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寒雨贡院破诡局,浊世夺魁
殿试之日,浓云低垂,天光晦暗。贡院高墙内,三千举子列队而入,步履沉沉,踏在青石板上如擂闷鼓。
朱红大门缓缓闭合,锁链坠地之声清脆凛冽,似将无数命运就此封存。
北风卷过檐角铜铃,雷声隐隐滚过天际,仿佛天地也在屏息凝神,注视着这场关乎未来的文试。
应竹君步入丙字三十七号考舍,指尖触到门框,湿寒之气透骨而来。
她垂眸审视——地面泛着青潮,墙角霉斑如蛛网蔓延,空气中浮动着陈腐水汽与石灰混合的异味。
果然如她所料,此地已被人动了手脚。
她不动声色地解开外袍,换上内衬的玄色长衫。此衣以特制药丝织就,可御寒防瘴,更暗藏三重护心香囊,内有她亲手调制的“凝神散”,专克迷神之药。
袖中帕子早已浸透清心露,此时悄然取出轻覆鼻端。
雨,终于落下。初时零星数点,敲击瓦片如棋落玉盘;转瞬之间,暴雨倾盆,天河倒泻。雨水顺着屋檐垂落成帘,丙字号区地势低洼,不多时积水已盈寸,步履踏过,哗然作响。寒湿之气侵肌蚀骨,不少考生开始颤抖咳嗽,有人甚至蜷缩抱臂,笔锋难稳。
唯她端坐如松。
试卷展开,墨香微溢。主考官宣题完毕,四下只余笔锋划过纸面的细响。《论天下大同之本》。她凝神片刻,提笔落墨,开篇一句便如金石掷地:“大同不在均贫富,而在使贤者居位,能者在职,冤者得伸,弱者有依。”
满场为之一静,连巡考官都不由侧目。
此言看似中正,实则直指时弊。再往下读,更是引经据典,层层剖析:援引《周礼》述选贤之制,借汉唐兴衰论政通人和之道,继而提出三项新政构想——革新选才之法,广开贤路;完善考绩之制,以实绩定升迁;最引人深思者,乃建言设立女子学堂,使闺阁之才亦能研习经世济民之术。
场中渐起议论之声,几位监考御史眉峰微蹙,低声交谈。然细观其文,论证严谨,条理分明,从古制遗风说到民生实际,竟难以轻易驳倒。尤其那句“治国非一人之业,犹如持家需众人之力”,更是发人深省。
午后三刻,异变突生。一股刺鼻白烟自排水口悄然渗入,邻近考生接连出现不适,有人干呕眩晕,有人伏案难起。巡考官急忙调人查看,秩序渐乱。
应竹君早有准备,清心露帕紧贴面颊,呼吸平稳。忽而识海中一丝异动——来自【逆心藤】种子的感应!那藤蔓根须微颤,指向隔壁考舍:一名考生心跳急促,且规律性地轻叩桌面,似在等待信号。
替考?抑或换卷?
她眸光一凛。前世曾有人靠舞弊登科,今日故技重施,目标恐正是她的答卷!一旦被调换,纵有通天文章,亦将因“笔迹不符”而前功尽弃。
电光石火间,她指尖轻按腰间玉佩。识海中清光浮现:“检测到考场异常,触发‘护持公正’之任——揭露不端,守护清名。奖励:推演之能(限时预判三人行迹)。”
星辰流转,万象初现。她闭目三息,再睁眼时,四周人流动向皆了然于胸。
恰在此时,旧疾受寒引发胸痛,她顺势轻咳两声,面色转白,手中笔微颤,继而软软倒地,答卷滑出半尺。众人惊呼,巡考官疾步赶来。
混乱之中,一道身影悄然潜向试卷柜——那人虽着差役服饰,袖口却露出一截青灰布料,绝非当值人员!他伸手探向弥封条匣,动作迅捷。
风雨如晦,一场无声的较量已达高潮。
笔锋未干,人已倾颓。应竹君倒下的刹那,丙字号考舍区顿时哗然。巡考官疾步上前,邻近考生纷纷离席探看。她面色苍白如纸,唇失血色,额角沁出细密冷汗,狼毫笔滚落在地,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片深色。
唯有她自己知晓,心跳平稳,神志清明。这假象,正是诱敌之策。
眼角余光牢牢锁住那道青灰袖口——那人果然动了!趁众人注意力集中于“昏厥”的应行之身上,假冒差役迅速接近弥封卷柜,取出一枚铜印撬动匣锁。指节微颤,动作却熟练得令人心惊。
电光石火间,应竹君体内真气暗转——数月调养已初筑基根,虽不能久持,一瞬爆发足可定乾坤。她等的正是此刻。
猛一咬舌尖,借痛提神,腰背发力,肩头猝然撞向角落高脚茶桶!
