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巅峰之上的回望,演唱会,归处
金鸡奖颁奖典礼的夜晚,星光璀璨。林琛坐在台下,手心微微出汗。不同于以往参加音乐颁奖礼的轻松,这次,他凭借在电影《无声的回响》中饰演的聋哑少年,获得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镜头不时扫过他沉静的面庞,苏晚晴在身旁,轻轻握了握他的手,指尖传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当颁奖嘉宾念出“林琛”两个字时,全场掌声雷动。聚光灯打在他身上,林琛有一瞬间的恍惚。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那套合体的深色西装,与苏晚晴交换了一个眼神,那里面有骄傲,有无需言说的支持。
他走上台,从老艺术家手中接过那座沉甸甸的奖杯。台下是无数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有肯定,有期待。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话筒,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谢谢评委,谢谢剧组所有人。拿到这个奖,我很意外,也……很惶恐。”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拍《无声的回响》那段时间,是我入行以来最‘安静’的一段日子。不能靠台词,只能靠眼睛,靠肢体,去表达一个无声世界里的喜怒哀乐。那让我想起了在婺源割稻子的时候,张大爷教我,干活要用心,不是用蛮力。表演,大概也是一样。”
他提到婺源,提到割稻,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轻笑,随即是更热烈的掌声。那个在稻田里挥汗如雨、略显笨拙却无比真实的形象,与此刻台上捧着影帝奖杯的他奇妙地重叠在一起。
“很多人说我是幸运的,有流量,有机会。我承认。但这份幸运,让我更觉得肩上有了分量。”他的语气变得郑重,“这个奖,是对我尝试的肯定,更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作为演员,作为艺人,最终能留下的,应该是能打动人心的作品,是能传递一点点温度的角色。就像张大爷送我的那袋新米,最朴实的,往往最香。”
他没有说太多感谢名单,最后,他看向台下的苏晚晴,镜头精准地捕捉到苏晚晴眼中闪烁的泪光。“最后,谢谢一个人,”林琛的声音温柔下来,“谢谢她让我知道,站在聚光灯下和蹲在田埂上,都可以是真实的我。这条路,有她陪着,很好。”
获奖感言通过直播传遍全国。“林琛 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林琛感言”等词条迅速冲上热搜。这一次,舆论罕见地呈现出一边倒的赞誉。不再是“流量明星的突破”,而是“青年演员的实至名归”。他那段关于“朴实”与“作品”的发言,尤其被媒体和观众津津乐道,认为这展现了一个年轻艺人难得的清醒和担当。
庆功宴后,已是深夜。林琛和苏晚晴回到住处,卸下一身繁华。林琛摩挲着那座金鸡奖杯,对苏晚晴说:“晚晴,我好像……摸到一点你当初说的‘比顶流更珍贵的东西’了。”
苏晚晴给他倒了杯温水,笑道:“是什么?人间烟火?”
