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女真再次崛起的信息
天幕直播间内,那条关于孔庙的留言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后续更多尖锐、甚至刻薄的评论汹涌而来,将矛头直指孔子后人:
“孔子是圣人没错,可他这些后代也太不争气了!简直就是‘世修降表’专业户!”
“没错!尤其明朝灭亡的时候,清军还没到山东呢,衍圣公就赶紧带着全家老小换上女真人的衣服,剃了头发,留着金钱银鼠辫跑去投诚了!那叫一个熟练!”
“呵呵,要是孔夫子在天有灵,看到自己子孙这副奴才相,怕不是要气得从坟里爬出来,亲手清理门户!”
“要我说,现在的衍圣公到底是不是孔子的直系血脉都难说!说不定早就被人掉包了,就是一帮冒牌货顶着圣人的名头享受富贵!”
这些评论,一句比一句诛心,一句比一句狠毒!
“世修降表”四个字,像淬了毒的匕首,狠狠扎进所有自诩忠义之人的心中。
“剃发易服”的描述,更是触动了汉家儿郎最敏感、最屈辱的神经。
而最后那“血脉存疑”的指控,则是对孔府存在合法性的根本否定!
奉天殿前,彻底乱了!
如果说之前挖掘帝陵、冲击孔庙还只是对制度和象征的冲击,那么现在天幕直指孔子后人的道德操守和血脉纯正,这等于是在刨整个儒家道统和士林信仰的根!
文官队列中炸开了锅,有人瞠目结舌,有人愤慨驳斥,也有人眼神闪烁,显然内心受到了巨大冲击。勋贵武臣们则多是鄙夷和愤怒,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软骨头的投降派。
“胡说八道!污蔑!这是对先师的亵渎!” 有老臣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厉声呵斥。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啊……若后世之人皆如此说,难道……” 也有年轻的士子低声嘀咕,被身旁师长狠狠瞪了一眼。
而处于风暴最中心的衍圣公孔希学,在听到“世修降表”时,身体已摇摇欲坠;听到“剃发易服”,他脸上已无半点人色;当最后那句“冒牌货”如惊雷般炸响时,他再也支撑不住。
“噗——”
一口殷红的鲜血从他口中狂喷而出,在灯火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目。他手指着天幕,双目圆睁,似乎想为自己、为家族、为历代先祖辩白,但喉咙里只能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声音。那里面充满了极致的屈辱、冤屈和信仰崩塌的绝望。
“公爷!”
“衍圣公!”
身旁的内侍和官员慌忙上前搀扶,但孔希学眼神中的光彩已然迅速黯淡,身体一软,直接瘫倒在地,气息奄奄。
“快传太医!!” 朱标猛地站起,急声喝道。场面一片混乱。
然而,一切已来不及。这位当代衍圣公,孔子第五十六代孙,在天幕那无情“审判”和血脉质疑的连环重击下,急怒攻心,悲恸欲绝,竟在这洪武十一年的七夕夜宴上,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呕血昏厥,不过片刻,便已气绝身亡!
孔希学暴毙!
这个消息如同又一记重锤,砸在已经混乱不堪的奉天殿前。
所有人都愣住了,喧嚣声瞬间小了下去,只剩下一种诡异的寂静。看着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衍圣公,看着那摊刺目的鲜血,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谬和冰凉感笼罩了每个人。
天幕之言,是真是假?无人能证实,也无人敢立刻去质疑。但它的杀伤力,却真实不虚地夺走了一位衍圣公的性命!
朱元璋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不在乎孔希学个人的生死,但他在乎衍圣公这个名号所带来的象征意义和稳定作用。如今,天幕不仅玷污了这个名号,还直接导致当代衍圣公被“气死”,这无疑是将他和朝廷都架在了火上烤!
如何处理孔希学的后事?
如何安抚天下士林?
如何对待曲阜孔府?
