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又有人来了
赵水生美滋滋的在空间里巡视了一番,对这次的收获非常满意。
从空间出来,今天又能美美的睡一个好觉。
之后的几天没什么事情,即将入冬的季节,是村里人难得的闲暇。
赵水生在大队里喝了杯茶,悠闲的看起了报纸。
这报纸是一周之前的,上面的新闻都变成了旧闻。
但对于消息没那么畅通的村里来说,这已经算是日期比较新鲜的报纸了。
连城里人都不一定能看到当天日期的报纸,何况他们了!
眼瞅着太阳逐渐升高,很快就要到正午,赵水生也收拾收拾,准备回家吃午饭了。
“今天媳妇做的啥好吃的呢?”
赵水生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心里畅想着。
就在此时,大门被人一把推开,杨书记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
“水生!正好你在,跟我走一趟。”
杨书记拉着水生,就向外走去。
“别啊!杨书记,大中午的正好是吃饭的点,你让我干啥去啊?”
赵水生连忙拦住杨书记,杨书记说不出个正经理由来,谁也拦不住自己回家吃饭。
杨书记一瞪眼睛:“你还没听说消息啊?”
“新的知青来了,赶快跟我一起过去吧,晚了就来不及了!”
新的知青?又来了?
赵水生一听,顿时感觉有些不靠谱,之前的一批知青才来多长时间啊,现在又有人来了。
而且,这和自己记忆中的频率也对不上啊。
按理说,接下来的几年才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期,现在还没到时间呢。
就算有,也是稀稀拉拉,一年也就来一两个。
杨书记看到他纳闷的样子,误以为是之前赵大勇的事情让赵水生不爽,于是解释说:“放心吧,这次比较特殊,只来了一个人而已。”
“这一批好像一共只有五六个人,公社安排一个进咱们大队,这还不满意啊?”
赵水生闻言,也没有多说什么。
既然人不多,那就好办了。
他和杨书记一起,骑着自行车就前往公社。
如果人多的话,他们就赶辆牛车,既然人不多,那直接让对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就行。
到了地方,发现人正在公社办公室里等着呢,是一个个子不高的男青年,其他的知青已经被接走了。
“赵队长,杨书记,你们来了。”
刘建军见到他俩,顿时把人交出去:“这就是新来的知青,把人带回去吧。”
他也没多说什么,这是一个人而已,用不着劳师动众的。
“坐我后座吧,我体力好点。”
赵水生主动对那青年说。
他打量了对方一下,这人看起来挺老实的,话也不算多,估计不会惹什么麻烦。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对方有些眼熟的样子,但记不起来是从哪里见过了。
“多谢你了,同志。”
男青年很客气的说,主动伸手:“我叫程志诚,你呢?”
“我是咱们大队的副队长,叫赵水生。”
几个人互相认识了一下,随后一起回到村里。
路上,杨书记很热心的介绍了一下村里的情况,以及周边的一些情况。
“对了程志诚,你家里是哪的啊?”
杨书记顺口问了一句。
“哦,我家离这里不远,是附近白城的。”
“白城我知道啊,好地方,风景很美,发展的也好!”
杨书记笑呵呵的说,赵水生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又是一个很很近的出身!
这事情很不寻常,和赵大勇一样,很可能是关系户来的。
知青下乡的事情,在这个年代主要分为两大模式,第一个是农场模式,另外一个就是插队了。
所谓的农场模式,也包括了兵团和干校,都是让知青们集体进入到农场、林场、兵团等地方支援工作。
而赵水生他们这种,属于是插队,也就是让知青直接下乡,来到农村生产队,和那些普通的社员一样挣工分,到了年底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分红分口粮。
在六十年代末,才有大量的插队形式。
而这之前,基本上都以农场为主。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来自于遥远的地方,很少是附近城市来的!
比如一个出名的例子,温城的知青来到黑省农场支援,两者之间足足隔了接近两千公里。
而白城附近的农村,则是四九城的知青会去插队落户。
这已经算是比较近的距离了,但是依然相隔几百公里。
而且这都是大规模的动员类型,通常都有好几千人。
像程志诚这种情况,很少见,可能是有人特意安排的!
赵水生虽然心中疑惑,却并没有直接发问,只是暗自将疑问放在心中。
程志诚要是老老实实的,不给生产队添麻烦,他也就当没这回事。
如果对方不老实,甚至想像赵大勇那样做些坏事,赵水生是绝对不会饶过他的。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村里,杨书记安排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让大家认识一下新来的知青。
接着,让程志诚住在知青点,也就是之前赵大勇的那个屋子里。
其实,这个年代的知青下乡条件是很苦的,十来个人挤一个大通铺,也是常有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村子这么大,难道连新盖几间房子都做不到吗?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冬天取暖的问题。
北方的冬季非常寒冷,他们这零下二十几度都是常见,有时候甚至会到零下三四十度。
如今还没有集中采暖,农村想保温,只能自己烧柴火,烧炕取暖,这又是一个大问题。
为了保护山林,除了林场之外,他们是不允许随意采伐树木的,一旦被发现,那会受到非常严格的处罚。
因此,大家只能去山里捡一些枯枝败叶,稍微奢侈一点,就是采购一些专用的取暖木柴和煤炭。
本来村里条件就够艰苦的了,还要额外出一份钱,用集体的财产给知青们取暖,这样让很多人都颇有微词。
所以在妥协之下,只能让知青们委屈一下了,大家住在一个房间里,寒冬腊月的季节也能更温暖一些。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374/435613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