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当兵送媳妇,你说要娶何皇后 > 第六十六章 出征西凉定乾坤,天命所归

第六十六章 出征西凉定乾坤,天命所归


转机出现在八月中旬。

连日传来的都是坏消息,叛军兵锋已掠至华阴,长安岌岌可危,皇家陵寝所在的五陵原直接暴露于兵锋之下!

洛阳城内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甚至出现了富户开始暗中收拾细软南逃的迹象。

这一日,一份沾着烽火气息的八百里加急军报被狂奔的信使直接送入了未央宫:“报——!潼关……潼关失守!叛军骑兵前锋已出现在渭水南岸,距长安不足百里!”

“什么?!”

龙椅上的刘宏猛地站起,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手中的玉圭“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潼关是天险,潼关一失,长安无险可守,叛军铁骑可直扑洛阳!

这是他登基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危机,甚至超过了当年的黄巾之乱。

“废物!都是废物!”刘宏彻底失态,指着满朝文武,声音因惊怒而颤抖,“皇甫嵩无功!董卓败绩!如今连潼关都丢了!你们平日争权夺利,个个能言善辩,如今社稷危亡之际,谁能替朕分忧?!谁能?!”

天子震怒,整个德阳殿鸦雀无声,群臣噤若寒蝉,连张让都缩着脖子,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这时,老臣杨彪毅然出列,声音沉痛而坚定:“陛下!当此危难之际,非议已无意义,当务之急是速定统帅,挽回危局!老臣以全家性命保举一人——五官中郎将秦川!”

他环视众人,朗声道:“秦子夜虽年轻,然自颍川以来,每战必克,深通兵略!前番廷议,其所献‘剿抚分化’之策,切中叛军要害,满朝皆知!如今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岂可再以资历浅薄为由,坐视江山倾覆?!”

杨彪德高望重,此言一出,不少清流大臣纷纷附和。

张让硬着头皮,还想做最后挣扎:“陛下,秦将军确有大才,然毕竟年轻,如此重任…”

“给朕住口!”刘宏彻底爆发,抓起案几上的镇纸狠狠砸在地上,“若非尔等屡进谗言,掣肘大将,局势何至于此?!如今还敢多言?!”

他血红的眼睛扫过全场,无人敢与之对视。

刘宏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斩钉截铁地下旨:

“传朕旨意:晋封五官中郎将秦川为——征西中郎将,假节,总督陕县以西所有军事!”

“着令破虏将军董卓,卸去前职,转为平寇校尉,受征西中郎将节度,戴罪立功!”

“北军五校、三河骑士及各郡援军,悉听调遣!即日整军,克期出征,不得有误!再有敢阻挠军机者,斩!”

“假节钺”三字一出,满殿皆惊!这意味着秦川不仅有了统兵之权,更有了临机专断、先斩后奏之权,地位尊崇,几乎可与当年的皇甫嵩相比。

旨意一下,乾坤既定!秦川肃然出列,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臣秦川,领旨谢恩!必当竭尽全力,扫平叛逆,以报陛下!”

他抬头时,目光与站在武将班列中、脸色铁青的何进有一瞬的交汇。

何进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不甘,但皇命如山,他只能咬牙躬身领命。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一颗新的将星已然升起。

退朝后,秦川并未回府,而是直接进入了他在北军军营中悄然设置的密室。

戏志才、典韦、周仓与裴元绍以及颍川过来的徐庶已在此等候。

徐庶经历过广宗和下曲阳一战,加上在颍川军队中呆久了,明显气质有点不一样了!!

“主公,”戏志才轻咳一声,脸上并无喜色,反而充满忧虑,“此任命看似恩宠,实为烈火烹油。

北军是何进根基,拨给您是助力,更是枷锁。

让您节度董卓,更是驱虎吞狼之策,朝廷是想看您与董卓互相消耗,他们坐收渔利。”

秦川走到巨大的西凉地图前,手指划过潼关至长安一线,冷笑道:“志才所言极是。朝廷给的是一副重担,却处处留着绊马索。不过,无妨,他们想看的戏,我们未必按他们的剧本唱。”

“志才,”秦川郑重道,“洛阳乃风暴之眼,我走之后,一切就托付给你了。你的身体不宜远征,留在此处,正好可避人耳目,为我等掌舵。”

戏志才轻咳一声,面色苍白却目光坚定:“主公放心,志才虽不能随军杀敌,但在京城之中,自有手段周旋。”

秦川点头,看向周仓:“元福,你性子沉稳。我给你一百五十名虎卫,化入市井,守住我们的根基。戏军师的安危,系于你身!”

