吭哧吭哧地追上来,看着陆之洲的背影,印着号码,“话说,你为什么选择了22号,难道是因为你的名字缩写,ZZ,于是就22?”

    陆之洲一愣,不由直接笑出声,“我还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角度刁钻,这样看来,倒是误打误撞了一回?干脆,以后签名就用两道闪电代替好了。”

    勒克莱尔脑补了一下,满脸嫌弃。

    那一个狰狞的表情,让陆之洲狂笑不止,而后才解释道,“我本来是想选七号的,结果和夏尔撞号……”

    勒克莱尔“嘘”了一声,“那位现在是我队友。”

    F2、GP3都不允许选择号码,全部都是安排好的;而F1的话,自2014年开始,允许车手选择号码。

    只有两个例外,一个是一号,这是车手世界冠军专属号码,但卫冕冠军汉密尔顿一直坚持使用自己的幸运号码44,所以一号从缺;一个则是十七号,因为比安奇的去世,FIA永久地在F1退役了这个号码。

    在这之外,二号到九十九号,任君挑选,当然,不能重复——

    七号,这是莱科宁的号码,陆之洲和勒克莱尔的第一愿望双双里落空。

    “我的第二选择是11,因为我的生日是十一月十一号,可惜,切科抢先了一步。”陆之洲摊开双手,印度力量的车手塞尔吉奥-“切科”-佩雷兹占据十一号,“于是我想,为什么不干脆叠加起来,反正是两个十一。”

    “正好,GP3的号码是二号,现在升级一下。”

    至于为什么不使用二号,绝对不是因为中二,而是因为在赛车赛场里,人人争取第一,没有人愿意成为老二。

    勒克莱尔点点头,“就是因为之洲,我产生了灵感,我的生日是十六号,一加六等于七,于是我就选择了16。”

    加斯利眨眨眼,“我记得你喜欢数字十号,不是吗?”

    勒克莱尔默默不语,死死地盯着加斯利,发射死亡射线。

    “嘿嘿。”加斯利的号码就是10,抢先勒克莱尔一步,他连忙装傻,看向陆之洲,“那以后就喊你ZZ好了,又形象又生动。”

    “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你的脑容量太小,和金鱼一样,记不住那么多信息,对吧?”陆之洲默默吐槽了一句。

    加斯利直接傻眼。

    勒克莱尔捧腹大笑,“对,金鱼,形象生动。”

    5.303公里的赛道,十六个弯角,陆之洲和小伙伴们角角落落全部摸索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地结束探查工作,返回维修区又对照往年的数据一一印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赛道的细节变得更加栩栩如生。

    周五,早晨,阳光普照,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片金色光晕里。

    陆之洲以为自己会紧张,又或者是激动、雀跃、亢奋,但事实上,全部没有,反而是完全冷静下来。

    专注,投入。

    恰恰因为深入了解F1的复杂,也恰恰因为全面了解自己的不足,那些纷纷扰扰的情绪全部烟消云散,真正地百分之百地倾注在赛车本身,一如当初第一次背着家里人偷偷摸摸在街头赛车的时候一样。

    坐进赛车里,保持平稳、保持专注,耐心等待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的绿灯亮起,但陆之洲其实已经进入工作状态,注意力转入赛道——

    起跑、高速弯、减速弯、再到连续S弯,赛道的三维立体影像在脑海里排演,尽管他人生还是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但在模拟器里已经跑过上百次,接下来就是把脑海里的影像和现实世界接轨。

    一直到无线电里传来格林伍德的信号。

    SF71H引擎点火,尾管低吼宛若猛兽苏醒,陆之洲驾驶赛车离开P房,金色阳光在经典的法拉利红之上流转,赛季揭幕战的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正式吹响号角。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收看天空体育台,我们现在正在墨尔本前线为你们带来2018年F1赛季揭幕战的赛事,伴随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的绿灯亮起,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新赛季正式拉开序幕……”

    “……十支车队二十名车手即将登场。这里是CCTV5在墨尔本现场为你报道,接下来我们把话筒交还给直播间。”

    “……欢迎回到五星体育。今年对于国内赛车爱好者来说无疑是特别的,因为围场里将历史性地首次出现中国车手的身影,驾驶二十二号赛车的陆之洲……”

    “……毫无疑问,今年新秀车手的表现值得瞩目,而陆之洲则是焦点之中的焦点,这位横空出世的十八岁车手打破一切概率和规则披上法拉利战袍,即将登场!”

