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热闹了起来
李峰点头,手指在吉他弦上拨动起来,许星悦则跟着旋律,轻轻唱着。
歌声在房间里回荡,温柔又有力量。
李峰弹着吉他,看着身边的许星悦,觉得心里满是阳光。
他从来没想过,和一个人一起谱曲,会是这么幸福的事,好像每一个音符,都带着他们对非遗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
歌曲谱好后,两人又试着练了几遍,越来越熟练。
周明远和林晓听到歌声,也跑了过来,站在门口听他们唱,等他们唱完,立刻鼓起掌来:
“太好听了!星悦姐,峰哥,你们太厉害了!”
“揭牌仪式上,你们一定要唱这首歌!”林晓激动地说,“肯定能打动很多人!”
许星悦和李峰对视一眼,都笑了。
他们知道,这首歌不仅是为了揭牌仪式,更是为了他们所热爱的非遗文化。
为了他们一起走过的路,为了未来的每一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揭牌仪式的日子越来越近。
村里的人都在忙着准备,有的打扫传习所,有的准备食物,有的排练节目,整个清溪村都热闹了起来。
田老倌更是每天都去传习所,看看这个,摸摸那个,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揭牌仪式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传习所门口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清溪村傩戏传习所揭牌仪式”,周围摆满了村民们采来的野花,五颜六色的,特别好看。
上午十点,揭牌仪式正式开始。
村里的老人们坐在前排,孩子们围着传习所跑着闹着。
还有不少从邻村来的人,都想看看这个传习所到底是什么样子。
田老倌第一个上台讲话,他手里拿着拐杖,声音有些哽咽:
“谢谢李峰,谢谢星悦丫头,谢谢所有帮忙的人……
以前我总担心,傩戏没人学,会慢慢消失。
可现在,我不担心了,因为有你们,有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学,愿意传……”
他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苏蔓也上台讲了话,她说区文旅局会大力支持清溪村的非遗传承工作。
还会帮忙联系更多的资源,让傩戏和蜡染走出大山,被更多人知道。
然后就是节目表演。林晓和几个村里的姑娘表演了蜡染舞,她们穿着蜡染布做的裙子,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像一群蓝色的蝴蝶;
周明远则和几个年轻人表演了傩戏片段,戴着田老倌雕的面具,动作刚劲有力,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最后,轮到许星悦和李峰上台。
李峰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一侧,许星悦站在舞台中央,看着台下的人,深吸了一口气。
当吉他的旋律响起时,她轻轻开口,唱起了他们一起谱的歌:
“青石板路藏着旧时光,蜡染布上蝶飞扬,傩戏面具映火光,非遗传承在路上……”
她的歌声清澈又温柔,李峰的吉他弹得沉稳又有力,两人配合得恰到好处。
台下的人都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有的老人甚至红了眼眶。
他们从歌声里,听到了对古老文化的热爱,听到了传承的希望。
歌曲唱完,台下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许星悦看着台下的李峰,他正对着她笑,眼神里满是鼓励和温柔,她的心里,突然充满了勇气。
接下来就是揭牌环节。
田老倌、苏蔓、李峰和许星悦一起走到传习所门口,揭开了那块红布。
“清溪村傩戏传习所”几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台下的人都欢呼起来,孩子们跑着喊着,老人们笑着抹眼泪,整个清溪村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里。
许星悦看着眼前的场景,又看了看身边的李峰,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揭牌仪式结束后,院子里摆起了长桌宴,村民们端出自己做的拿手菜。
酸汤鱼、灰碱粑、腊肉炒蕨菜,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田老倌拉着李峰和许星悦坐在主位,又把苏蔓请过来,倒了满满一杯米酒:
“今天高兴,咱们都得喝几杯!”
许星悦平时不怎么喝酒,可今天也端起了杯子,轻轻抿了一口。
米酒带着桂花的香甜,不烈,却暖到了心里。
她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人们,看着田老倌脸上舒展的皱纹,看着李峰忙着给大家添酒的身影,突然想起第一次来清溪村的场景:
那时她还带着对非遗调研的任务,心里满是忐忑,可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她的另一个家。
“丫头,在想什么呢?”
王阿婆端着一盘蜡染布做的小点心走过来,放在许星悦面前。
“这是我用你教我的法子做的,把蜡染纹样印在糕饼上,好看吧?”
许星悦拿起一块点心,蓝白相间的花纹印在金黄的糕体上,精致得像件艺术品。
“阿婆,您太厉害了!”
她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糯米香。
“要是把这个放到文创店里卖,肯定特别受欢迎。”
王阿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还是你脑子活!之前跟我合作的文创公司也说,想把蜡染和食品结合,做些伴手礼。等过阵子,咱们就一起琢磨琢磨。”
正说着,周明远拿着手机跑过来,兴奋地喊:
“峰哥!星悦姐!你们快看!咱们揭牌仪式的视频上热搜了!还有你们唱的那首歌,好多人问在哪能听完整版!”
李峰和许星悦凑过去看,手机屏幕上,话题已经有了几十万的阅读量,下面的评论满是夸赞:
“原来傩戏这么有意思!想去清溪村看看!”
“蜡染布也太好看了,求购买链接!”
“那首歌好治愈,歌词写得太戳人了!”
许星悦看着评论,心里满是激动。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写的歌能被这么多人喜欢,更没想过,清溪村的非遗文化能走出大山,被这么多人看见。
“咱们得赶紧把歌曲录成完整版,传到音乐平台上。”李峰说,眼睛里满是期待。
“再把王阿婆的蜡染、田老倌的木雕都整理成资料,做个线上展厅,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的非遗。”
苏蔓也点了点头:
“我回去就跟文旅局申请资源,再联系几个媒体,好好宣传一下。
说不定过阵子,就有游客来清溪村体验非遗了。”
接下来的日子,清溪村果然热闹了起来。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664/4386700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