周仓抱拳,斩钉截铁:“末将在,府邸在!军师在!”

“元绍,”秦川又道,“你带五十名最机灵的弟兄,隐于暗处。洛阳与颍川,洛阳与西凉,这条线不能断!”

“诺!”裴元绍领命。

最后,秦川对典韦说:“恶来,你率三百虎卫,随我出征。西凉险恶,我们的后背就交给你了!”

典韦咧嘴一笑,拍着胸脯:“主公放心,有俺老典在,看哪个羌胡敢近身!”

“诺!”典韦与周仓齐声应道。

“元直,你就跟着我这次出征西凉吧!”秦川看着徐庶开口道。

闻言!

徐庶眼中露出激动之色,“终于自己这么久的努力要用在战场上了!”

“属下必定为主公分忧!!!”

徐庶开口道。

最后,秦川压低声音,对戏志才道:“最关键的一步棋,在于颍川。立刻传我‘乙字’密令给陈到!”

戏志才神色一凛:“主公的意思是,那1200核心老卒……”

“按兵不动,深潜待机!”秦川目光锐利,语气斩钉截铁,“告诉陈到,颍川的根,是我们最后的底牌,绝不能轻易暴露。令其继续化整为零,隐匿于庄园、坞堡,加紧操练,但绝不可妄动。非我亲笔金令,即便听闻西凉战事不利,也绝不露面!”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此乃我等真正的退路和奇兵。一旦动用,必是石破天惊、决定命运之时!现在,还远未到那个时候。”

戏志才长舒一口气,郑重记下:“主公英明!如此深潜藏锋,方能出其不意。有此奇兵在侧,我等前方征战,后方可保无虞,主动权始终在手。”

安排已定,秦川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沉声道:“如此,前方后方,皆已妥当。我等便可安心西征,在这乱世中,杀出一条通天大道!”

...

次日清晨,洛阳城西门外,北军大营旌旗蔽日。

秦川一身玄甲猩袍,立于点将台上,身后“秦”字大纛与“征西中郎将”帅旗迎风猎猎。

校场之上,一万五千征西大军肃立如松。

阵前北军五校将士衣甲鲜明,三河骑士鞍马齐整,森严军阵中只闻战马偶尔的响鼻与旌旗翻卷之声。

百官送行的队列依品秩排列:大将军何进身着朝服立于最前,目光看似欣慰却暗藏审视。

其侧尚书令王允捻须不语,眼底带着期许。

九卿之中,大鸿胪曹嵩抚着玉带面露算计,宗正刘焉则若有所思地眺望西疆。

光禄勋丁宫与卫尉刘宽并肩而立。

御前太监张让手持圣旨尖声宣诏,十常侍众人侍立龙辇之侧。

待圣旨读完之后!

“臣,领旨!”秦川单膝跪接圣旨,接过御酒一饮而尽。

酒碗掷地碎裂的脆响中,他跃上战马环视三军,声音传遍校场:

“将士们!西凉叛军践踏山河,陛下授我节钺托以重任!此去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随我扫平西凉,扬我国威!”

“扫平西凉!扬我国威!”万人呐喊声震云霄,惊起城头寒鸦乱飞。

大军开拔时烟尘遮天...

秦川回眸望了一眼身后的洛阳城,等到自己再次回来的时候,这座洛阳城会不一样吗?

....

大军离洛西行,旌旗蔽日。

在这支万五千人的征西大军中,一个不起眼的年轻军官正默默注视着主帅的一举一动。

张辽,时任军司马,原是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将领,此番奉命率五百并州骑兵助战。

对这位年仅十九岁的主帅秦川,他心中充满好奇与审视。

秦川此时也正在前方行军,如果秦川知道自己队伍里竟然有张辽一定是立即拍着张辽的肩膀。

可惜秦川也不是神,也没开天眼!!