    “在去年的斯帕赛道,陆之洲已经展现了一次速度……”

    喧嚣,热闹,吵杂——

    新赛季,新气象,围场里涌动着滚滚热浪,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墨尔本明显更加拥挤更加热闹一些。

    其中一小部分原因在于,国内媒体纷纷派出记者抵达澳大利亚,在第一线展开报道,见证历史时刻。

    当红色二十二号法拉利离开维修区踏上赛道的时候,观众看台爆发出一阵欢呼,却又转眼被嘘声和口哨淹没;但没有持续太久,三号红牛离开维修区的时候,排山倒海的能量瞬间爆发,全场狂热。

    显然,不止赛道上,赛道之外的龙争虎斗也已经拉开序幕——

    没有针对陆之洲的意思,但任何阻挡在里卡多登顶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对手,全部都是主场的敌人。

    不过,这一切和陆之洲无关,引擎的轰鸣和速度的极致将所有喧嚣阻挡在外,心神已经沉浸了下来。

    全油门飞奔,进入一号琼斯弯,六档时速286公里降至三档时速123公里,通过直角弯,方向盘轻微回正,稳住油门,高速通过二号布拉汉姆弯,汹涌而来的G力把肩膀死死压向座椅,推背感瞬间释放。

    三号怀特福德弯、四号阿尔伯特路则是连续中速弯,测试轮胎温度,油门控制细腻精准,持续换挡。

    赛道右侧优美的湖泊风光化作光影往后流淌,树影在头顶极速掠过,空气噪音混合引擎声演奏出一首交响乐,盛大而恢弘地为全新赛季拉开序幕。

    陆之洲没有着急压榨速度,今天和斯帕不一样,没有必要心急火燎地在钢丝绳索上翩翩起舞。

    上次在斯帕,不仅是首次尝试F1,而且肩负展示自我的使命,他试图在车队任务和策略的允许范围内追逐极致,压榨赛车和自己的潜力。

    此次在阿尔伯特公园,事情已经截然不同,不止是一次自由练习赛而已,他需要为整个周末全盘布局。

    滑!

    赛道的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字,滑。

    其实,和专业赛道相比,陆之洲更加熟悉城市赛道,因为他就是从街头成长起来的,对于阿尔伯特公园的环境、氛围和街道都更加亲切熟悉;但是,驾驶一级方程式赛车登上街头确实截然不同的一种感受。

    在推向极致的速度里,轮胎抓地力若有似无,那种感觉就好像在冰面开车却忘记带上防滑链一般,每一次方向、每一次油门和刹车都需要细腻而精准,稍稍不注意可能就要三百六十度打转。

    真正踏上赛道以后,节奏、刹车、轮胎三个关键词在这条赛道扮演的角色就越发清晰起来。

    任何一点轻视或放松,可能就真的要上草地野餐了。

    无线电另一端,格林伍德深呼吸一口气,稍稍调整一下状态,“基米,确认平衡?”

    “无线电窜频道了,我希望我没有听到索伯的基础调校机密。”陆之洲调侃了一句。

    格林伍德闭上眼睛龇牙咧嘴,如此低级的错误,不应该出现,见鬼!

    格林伍德控制住自己,“抱歉,陆。这样的错误不会再出现。”

    无线电里,陆之洲没有一直揪着不放,“前翼正常,刹车温度偏高。方向略显迟滞,三号弯出弯的时候尾部轻微漂移。”冷静,平稳,他已经进入工作状态。

    格林伍德也是一样,快速记录下来,“收到。接下来看看高速段的反应。”

    第二圈,他开始调整节奏——

    通过九号克拉克弯,油门到底,丝滑流畅地贴着湖边赛道一路狂飙,紧随而至的十一号弯十二号弯高速切入、一气呵成,悬挂极限压缩之时,整辆赛车几乎贴着地面滑行,却完全看不到任何摩擦火花,高速贴地的失重感宛若水银泻地,曼妙而潇洒,只是在空气里留下一抹绚烂的红色残影熊熊燃烧。

    “哇哦!”

    布伦德尔忍不住感叹,尽管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但每次欣赏陆之洲的驾驶都是一种酣畅淋漓的享受。

    “F1的首次亮相,十二号弯就全油门通过,真是大胆!”