“哐当——哗啦!”木桶翻倒,热茶四溅,水雾蒸腾。一名巡考官避之不及,靴面尽湿,怒喝出声:“何人作乱?”
混乱骤起。那人惊愕回头的刹那,应竹君左手暗扣玉佩,心念疾催:“召谢砚!”
玉佩微震,一道隐秘符文化青烟没入虚空——此乃三日前布下的“危局令”,直通刑部密探首领谢砚。
贡院外忽闻马蹄如雷,铁甲铿锵!“刑部奉旨查案!闲人退避——”一声断喝撕裂雨幕,朱红大门轰然洞开。谢砚玄甲黑篷,率二十缇骑破门而入,直扑试卷柜前那名假差役。
“拿下!”缇骑交叉锁臂,将欲逃之人按倒在地。挣扎间,怀中滑落一叠空白考卷,纸质与贡纸无异,更有一枚伪造官印,边缘尚带湿痕。
满场寂然。主考官面无人色,颤声问:“尔乃何人?”那人闭口不答,嘴角却溢黑血——齿间藏毒已发!
谢砚冷笑,踢开尸身,从其衣袋搜出半块残牌,上刻“杜”字。“果真是那府中暗线,专司科场不端。此案牵连,恐非浅鲜。”
消息飞传大内。不过半个时辰,圣旨急下:暂停放榜,严查舞弊!一场风波由此掀起。八名官员被拘,三名御史去职,两名礼部侍郎请辞待罪。
而那个倒于茶水的“病弱学子”应行之,竟成唯一答卷完好、安然无恙之人。
三日后,紫宸殿前鼓乐齐鸣,放榜大典如期举行。太监执金卷立于丹墀,声彻云霄:“第一甲第一名——应行之!”
满朝为之震动。太子掌中玉杯碎裂在地,七皇子怒掷酒盏:“一介文弱书生,何以压倒群英?必有内情!”唯九王爷封意羡立于廊柱之下,玄袍翻飞,眸光深邃。他望着殿中那抹清瘦身影缓缓抬头,苍白面容映着晨光,如寒梅破雪,孤绝清艳。
林御史老泪纵横,拄杖高呼:“此文震古烁今,胆识超群!吾朝文运,中兴在望!”沈明远跪伏应府门前,捧土为礼:“先生若肯收录,某愿终身执弟子礼。”
夜深人静,应竹君独坐书房。烛影摇红,窗外月华如练,恍若前世含恨而终之夜。然今时不同往日,她掌中有势,心中有路。
识海清光流转:【功德+1(护持科场清正)】【解锁‘演武场’初阶——时流百倍,可修基础防身术】【提示:药王殿所需‘雪心莲’,藏于皇家药库北室第三架暗格】她指尖轻抚玉佩,温润生辉,似有母亲残息低语。
“雪心莲……疗我痼疾之钥。”她低语,眸中寒芒微现,“既然明路难求,那便暗渡陈仓。”
与此同时,九王府密室。封意羡立于香炉前,手中朱砂命格签上书“应行之”三字。他凝视片刻,忽而轻笑,将签条投入烈焰。火光暴涨,映亮他冷峻眉宇。
“世人皆视你为风中残烛。”他低语,声如刃划暗夜,“唯我深知……你才是这盘死局中,唯一的活眼。”
风入轩窗,烛灭香残。黑暗中,唯余炉灰一点猩红,明灭不定。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864/503567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