就和一个大领导怎么可能注意到一个边缘的小喽喽。

大军西行数日,进入弘农郡山地。

正值午时,前方山道忽然传来阵阵哭喊。

张辽握紧缰绳,只见百余山贼正在劫掠逃难的流民。

不待秦川下令,典韦已目眦欲裂:“主公,让俺去!”

秦川微微颔首,黑塔般的典韦立即率百名亲卫如猛虎出柙,不过片刻便将乌合之众击溃,山贼尸横遍野。

秦川策马至流民前,眼前的景象令人心酸:百姓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几个孩童躲在母亲身后瑟瑟发抖。他翻身下马,亲手扶起一位跪地叩拜的老者:“老丈请起。”

“将军大恩...”老者声音哽咽,布满老茧的双手微微发颤。

秦川注意到老人脚上的草鞋已经磨破,露出冻裂的脚趾。

“取三日粮草来。”秦川沉声下令,又解下自己的披风披在老者身上,“由此向南往荆州去,或可寻条活路。”

流民中顿时响起一片啜泣之声。一个妇人拉着孩童跪地磕头:“多谢将军活命之恩!”更多的人纷纷跪拜,声声泣血。

老者颤抖着抓住秦川的披风,老泪纵横:“将军仁义!那董卓的兵打不过叛军,抢掠百姓却比山贼还狠!前日路过美阳,他们将城中存粮搜刮一空......”

张辽在远处看得分明,不禁动容。

他低声对亲兵道:“观其行止,方知仁义之师为何物。”

望着秦川挺拔的背影,心中暗忖:若此人真能匡扶乱世,我张文远愿效犬马之劳!

这时,徐庶策马近前,轻声道:”将军,民心如此,大事可图。”

年轻的谋士眼中闪着光,显然也被这一幕深深触动。

秦川目光扫过流民,最终定格在西边天际。

他翻身上马,玄甲在夕阳下泛着寒光:“传令全军,加速行进!”

数日后,大军穿过已成废墟的潼关。

越往西行,景象愈发荒凉:焦土千里,白骨露野,偶见残破村落升起缕缕黑烟。正当落日熔金之时,一骑斥候绝尘而来:

“报——!董卓率麾下将佐三十余人,出美阳城十里相迎!”

秦川与身旁的徐庶对视一眼,戏志才轻咳道:“出城十里...董仲颖这番做派,倒是有趣。”

秦川抚过剑柄,嘴角勾起冷峻的弧度:“且去看看,他备的是接风酒,还是鸿门宴。”

西凉的风卷起沙尘,远处董卓队伍的旌旗已隐约可见。

真正的较量,此刻才拉开序幕。

.....

中平三年春,征西中郎将秦川于美阳城外大破羌胡联军,阵斩北宫伯玉,又以离间计使边章、韩遂内讧。

随后,亲率精骑千里奔袭,直捣叛军腹地,一举平定西凉。

战争中更是一枪结束了董卓罪恶的一生!!

其间,收服张辽、感化韩遂部将成公英,威震边陲。

正当捷报传回洛阳,举城欢庆之际,汉灵帝刘宏因常年纵欲与惊惧交加,突然暴毙于嘉德殿。

京城瞬间陷入权力真空,何进与十常侍火并,双双殒命,洛阳大乱。

秦川当机立断,以“清君侧,靖国难”之名,率麾下西凉铁骑以及陈到颍川所属暗部,昼夜兼程,兵临洛阳城下。

在内应戏志才布局接应下,兵不血刃控制京城,迎立年幼的少帝刘辩。

此后,秦川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奉天子以令不臣。

曹操、袁绍、刘备等初时不服,皆被其以雷霆手段或安抚或平定。

秦川更是下令诛杀司马一族,司马一族照着族谱通杀无一生还。

经十年励精图治,扫平诸侯,一统天下。

新朝初立,万象更新。

未央宫内,已位极人臣的秦川俯瞰着太平盛世的洛阳城。

身后,曾母仪天下的何皇后悉心照料着年幼的皇子,而貂蝉也已褪去青涩,成为他身边不可或缺的知己。

乱世硝烟散尽,英雄终成传奇。

(全书完)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562/4379030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