那天幕所说的“世修降表”、“剃发易服”、“血脉存疑”,就像一根根毒刺,深深扎进了大明王朝意识形态最核心的地带。
奉天殿前,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衍圣公孔希学的暴毙所吸引,或是沉浸在孔庙受辱、文脉遭劫的震惊与悲愤之中。然而,在一片混乱与哀氛里,以魏国公徐达、宋国公冯胜为首的一干顶尖勋贵武将,却互相交换着眼神,彼此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难以置信的凝重。
他们的关注点,与文臣士子们截然不同。
“女真人……清朝……” 冯胜压低了声音,几乎是咬着牙从齿缝里挤出这几个字,目光锐利地扫过徐达、李文忠等人,“天幕之前提过一嘴‘清军’,俺还没太在意,只当是哪个不知名的乱军。可刚才……他们可是明明白白说了,‘穿着女真人的服装’、‘剃了头发’!”
徐达面色沉静,但眼神深处已是波澜骤起,他缓缓点头,声音低沉而清晰:“不错。而且听那后世人的口气,这‘清朝’,绝非寻常边患,乃是……制造了靖康之耻的女真人!”
取代大明!由一个他们认知中早已衰落、蜷缩在辽东深山老林里的部族所建?
这个结论,对于徐达、冯胜这些亲手将蒙元逐回漠北、对周边各族势力了如指掌的开国名将而言,冲击力丝毫不亚于孔庙被辱!
“这怎么可能?” 李文忠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怀疑,“女真?金国余孽早在百年前就被蒙古人收拾得差不多了!如今辽东那边,虽说还有些许部落,什么建州、海西、野人,不过都是些散居渔猎、不成气候的小部族,连个统一的汗王都没有!他们凭什么能入主中原?”
“事出反常必有妖。” 徐达沉声道,他的思维已经迅速从最初的震惊转向了冷静的分析,“天幕透露的信息虽零碎,但有几处关键。第一,时间在明亡之时;第二,能让衍圣公‘世修降表’,定然是取得了天下正统;第三,他们强迫汉人‘剃发易服’……”
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一闪:“这意味着,这个由女真人建立的‘清’,不仅武力强盛到足以覆灭我大明,其统治手段也极为酷烈,旨在从根本上摧折我汉家衣冠礼乐!其志不小,其心可诛!”
冯胜接过话头,语气带着武人特有的警惕:“没错!蒙元强不强大?铁骑纵横万里,不一样被咱们赶回草原吃沙子了?这女真部族若真能成事,必有其过人之处!要么是出了不世出的雄主,要么是抓住了我大明未来的某种致命弱点趁虚而入!无论是哪种,都绝不能等闲视之!”
几位顶尖勋贵的目光再次碰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那份沉甸甸的忧虑和跃跃欲试的战意。与文臣们纠结于道统、名节不同,他们更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威胁和未来的国防安全。
“辽东……” 徐达望向东北方向,眼神深邃,“看来,那片白山黑水之间,日后会生出噬人的猛虎啊。”
“此事,必须尽快禀明陛下!” 冯肯定地说道,“如今北元虽退,犹在漠北虎视眈眈。若辽东再养出心腹大患,后世子孙恐将两面受敌,国事堪忧!”
他们都清楚,现在皇帝正因为孔希学之死和天幕对儒家、对皇陵的冲击而焦头烂额,心情必然极差。此时上前去说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甚至有些荒诞的“未来边患”,并非最佳时机。
“且让陛下先处理眼前这摊事。” 徐达做了决定,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此事关乎国本,绝不能拖延。待今夜事稍定,明日我等便联名求见,务必让陛下重视起来!辽东诸卫,须得再加整顿;对女真各部,亦需更严密的监视和……必要的敲打!”
一种无形的共识在几位大将之间达成。天幕带来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冲击,更有对国防战略的警示。他们这些跟随朱元璋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将,敏锐地嗅到了来自未来的、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与危机。这促使他们暂时抛开宴会的纷扰,开始为应对那个可能由女真崛起的威胁,进行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谋划。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669/4392360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