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副将杨坤
“皇上,吴三桂在大营称病,只派了副将杨坤前来!!”汪永洪急匆匆的从外面回来。
一脸的无奈。
朱慈烺呵呵一笑。
吴三桂还真是猴精啊。
玩起了祖大寿那一套。
说到底,还得感谢袁督师。
当初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返京,被崇祯皇帝召入京城所杀。
后来,祖大寿在大凌河被围,被迫降清,之后他又带兵拨乱反正。
从此以后,崇祯皇帝召他回京,祖大寿打死都不回来。
“杨坤,既然来了,那就见一见吧。”
杨坤是吴三桂的副将,不仅得见,还得想办法拉过来。
按照惯例,当然要先要勉励一番,肯定了他们出兵固安的功劳。
如果杨坤识趣,愿意归顺朱慈烺,那就好说。
如果他依然愿意给吴三桂卖命,那就怪不得朱慈烺了。
想要要御用香烟,想多了。
朕的御用香烟已全部赏赐给有功将士了,手上已所剩无多,必须回京去才有。
吴三桂称病,朱慈烺当然得配合一下,马上让太医院派人跟杨坤一起回去。
皇帝一片盛情,杨坤当然没办法拒绝。
只能派人先行,赶紧回去通知吴三桂。
杨坤从朱慈烺大营出来时,却遇到了朱慈烺的心腹太监,汪永洪。
“呵呵,杨将军请留步。”
“汪公公,不知公公是否还有其他吩咐?”杨坤微微一愣,停下了脚步。
汪永洪是皇帝的亲信,他自然得小心翼翼。
“呵呵,咱家只是皇上的奴婢,将军是大明栋梁,咱家怎敢吩咐杨将军呢,只不过,咱家有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想跟杨将军聊聊。”汪永洪笑声刺耳。
杨坤肯定不会真的以为,他只是皇帝的奴婢那么简单。
汪永洪可是还兼着戚家军的监军,在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请公公赐教。”面对皇帝身边的红人,杨坤表现的很有礼貌。
朝廷对辽东军,也派出过许多太监充当监军,这些太监,经常越级指挥军队,扰乱军心,杨坤对太监没多少好感。
不过,在朱慈烺大营,他必须对汪永洪客客气气。
汪永洪大笑:“杨副总兵,不必如此客气,咱家只是私底下想与将军聊聊,其实咱家虽然被皇上任命为戚家军监军,对兵事却知之甚少。”
“尤其是对辽东的鞑子,更是一无所知,不知将军可否为咱家说一说鞑子的战力如何?”
“公公想了解鞑子,末将倒是可以为您讲解一二。”杨坤很聪明,在汪永洪面前,开始自称末将。
随后他跟汪永洪讲述了一些关于鞑子基本情况。
“看来,杨将军对鞑子确实了如指掌,只是不知杨将军怎么看待辽东。你觉得,大明有可能收复辽东吗?”汪永洪看似虚心请教,实则说话时开始静静观察杨坤脸上神色变化。
揣摩他内心真实想法。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鞑子虽然一时占上风,却不代表他们一直能占优势,鞑子自己内部的问题也不少,比如缺粮,据说现在,沈阳到粮食已卖到二十多两一担,比大明严重的多。”
“只是……”杨坤欲言又止,像是有话想说,但又不敢说。
“杨将军但说无妨,咱家不是说了嘛,今日之事,只是两人闲聊,就算有什么不对,咱家也会守口如瓶。”汪永洪尽量打消杨坤对自己的忌惮。
也尽量化解两人之间的陌生感。
人都是感性动物。
杨坤之所以能忠于吴三桂,无非是利益到位。
但吴三桂终究是大明的臣子,杨坤也是大明的将领,只要朱慈烺给的利益足够多,杨坤还能跟吴三桂跑?
杨坤的疑虑稍稍减轻,开始说:“自努尔哈赤以来,他们建立了完善的战争赏罚制度,鞑子每下一城,都能获得足够多的好处,反观我明军,连军饷都拿不到,战斗力自然就下降不少。”
“杨将军所言极是啊。”汪永洪点头:“只可惜大明不比蛮夷,他们能到大明这边来抢,大明却没办法像他们那样出去抢来金银。”
“我大明有亿万百姓,按理说,应该要比鞑子强百倍,只可惜,大明的土地、财税被蛀空了,各路将领拥兵自重,最终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杨将军是大明的将军,咱家相信,你也希望朝廷能够强大,大明的军队能够踏破楼兰,收复三韩之地吧!”
杨坤精神一振:“那是自然,只可惜,末将身份低微,无力力挽狂澜。”
他毕竟是汉人,这一刻内心确实有所感触。
汪永洪:“好好好,将军有这份心足矣。你可知将军离开时,皇上就对咱家说,杨将军乃明军之梁柱,国之基石。”
“若是辽东人人都如杨将军,鞑子可破,可惜,有些人拥兵自重,阳奉阴违,辽东的兵就应该交给杨将军这样的良将来统领。”
杨坤这一刻有些不淡定了:“公公,皇上,他真的这么说。”
汪永洪:“杨将军,难不成咱家还敢拿此事来蒙你不成,哎,皇上是用心良苦,封某人为王,人家却不思报效朝廷。”
“不过,将军也不用担心,朝廷现在兵强马壮,李自成、张献忠蹦跶不了多久了。”
“咱皇上厉害着呢,用不了多久,川中十万白杆兵,将抵达京城,福州的郑芝龙十万大军也将北上,而皇上在京师已有四十万兵马。”
“鞑子的尾巴,长不了了,将军若能抓住时机协助皇上拿下辽东,将来定能青史留名,名垂千古。”
汪永洪说得并不全是假的。
杨坤自己也能感受到,朝廷的兵马这段时间越打越强,加上在京城训练的新军,总兵力高达四十万。
秦翼明赴川中的事情,他们在山海关也早有耳闻。
郑芝龙拥兵二十万,以朝廷目前的实力,让他们派十万人入辽作战,恐怕也是真的。
到时候,朱慈烺就有六十万大军。
相比山海关,自从高第离开后,吴三桂的嫡系只剩下三万多,除非投靠满清。
但是满清毕竟是蛮夷,将士们的家都在关内,谁想背井离乡呢?
“公公放心,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坤愿意带兵率先出关,收复河山。”杨坤拱着手。
……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449/438356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