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930章 替皇帝微服私访

第930章 替皇帝微服私访


三月,皇帝晓喻天下,扩大开海禁之范围,命灵山卫、苏州和广州建设海港,以供商船停靠。

    圣旨一下,浙江颇为不服,浙江布政使司当即上书,要在杭州府增开海港。

    他在奏折中列举杭州府必须要开海港的十大原因。

    其中一项便是,受去岁风灾影响,浙江境内流民众多,而土地希少,难以安民,修建海港可以将流民固定住,以免流窜各地作乱。

    朝中为这事吵得不可开交。

    大部分朝臣都认为,浙江上有苏州港,下有泉州港,实在没必要再开海港。

    连于谦都质问道:“陛下,如今大明真的有这么多商船靠岸吗?”

    曹鼐也道:“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臣等理解陛下急于赚取商税,但此事急不得,否则,最后关税和商税没收到,反而劳民伤财。”

    皇帝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但心里总觉得这不是最优解,于是晚上就在汪皇后的陪同下给潘筠写信。

    不多会儿,他们的黄符本上就开始显出字来,夫妻俩立即凑上去看。

    潘筠:“你问问孙原贞,灾前,百姓都能安居于土地,为何灾后却不能回归土地?他们的地哪儿去了?再问问他,浙江官田赋重,你们不想着减轻官田赋税,却想把赋税平摊到民田轻额者,脑子是怎么想的,你家原来一年只需缴一石粮,现在当官的告诉你,因为官田赋重,所以你们要为官田佃农分担一部分,从今年开始你家要缴二石粮,浙江年年民田农民和佃农与官田佃农因为抢水互殴,他们都不长脑子想想恩怨从何而来吗?做决定都是用脚趾头点的?”

    皇帝看见嫩脸一红,因为这个命令是他前不久下旨命孙原贞督办的。

    汪皇后一看他脸红就知道了,忍不住问:“这是谁给陛下的提议?”

    “是浙江右布政使杨瓒,”皇帝小声道:“此法……还行吧,均衡赋税,总不能真的减免官田赋税,国库本就没钱。”

    所以只能平摊均衡,让官田佃农不至于太难过。

    朱祁钰也不笨,潘筠这样说,必不是在说杨瓒和孙原贞,而是在点他呢。

    虽然羞愧,但朱祁钰不打算改,他小声和汪皇后解释道:“这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若有一日国库充盈,再整体减少赋税,减轻百姓压力,不然,此时就减,国库又从何处要钱呢?”

    当家之后,汪皇后也知道财米油盐贵了。

    自她有心帮助皇帝多创收,又有雄心做出一番事业之后,她就一直在精打细算,内库中的钱不能全用了,她现在已经动用自己的嫁妆。

    但她只是普通的官家千金,父兄都还算清廉,并没有给她准备很多嫁妆,所以她理解皇帝。

    她伸手按了按皇帝的肩膀,柔声道:“那我们就将此事记下,以后有钱了就减去一些赋税。”

    皇帝连连点头。

    汪皇后嘟囔道:“国师只让您去质问孙原贞,怎么没说解决的办法?”

    朱祁钰也苦恼起来,正犹豫,就见符纸的边边角角又显出字来:“让孙原贞赎买一部分田地回来安民,他一定有办法,他没有,问杨瓒。也问问浙江的士绅地主们,是要海港,还是要地?”

    朱祁钰眼睛大亮,腾的一下站起来:“我知道了,国师这是要那些趁着天灾侵占百姓良田的士绅地主出血呢。”

    真以为天下的地主都是靠着勤劳致富的吗?

    真正成为大地主的,要么是官,要么就是手段狠辣出众。

    去年风灾,江浙南直隶一带的某些地主趁机勾结当地官员,直接把受灾出逃的百姓良田归为荒地收入囊中的不计其数,只薛韶南下巡查这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查办了不少官员和地主,已经归还百姓良田共计八百六十八亩。

    这是因为百姓上告,所以薛韶可以在官府中查到案宗,从而将苦主找来一一还以公道的。

    不敢上告,或者没有机会上告的,暗地里不知有多少。

    自然,也不知道有多少未被清退。

    这些“违法”的操作还可以清退,除此外,还有“合法”的操作呢。

    比如,去年大灾之时,借你一斗粮,便要你归还一石粮,再利滚利,滚到今年,要还十石左右,等到农民们种下一年粮食,收成之后交完赋税,剩下的,怕是不够还去年这一斗粮的债,最后,土地就只能被地主收缴。

    “然后,他们再以每年五成或六成的租子租给他们耕种,曾经的自由民变成佃农或者长工,”薛韶将一卷案宗递给潘筠,道:“去年温州起叛,孙大人带兵平叛,招抚三千六百余人,这些贼寇,曾经都是有田有地的良民。”

    潘筠伸手接过,翻了翻问道:“这位孙大人挺厉害的了,命他们垦荒屯田,算是把人安顿下来了。”

    薛韶点头:“大地主贪婪,非他一人之能可以控制。”

    潘筠手指轻点桌面,道:“我来了杭州,孙原贞和杨瓒应该知道了,明日我要去住杭州最豪华的客栈。”

    薛韶闻言一笑,问道:“你要做什么?”

    “我华夏儿女热爱土地,但也爱钱,若有一样东西,产出的价值在土地十倍、百倍以上,你说,大地主们愿不愿意拿出来换?”

    薛韶:“海贸吗?可行一时之宜,不是长久之计。”

    潘筠笑了笑道:“长久之计太血腥了,且这天下最大的地主在上面,那种事他不会干,倒是‘赎买’既合情合理,又动人心弦。”

    薛韶无话可说。

    于是潘筠第二天就光明正大的出现在杭州的大街上,由薛韶笑着送进杭州最豪华的客栈。

    身为江南巡察御史,薛韶一直备受关注。

    而潘筠,前天郊外两个村子争水,三百多号人手持镰刀、菜刀、锄头、铁锹、棒槌等哇哇冲向对方,前去调解的衙役最先被冲翻到田里,就在血案即将发生时天降一口大锅,砰的一声砸在中间,即将短兵相接的两群人被震得翻滚到田里,而锅里爬出来一个小道士……(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414/111102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