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6章 该来的,总会来。
该来的,总会来。
而且,比他预想的,还要快一些。
“让他进来吧。”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省委组织部长吴春林,带着一脸复杂而沉重的表情,走了进来。
“高书记。”吴春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高育良挥手,秘书识趣退了出去。
“春林同志来了,坐。”高育良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亲自起身,从茶几下拿出另一套茶具,开始冲泡。
动作不疾不徐,从容淡定。
仿佛刚才常委会上那场惊心动魄的交锋,根本没有发生过。
吴春林在沙发上坐下,身体却有些僵硬。
他看着高育良行云流水般的泡茶动作,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省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几十名干部被牵连,这口锅,纪委要背,他组织部,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识人不明,察人不清,用人失察!
这十二个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高书记,今天这个会……唉……”吴春林叹了口气,似乎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高育良将一杯泡好的热茶,推到吴春林面前。
“春林同志,事情已经发生了,叹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跟一个老朋友闲聊家常。
“我明白,我明白。”吴春林连忙点头,端起茶杯,却没心思喝,只是用手捂着,感受着那份烫手的温度。“高书记,这次由您来挂帅这个专案组,真是……真是众望所归啊!”
高育良笑了笑,不置可否。
这种恭维的话,听听也就罢了。
吴春林见高育良不接话,心里更急了,他把茶杯放下,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
“高书记,咱们也是搭过班子的老伙计了,有些话,我就不藏着掖着了。”
“这次的事情,我们组织部,有责任。我今天来,就是想跟您表个态,专案组需要我们组织部提供任何材料,配合任何调查,我们绝不推诿,全力支持!”
话说得冠冕堂皇。
但高育良知道,这只是开场白。
真正想说的,还在后头。
果然,吴春林话锋一转:“不过……高书记,您也知道,汉东的情况比较复杂,很多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
“赵立春书记在的时候,一些用人导向,我们现在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偏差。但当时,谁又能说什么呢?”
他巧妙地,把一部分责任,推到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身上。
高育良静静地听着,眼神古井无波。
吴春林见状,胆子也大了一些,继续说道:“高书记,您和我,都是赵书记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份情谊,我们不能忘。”
“我任组织部长,时间不算长。我上任之后提拔的这批干部,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考察程序的,我相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经得起考验的。”
图穷匕见了。
这才是吴春林今天来的真正目的。
他想划一条线。
一条以他吴春林上任组织部长为界限的线。
线以前的,是赵立春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查,甚至可以深查,用来给沙瑞金一个交代。
线以后的,是他吴春林的政绩,是他的人,希望高育良这把火,不要烧得太旺,不要烧到他自己的身上。
这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明。
既想撇清责任,又想保全实力。
高育良心中冷笑。
如果事情真有这么简单,沙瑞金又何必费这么大劲,布下这个局?
他看着吴春林那张写满恳切和焦虑的脸,缓缓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小锤,轻轻敲在吴春林的心上。
“春林同志,你说的,我都明白。”
“但是,这把刀,不是我想拿的。”
高育良的目光,投向窗外。
“是沙瑞金,亲手塞到了我的手里。”
“刀一出鞘,就要见血。”
吴春林的脸色,瞬间白了一分。
只听高育良的声音,悠悠传来。
“至于……见谁的血。”
“有时候,就由不得我这个握刀的人了。”
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吴春林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听懂了。
高育良的每一个字,他都听懂了。
这不是推脱,这是警告。
高育良在告诉他,自己也是身不由己,这盘棋,棋手是沙瑞金,他高育良,也只是一枚被推到前线的棋子。棋子要怎么走,身后的棋手说了算。
求我,没用。
吴春林嘴唇动了动,想再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发干,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今天来,本想寻求一个联盟,或者至少,得到一个模糊的承诺。
但他得到的,却是更深的绝望。
高育良端起自己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不再看他。
送客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吴春林失魂落魄地站起身,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高书记,我……我明白了。您忙,我……我先回去了。”
他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间让他感到窒息的办公室。
偌大的办公室,再次恢复了寂静。
高育良缓缓放下茶杯,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双手负后,看着楼下匆匆而过的车流。
吴春林的到来,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人,因为恐惧和不安,来找他这个所谓的“专案组组长”。
他们会把他当成救命稻草。
殊不知,他自己,也正在洪流之中,挣扎求生。
高育良的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厉色。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手机,沉思了片刻。
然后,他拨下了一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
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而有力的声音。
“老师。”
“同伟,来我办公室一趟。”
京城,一间静谧的四合院书房内。
钟正国缓缓放下手中的手机,听筒里的忙音,似乎还带着田国富那未尽的愤慨与悲凉。
他的脸上,没有表情。
手指,在古朴的书桌上,轻轻敲击着。
田国富的话,有多少水分,他心里有数。
作为一把刀,田国富太过锋利,也太过急切,言辞中夹带私货,夸大其词,在所难免。
但是,剥开那些情绪化的外衣,有两件事,是事实。
(https://www.02shu.com/5035_5035056/4416038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