“不全是。”林琛摇摇头,眼神清亮,“是‘真实’。用真实的努力去换认可,用真实的情感去生活。演戏是,唱歌是,和你在一起也是。系统给了我很多技能,但最后让我站住的,是这份‘真’。”
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瞬间,脑海中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忽然发出了柔和的光芒。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任务提示的界面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对“文艺工作者”核心价值理解达到深度认同。】
【终极传承任务“星火相传”最终阶段,已满足开启条件。】
【任务要求:独立策划并完成一项具有显著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的综合性文艺项目,并成功引导至少一位潜力新人于此项目中获得公众广泛关注与专业认可。】
【任务奖励:系统终极权限解锁,文艺传承火种永久固化。】
【备注:此任务需宿主完全凭借自身能力、人脉与影响力完成,系统将仅提供最低限度的信息查询支持。】
林琛看着任务说明,嘴角微微上扬。没有具体的项目要求,没有限定的形式,这给了他最大的发挥空间,也意味着最大的挑战。这不再是系统派发的作业,而是对他这些年来所有积累的一次终极考核。
“看来,真正的‘收官之作’,要来了。”他轻声对苏晚晴说。
拿到金鸡影帝之后,林琛并没有趁热打铁接拍大量商业片或频繁亮相综艺,反而像是“消失”了一段时间。外界猜测纷纷,有说他筹备新专辑,有说他与苏晚晴秘密筹备婚礼。
直到三个月后,林琛工作室正式发布了一项名为“《韵·界》”的新传统民族交响演唱会计划,并宣布这将是林琛阶段性休息前的最后一场大型演出。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轰动。演唱会的概念极为大胆:不设常规流行曲目,而是以中华传统音乐为骨,融合现代交响乐与前沿舞台科技,重新演绎一系列经典与原创的民族乐章。更令人惊讶的是,演唱会还设置了一个“新血单元”,将由一位神秘新人担纲重要部分的表演。
一时间,舆论哗然。支持者盛赞这是林琛登顶之后回归音乐初心的壮举,是文化自信的体现;质疑者则认为这过于曲高和寡,风险极大,很可能“扑街”。但林琛心意已决,团队也全力投入。
筹备过程异常艰辛。选曲、编曲、与顶尖的民乐大师、交响乐团磨合,协调复杂的舞美技术……林琛事必躬亲,常常熬到深夜。苏晚晴不仅是他最坚定的精神后盾,更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审美,在创意和细节上提供了许多关键建议。她打趣说:“我这算不算是‘星火相传’里的‘贤内助’火种?”
而那位“神秘新人”的选拔,更是煞费苦心。林琛没有选择已经小有名气的练习生,而是通过专业院校推荐、民间寻访,最终锁定了一位来自西北、嗓音极具穿透力和原始张力的年轻民歌手——阿达尔。阿达尔家境贫寒,但天赋异禀,对民族音乐有着近乎固执的热爱。林琛看中的,正是他这份未经雕琢的纯真和对传统的深刻理解。
林琛亲自指导阿达尔,不仅教他舞台表现,更带他接触各种音乐形式,开阔眼界。他对阿达尔说:“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老的东西原封不动搬上舞台,而是要让现在的年轻人,甚至全世界的人,听到我们祖先留下的声音时,会觉得酷,觉得美,觉得震撼。”
演唱会当天,能容纳数万人的体育座无虚席。当巨大的纱幕落下,舞台上出现的不再是华丽的电子屏幕,而是以水墨山水为背景,融合了全息投影技术的壮丽画卷。林琛并未率先登场,开场是一段气势磅礴的编钟与交响乐合奏《山河序曲》,瞬间镇住了全场。
随后,林琛的身影出现在光影中,他演唱的并非流行歌,而是一首重新编曲的古老《敕勒歌》,苍凉悠远的嗓音与现代交响乐交织,营造出穿越时空的****。中场,来自草原的呼麦、西北的花儿、江南的评弹……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轮番上演,在现代编曲和顶级舞美的加持下,焕发出令人惊叹的魅力。
高潮部分,新人阿达尔登场。他一开嗓,那高亢嘹亮、带着泥土芬芳的“花儿”唱腔,瞬间引爆了全场。他与林琛合作的一首原创歌曲《薪火》,将民族唱腔与流行元素完美融合,歌词讲述着传承与希望,阿达尔充满生命力的演唱,让无数观众动容。
演唱会尾声,林琛站在舞台中央,背后是参与演出的所有艺术家,老中青几代同台。他动情地说:“今天,站在这里的不只是歌手林琛,更是一个渴望为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尽一份力的普通人。音乐没有界限,美可以跨越时空。感谢每一位大师的倾囊相授,也感谢阿达尔,让我看到了年轻血液里的无限可能。希望今晚的《韵·界》,能在大家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去热爱、去传承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式浪漫’。”
