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人选之争
三天的时间,在焦灼的等待和暗流涌动中显得格外漫长。省委大院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每个人走路都带着小心,说话都压低了声音,目光交接间传递着心照不宣的猜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京城,等待着省委书记赵建国和省长孙为民此行的结果。
终于,在第三天傍晚,赵建国和孙为民的专车先后驶回了省委大院。两人脸上都带着明显的疲惫,但眼神深处却都藏着一丝如释重负和不容侵犯的决绝。
没有片刻停歇,当晚,紧急省委常委会再次召开。
会议室内的气氛比三天前更加凝重,甚至还多了一丝无形的硝烟味。常委们依次落座,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主位上的赵建国和旁边的孙为民。
赵建国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长途奔波后的沙哑,却异常坚定:“我和孙省长这次去,向中央有关领导详细汇报了平江省的情况,以及我们坚决拥护中央决定、全力配合调查、确保稳定的态度。”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重点在几位关键常委脸上停留了一下:“经过汇报和争取,上级原则同意,鸢城市委书记的人选,由我们平江省省委提名,报请中央批准。”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似乎松动了一刹那,几位常委不易察觉地松了口气。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至少保住了“内部产生”这个底线,没有让空降成为现实,为赵建国和孙为民,也为整个平江省班子挽回了一丝颜面。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到了鸢城市委书记这个级别的职位,其提名权早已超越了省委组织部的常规流程,直接上升到了省委最高决策层,尤其是书记和省长之间的博弈。
果然,赵建国没有给众人太多消化的时间,直接切入核心议题:“关于接任鸢城市委书记的人选,我和孙省长也初步交换了意见。时间紧迫,稳定压倒一切,我们必须尽快提出一个成熟、可靠、能迅速稳定局面的同志来接替这个重担。大家都谈谈看法吧。”
他的话音刚落,省长孙为民便率先开口,语气沉稳而有力:“鸢城是咱们省的经济龙头,地位特殊,责任重大。我认为,接任者必须熟悉全省经济工作,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魄力,能够迅速接手,确保琴岛这艘经济航母平稳航行,不能出现任何波动。”
他目光转向坐在自己斜对面的常务副省长钟平,语气变得明确:“因此,我建议,由钟平同志接任鸢城市委书记。钟平同志长期在政府系统工作,担任常务副省长期间,分管发改、财政、工业等重要领域,对全省经济情况了如指掌,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都非常丰富。由他出任鸢城市委书记,有利于保持鸢城经济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能够更好地协调省里资源支持鸢城发展。我认为他是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孙为民的提议直截了当,理由充分。钟平本人面色沉静,看不出什么表情,但微微挺直的后背显示了他内心的关注。他是孙为民在政府班子的左膀右臂,由他出任琴岛市委书记,不仅能稳住这个关键位置,还能极大地增强孙为民在全省,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的实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然而,省委书记赵建国显然不可能轻易将这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拱手让人。
几乎在孙为民话音落下的同时,赵建国便缓缓开口,语气同样不容置疑:“为民同志考虑得很周全。鸢城的经济地位确实至关重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鸢城不仅仅是经济中心,它还是我们平江省对外的窗口,是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经历了王和平事件,鸢城的干部队伍思想难免受到冲击,社会舆论也需要正确引导。这个时候,更需要一位政治过硬、立场坚定、善于抓班子带队伍、能够凝聚人心、重塑形象的同志去掌舵。”
他的目光落在了宣传部长任长征身上,语气变得语重心长:“长征同志在宣传战线工作多年,理论功底扎实,政治敏锐性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在引导舆论、凝聚共识方面经验丰富。由他出任鸢城市委书记,有利于迅速统一思想,稳定干部队伍,修复和提升鸢城的形象,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和思想保障。我认为,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长征同志是更合适的人选。”
任长征扶了扶眼镜,脸上露出谦逊而郑重的表情。他是赵建国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是赵的坚定支持者。如果他能够执掌鸢城,无疑将极大地巩固赵建国在常委会中的基本盘,并对鸢城这个经济重镇施加更强的影响力。
两位主要领导的意见出现了明显的分歧,而且都理由充分,态度坚决。会议室的空气瞬间仿佛被抽空了,变得令人窒息。
其他的常委们,包括宁方远在内,都陷入了沉默。这个时候,表态就意味着站队,意味着卷入书记和省长之间直接的权力碰撞。
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省城湖州市委书记等几位重量级常委,或低头喝茶,或若有所思,暂时都没有发言。他们也在权衡,在观察。
这时,轮到了宁方远发言。所有人的目光,包括赵建国和孙为民,都若有若无地扫了过来。
宁方远迎着众人的目光,神色平静,语气沉稳地开口:“钟平同志和任长征同志都是非常优秀的领导,各有优势。钟平同志熟悉经济,任长征同志擅长意识形态和党建工作。鸢城市委书记这个岗位责任重大,确实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认为,无论是哪位同志接任,都必须以尽快稳定鸢城大局、推动鸢城持续健康发展为首要目标。我建议,可以请两位主要领导再深入斟酌一下,从全省工作大局出发,提出最有利于稳定和发展的最佳人选。”
他这番话,四平八稳,既肯定了双方推荐人选的优点,又强调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最后巧妙地将皮球踢回给了赵建国和孙为民,自己没有明确支持任何一方。
紧接着,省军区政委(武装部长)也发言,表示对地方人事安排不了解,服从省委决定,实质上也是弃权。
那位即将退休的统战部长,更是乐得清闲,直接表示自己没有合适意见,听从书记和省长的安排。
局面一下子僵住了。支持赵建国的常委和支持孙为民的常委大致势均力敌,而宁方远等几人的弃权,使得任何一方都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
赵建国的脸色有些阴沉,孙为民的眉头也紧紧锁起。两人都清楚,对方绝不会轻易让步。这个位置太关键了,谁拿下,谁就在未来的鲁省格局中占据了极大的主动。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香烟燃烧的细微滋滋声和偶尔的咳嗽声。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
最终,赵建国深吸一口气,知道再僵持下去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让上面觉得平江省班子不团结,他沉声道:“看来同志们的意见还需要进一步统一。这样吧,今天先到这里。鸢城的工作,暂时还是由方战同志全面负责。人选问题,我和孙省长再单独沟通一下,也请各位同志都再认真考虑考虑。散会!”
会议在不欢而散的气氛中结束。常委们陆续离开会议室,个个面色凝重。谁都明白,这仅仅是第一回合。
(https://www.02shu.com/5036_5036009/440087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