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年代:我靠每日情报截胡旺夫媳妇! > 第177章 前往昭乌达捡漏!

第177章 前往昭乌达捡漏!


李云峰骑着马,马背上驮着他那鼓鼓囊囊的行李。

里面不光有换洗的衣服和路上吃的干粮,还有他准备带去首都的那些礼物和准备在黑市上出手的宝贝。

那几张好皮子被他用油布包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在路上给蹭坏了。

他一路也不着急赶路,就那么着晃晃悠悠地,朝着昭乌达的方向去了。

秋末的草原,跟夏天的时候又是另一番景象。

草都黄了,枯了,在风里摇摇晃晃的看着有点萧瑟。

天也好像比以前更高了,更蓝了,跟块透明的玻璃似的。

偶尔能看到几只晚归的大雁,排着队从头顶上飞过去,发出一阵阵嘹亮的叫声。

李云峰也不觉得孤单。

他就那么着,一个人,一匹马,走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心里头反倒是觉得挺自在。

他心里头已经盘算好了。

先不去首都,第一站还是昭乌达。

他得先去那儿的鬼市,把那个月情报里说的价值上万的古董给弄到手。

这玩意现在在昭乌达就价值上万,要是能让他给带到首都那边去,那价格肯定还得再往上翻几番。

到时候要是真能在那边,找个识货的主儿把这玩意给卖了。

那他手里可就一下子多出来一大笔活钱了。

到时候他就拿着这笔钱,在首都的黑市上能买多少黄金就买多少黄金。

然后把黄金带回来。

至于买四合院,李云峰是想都没想过。

他知道现在这个时候,首都的那些四合院便宜得很。

别说那些一进一出的小院子了,就是那种占地两千多平米带花园带影壁的大宅子,一万块钱也差不多能拿下来了。

但他心里清楚得很,现在买那玩意不安全。

他上辈子可是听过不少这方面的事。

现在买下来的房子,等到后面运动的时候都得被收上去。

就算运动过去了,到了八十年代,那些住在里面的租户一个个都能想办法,自己去把房产证给办了。

到时候你这个正儿八经的房主反倒是成了外人了,哭都没地方哭去,血本无归。

所,李云峰打算,现在就一门心思地囤积黄金。

等到六五年六六年那会儿,那些资本家地主老财们都急着往国外跑的时候。

黄金的价格肯定得涨上天。

到时候他再把自己手里的这些黄金,都给高价卖出去。

等风头过去了价格便宜了,他再买回来。

就这么着,一来一回地倒腾几趟。

等到八十年代出国热的时候,黄金价格再涨一波,他再卖。

他就能赚到不少差价。

到了那时候他手里有了花不完的钱,在首都想买多少四合院就能买多少四合院。

那才叫真正的踏实,真正的稳当。

李云峰一边在心里头,美滋滋地盘算着自己未来的发财大计。

一边嘴里也没闲着,扯着嗓子就唱起了二人转,这个二人转的名字叫做王二姐思夫,李云峰穿越之前在抖音上面还是挺火的。

“二哥你走一天,我养一个汉啊,走了两天我就养一双啊,养了南屯养北岗,养了东村养西庄,东西南北我全养到啊,哎哎哎啊!”

他一边唱,一边还用手在马屁股上有节奏地拍着,给自己打着拍子。

那五音不全的调子在空旷的草原上传出老远。

他就这么着,一路唱一路走。

一直走到了天快黑,他才总算是又看到了昭乌达那熟悉的城墙轮廓。

他直接就绕了个圈子,朝着二哥家所在的那个供销社大院去了。

他心里清楚得很,今天晚上鬼市里可是有价值过万的好东西等着他呢。

既然系统给了这个情报,那肯定就不是让他真金白银地花上一万块钱去买。

这里面肯定有漏可捡。

等他赶到二哥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透了。

二哥二嫂看他又来了,都挺惊讶。

“老弟,你不是去首都了吗?咋又回来了?”

“先不去了,办点事。”

李云峰说道。

“在你家再住一晚。”

他在二哥家,吃了顿热乎乎的晚饭。

又陪着他那个黏人的小侄子,玩了一会儿。

等到了后半夜,他才又跟上次一样悄悄地出了门。

从他家到首都,差不多四百多公里。

李云峰估摸着,就现在这路况,自己骑着马去怎么着也得走上一个星期才能到。

没办法,现在这个时期路不好走。

自己是骑马,又不是坐火车,快不起来。

所以,他也不着急。

先在昭乌达把该办的事都办利索了,再去也不迟。

他熟门熟路地,又一次来到了城南那个废弃的破庙。

还是跟上次一样,黑布蒙面悄无声息地,就混了进去。

破庙里还是那副老样子。

光线昏暗,人影绰绰,一个个都跟鬼似的,谁也不说话。

李云峰也没急着去找那个价值过万的宝贝。

他先是背着手,慢悠悠地在人群里溜达了起来。

他看到一个摊位上,摆着几样看着挺古朴的瓷器。

一个青花的大盘子,上面画着山水,画工看着还行。

还有一个白瓷的小碗,看着挺精致,釉面也光亮。

他就蹲下来假模假样地看了看。

然后跟摊主,在袖子里,比划了半天。

最后,花了两块钱,把那个小碗给买了下来。

他又溜达了一会儿,又花三块钱买了一块看着挺有年头的墨锭,上面还刻着字。

反正他也不懂,就是图个乐呵,感受一下这袖里藏金的乐趣。

等把整个鬼市都溜达了一圈,他才不紧不慢地,按照系统的指引,跟着箭头走到了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这个摊位比别的摊位都小,也更破。

地上就铺着一块都快看不出原来颜色的破布,上面零零散散地,就摆着几样东西。

一个缺了口的陶罐,几枚生了锈的粘在一起的铜钱,还有一把断了半截的锈迹斑斑的匕首。

看着就跟刚从哪个土堆里刨出来的一样,全是垃圾。

摊主也是个瘦得跟猴一样的老头,裹着黑布,就跟快断了气似的,在那儿打着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

李云峰走过去蹲了下来。

他的目光,一下子就被摊位角落里一个黑乎乎的不起眼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那东西看着像是个笔筒。

不知道是用什么木头做的,颜色很深,上面还落了厚厚的一层灰,沾着点泥。

要不是系统箭头一直指着它,李云峰估计看都不会看它一眼,直接就走过去了。

他把那个笔筒拿了起来,在手里掂了掂,还挺沉,压手。

他用袖子把上面的灰擦了擦。

就看到笔筒上面好像刻着些东西。

他凑到旁边那盏昏暗的马灯底下,仔仔细-细地看了看。

就看到笔筒上面,用极其精细的刀工,雕着一幅山水画。

画里有山,有水,有人家,还有几棵苍劲有力的松树。

那雕工,活灵活现的,就跟真的一样,连松针都看得清清楚楚。

在笔筒的底座上,他还看到了几个小得跟蚊子腿似的字。

他眯着眼睛,辨认了半天,才认出来。

是乾隆年制。

李云峰心里头,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

他把手伸进了那老头的袖子里。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970/1111097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