演唱会获得空前成功,口碑爆棚。媒体用“破界之旅”“文化盛宴”来形容。阿达尔一鸣惊人,收到了众多演出和唱片合约,但他公开表示,会继续深造民族音乐,感谢林琛老师的知遇之恩。“星火相传”任务,在万众瞩目下,圆满达成。
《韵·界》演唱会的余热未散,林琛和苏晚晴的婚礼,在云南一座宁静古镇低调举行。没有邀请太多媒体,到场的都是至亲好友以及几位在事业上给予他们重要帮助的前辈。林爸林妈也从老家赶来,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婚礼仪式简单而温馨,充满了民族特色。苏晚晴没有穿华丽的婚纱,而是一身量身定制的秀禾服,林琛则是中式长衫。在古镇的小桥流水边,蓝天白云下,两人交换了誓言。
林琛看着苏晚晴,眼中是化不开的柔情:“晚晴,遇见你之前,我以为人生的高光时刻在舞台的聚光灯下。遇见你之后,我才知道,和你一起在婺源的田埂上看星星,在厨房里手忙脚乱地煮一碗面,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才是我最想定格的永恒。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我,也让我看到了更辽阔的世界。往后余生,请多指教。”
苏晚晴眼中泪光闪烁,笑着回应:“林琛先生,我记得有人说过,他是会割稻、会手忙脚乱的普通人。巧了,我就爱这个普通人。爱你的坚持,也爱你的偶尔笨拙;爱你在舞台上的光芒万丈,也爱你在生活里的烟火气息。以后,我们还要一起走很多路,看很多风景,吃很多很多顿饭。林先生,合作愉快。”
没有浮华的辞藻,只有最真挚的告白,让在场的不少人都湿润了眼眶。晚宴设在古镇的庭院里,是地道的农家菜,充满了欢声笑语。
婚礼后,林琛和苏晚晴开始了漫长的蜜月旅行,他们刻意避开了热门景点,而是选择了一些有文化底蕴或自然风光独特的地方,像是真正回归了生活。
旅途中,林琛收到了一个特别的消息。他因其在推动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在《韵·界》项目中对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的成功实践,被授予了一个极具分量的“中华文化传承贡献奖”。这一次,奖项的肯定远远超出了娱乐圈的范畴。
站在领奖台上,林琛的心境已然不同。他回顾了自己从选秀出道,到凭借系统助力快速成长,再到后来逐渐找到自我定位,最终致力于文化传承的历程。
“这个奖,是对我过去一段时间探索的莫大鼓励。”他平静地说,“曾经,我依靠一个特殊的‘天赋’快速学习。但后来我明白,真正的传承,不是机械地复制,而是用当代的语境和审美,去激活古老文明的内核,让它重新焕发生命力。这条路很长,我很庆幸,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伴侣,也遇到了一些充满潜力的年轻人。这份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努力。我会继续走下去,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
在他发表获奖感言的同时,脑海中,那个陪伴他多年、见证他一路成长的“文艺传承系统”,界面开始变得模糊,最终化作无数温暖的光点,如同星火,缓缓融入他的意识深处。系统没有告别,只是悄然功成身退。林琛感觉到,那些曾经由系统赋予的知识、技能、感悟,已经彻底成为了他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不再需要依赖任何外挂,他本身,已然成为了“传承”的一部分。
蜜月归来后,林琛和苏晚晴的生活逐渐归于平静。他减少了台前的工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幕后,成立了一个专注于扶持青年文艺人才和创新项目的基金会。他偶尔会接拍一些真正打动他的剧本,开一场不计较票房的小型音乐会。苏晚晴则继续经营着她的事业,两人相互支持,又彼此独立。
一个傍晚,两人在家中的露台看日落。苏晚晴靠在林琛怀里,看着天边的晚霞,轻声问:“现在,算是达到你想要的‘巅峰’了吗?”
林琛想了想,摇摇头,又点点头:“如果‘巅峰’是指站在最高的领奖台,或者拥有最多的粉丝,那也许算是到达过。但我现在觉得,真正的‘巅峰’,可能就是现在这一刻——内心充实,身边有你,能做自己喜欢且有价值的事。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人间烟火,比什么都珍贵。”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长,融汇在一起。属于林琛的传奇故事,或许在公众视野里告一段落,但属于他和苏晚晴的,充满烟火气与爱意的平凡而珍贵的生活,才刚刚拉开序幕。系统的任务已经完结,但人生的传承与幸福,仍在继续。
(全书完)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691/502918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