    一旁,克罗夫特展露笑容,“嘿,也不看看我们正在讨论的是谁,职业生涯首次踏上斯帕赛道参加F1自由练习赛就敢在凯梅尔直道挑战速度极限并且拿下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最快圈速的家伙,不意外,一点都不意外。”

    然而,在第一次自由练习赛里,这样的闪光时刻……着实太少太少。

    嗡嗡嗡,嗡嗡嗡,赛车一圈一圈地在赛道上刷圈,在维修区和赛道之前来来回回,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但最快圈速排行榜的前十名里却迟迟看不到陆之洲的名字,他一直在十三名十五名左右徘徊。

    当梅赛德斯奔驰和红牛屡屡展现出速度的时候,陆之洲却和威廉姆斯、印度力量、红牛二队纠缠在一起。

    目前,前五名的圈速稳定在1分26秒左右,但陆之洲的圈速一直在1分30秒附近,差距根本不是一点半点。

    ……令人昏昏欲睡。

    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王麟终究还是按耐不住浮躁,“不行不行,他不行啦,就连凑数的都算不上。”

    社区小院子里,不止王麟,街坊邻居全部聚集在社区幼儿园的小广场上,一起观看F1澳大利亚站的比赛。

    此时,王麟一句话,众人纷纷点头,甚至还有人开始打呵欠。

    结果,旁边传来宋博那咋咋唬唬的声音,“凑数凑数,全球范围就二十个位置,如果你能够凑数顶上的话,你也试试?”

    王麟一口气闷在肚子里,怒目圆瞪地望过去。

    宋博才不管,直接给了一个白眼,“自由练习赛是为了调校赛车基础设置,又不是为了刷圈。就算要看速度,也要等待最后二十分钟。不懂就不要乱说话,免得自己成为笑话。”

    F1新赛季正式揭幕,就在一周前,央视体育和五星体育同步播出三集纪录片——

    “陆之洲,追风少年”。

    三集故事分别聚焦GP3收官、冬歇期训练、新赛季筹备,全部都是干货,完整呈现陆之洲的生活。

    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投入训练和比赛。

    在纪录片里,甚至采访对话也不多,少说话多做事,一切用实际行动说话,展现赛场内外的艰辛。

    这是一次全新尝试,毕竟,作为纪录片来说,这样着实无聊,难以吸引普罗大众,却万万没有想到——

    成功了。

    在此之前,人们对赛车确实存在刻板印象,不就是开车嘛,只要有一本驾照,人人都可以说上两句,这项运动到底算不算竞技也还存在诸多争议,对于门外汉来说,赛车纯粹就是有钱人的游戏罢了。

    不算运动。

    然而这次,纪录片完全沉得住气,冷静下来,脚踏实地地展现日常训练的辛苦以及比赛的复杂程度,真正地深入赛车、也真正地深入陆之洲,切开一道口子,让人们有机会真正地了解这项竞技体育。

    毕竟,那是法拉利,流量之王。

    如果陆之洲加盟一支其他车队,即使纪录片再好,估计也难以出圈;重点还是在于法拉利,不需要多余的宣传,一个名字就是天生的流量,轻而易举地打破桎梏,将吃瓜路人的视线纷纷吸引过来。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纪录片的主角,陆之洲。

    青春,帅气,阳光,专注。

    人们总是说,一个人专注自己热爱工作的时候是最具有魅力的,这三集纪录片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圈粉无数,强势出圈,不止狂热车迷而已,沸沸扬扬的流量全部汹涌而至,三集纪录片居然七次登上热搜榜,不管是收视率还是讨论流量全部引爆,以至于五星体育短短一周内已经第三次重播纪录片。

    得益于此,F1新赛季揭幕,在华夏大陆之上狠狠吸引了一波关注,平时基本无人问津的自由练习赛也热门了一把,对赛车一无所知的人们也纷纷打开电视观看直播,欢欣鼓舞地关注陆之洲的表现。

    像王麟、宋博这样的小区,着实不在少数,颇有一些集体观看奥运会的阵仗。

    可惜,吃瓜群众们注定要失望了——

    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确实无聊,看着赛车在赛道和维修区里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却看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如果最快圈速没有刷新,门外汉们根本就不知道应该看什么,完全找不到爽点,昏昏欲睡。

    不止王麟而已,千千万万首次观看F1赛事的路人群众也是呵欠连连:就这?

    直播间里,专业解说们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陆之洲,果然稳健。”

    “上次在斯帕也是一样,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没有新手的毛躁和激进,保持专注,配合车队完成基础调校,一直到最后二十分钟,终于放开手脚展现速度,他让整个围场所有人都惊艳了一把。”

    “所以,今天呢?”

    “马丁,你怎么看?”

    克罗夫特把话题丢了过来,布伦德尔早已经准备就绪。

    “从冬季测试来看,法拉利是具有竞争力的,尤其是直道速度,他们毫无疑问是目前围场最受瞩目的车队。”

    “但是,梅赛德斯奔驰和红牛目前已经率先进入状态,他们拥有成熟的车手组合,基础调校的速度和效率更快。”

    “对于刚刚进入围场的年轻车手来说,一个严峻的挑战就是,在九十分钟的第一次自由练习赛时间里,他们必须收集足够的数据、完成反馈和沟通、进一步完成调校,一旦速度跟不上,可能影响车队的整体布局。”

    克罗夫特插话,“另外一名车手就必须完成更多收集数据的任务帮助车队完成调校。”

    布伦德尔点头,“对,就是这样。”

    “去年在斯帕,那是赛季下半段;而现在则是赛季之初,一切调校全部从新开始,任务恐怕格外繁重艰巨。”

    “接下来就看,陆之洲是否能够及时完成数据收集任务,结合维特尔的数据完成基础调校,在最后二十分钟时间里尝试看看飞驰圈,测试出目前状态下的速度极限。”

    克罗夫特,“所以,你的答案是?”

    布伦德尔展露一个笑容,“我相信他,我也非常期待陆之洲在这里展现的速度。”

    专业,就是专业,克罗夫特和布伦德尔的分析非常准确。

    当然,这不是陆之洲首次参加第一次自由练习赛,但其实只是第二次而已,并且还是全新赛季的第一次。

    任务,更加繁琐也更加复杂。

    所谓调校,主要分为两大块:空气动力学,机械。

    空气动力学,听起来玄乎,其实就是控制空气阻力,尾翼、鼻翼、襟翼的角度调整,让空气按照车手的心意流动,既能压住赛车又不至于拖慢速度。

    机械,则更像是内功修炼,悬架的软硬、轮胎的角度、刹车的散热、发动机的功率输出,这些都需要针对赛道、天气、轮胎一遍遍微调。

    麻烦的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每修改一次设定,车手就必须返回赛道跑一跑,然后进站,把所有感受反馈给工程团队,一个弯道一个弯道地测试、一个设定一个设定地修改。

    并且,所谓“最优解”也不是唯一的。

    排位赛要追逐速度极限,正赛则追求稳定耐久,这意味着一套流程要跑两遍。

    一名车手根本忙不过来,所以同一车队的两名车手必须分工合作,互相共享数据、携手完成基础调校。

    当然,在围场里,一切都是竞争——

    假设在梅赛德斯奔驰里,汉密尔顿拒绝分享数据给博塔斯,如果博塔斯无法在自由练习赛时间里完成全部测试,最后赛车只能调校为一种模式,排位赛或正赛二选一,导致排位赛搞砸、依靠正赛挽回。

    这样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尤其是汉密尔顿这样的顶尖大牌拥有这样的话语权。

    但是,整体而言,并不常见。

    正如此前所说,车队必须以团队利益为先,他们禁止车手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车队排名,像法拉利、梅赛德斯奔驰、红牛这样的大车队,车队领队往往硬性要求车手共享数据,这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对于陆之洲来说,挑战倒算不上,他的车感出色,沟通和调校能力毫不逊色,即使依靠他一个人也能够完成全部工作,这也是马拉内罗技术团队格外喜欢和陆之洲合作的原因。

    但陆之洲格外细心和专注,阿尔伯特公园和斯帕的最大区别在于——

    在斯帕,他是为莱科宁调校赛车,赛季过半,赛车基础调校已经相对稳定,第一次自由练习赛的改动相对有限。

    而在阿尔伯特公园,不仅是赛季第一场,而且他是为自己调校赛车,他需要收集详尽而全面的数据才行。

    所以,一直到第一次自由练习赛全部结束,陆之洲也没有时间刷圈。

    有人,恐怕要失望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049/1111100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