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换种活法
“这是为啥?”翟景明当即皱了眉,语气里满是疑惑——往年庄子的地都是佃给农户,既能稳收租子,也省了打理的麻烦,怎么突然要收回来?
时雯转头看向他,又冲周五解释:“叔和景明别急,佃户们也不用慌,只是换个法子让他们过日子。”
翟景明追问:“那到底是啥法子?”
“我想着,按每家的情况让他们认领土地,认领一亩,咱一年给二两银子当工钱。要是家里人多、手脚勤快,想多认领几亩也成,多认领一亩就多给二两;家里人少、忙活不过来,少认领些也不勉强。这样他们能凭力气多挣,咱的地也有人好好种,比单纯收租实在。”
周五听着,愣了愣才叹道:“大小姐,这法子好啊!原先佃户们租地,除去交租和种子钱,一年到头也就刚够填肚子,碰上年成差的灾年,还得欠着粮钱,日子紧巴得很。您这按亩给工钱,多干多拿,他们既能凭力气多挣些,咱的地也能种得更上心,可比单收租子实在多了!我看呐,这法子准成!”
翟景明在旁也点了头,先前的疑惑早散了,看着时雯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许:“这么一来,佃户有干劲,地里的收成也能稳些,倒是比老法子周全。”
时雯听着二人的话,嘴角弯了弯:“周五叔跟佃户们说清楚,愿意认领的就登记,不愿的也不勉强,别让他们有顾虑。”
“好!我这就去跟他们说!”周五一听,当即就起身要往外走。
“周五叔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时雯连忙伸手拦了拦。
周五停下脚步,又坐了回去:“大小姐您接着说,我听着。”
“记得咱小河村的猪场吧?”时雯问道。
“记得,记得”周五点头应道。
“开春咱也找人在庄子里建一个,”时雯接着说,“猪崽、鸡鸭崽子的事,您得空回趟小河村,跟我五哥说一声,让他给咱留着,到时候该给的银子一分都不能少。”
“哎,我记着了,大小姐放心!”周五把这话牢牢记在心里。
时雯又补充道:“还有,养猪场雇人就从小庄村里找,专找那些家里有闲空的小媳妇们就行。工钱按咱唐县的市价给,不克扣、不拖欠,让她们也能挣点贴补家用的钱。”
周五越听越觉得妥帖,连声道:“大小姐想得太周全了!这么一来,庄户人家的日子更有奔头了,我这就记下来,回头一并跟大伙说清楚!”
“行啦,先忙这些要紧事就成。”时雯站起身,理了理衣襟,“往后要是再想起别的,我让大暑来给你送信。我们今儿就先回翟家了。”
周五刚把时雯两口子送走,转身就往小庄村里赶。
到了村中间那片晒谷场,他往磨盘上一站,清了清嗓子,扯着嗓门喊:“老少爷们,都到晒谷场来,有要紧事说!”
没一会儿,各家各户的人就都凑了过来,围在磨盘四周,七嘴八舌地问:“周五爷,这是出啥事儿了?这么急着叫咱们来。”
周五压了压手,等场子静下来,才开口:“跟大伙儿说个事儿,我家大小姐传了话,我家这些佃着的田地,就不往外佃了。”
这话一出口,晒谷场瞬间就静了,紧接着就跟炸了锅似的。张老汉急声道:“周五爷,这可不行啊!俺家祖孙三代都佃着东家的地,这要是不佃了,俺们一家子吃啥喝啥?”
旁边的王婶也红了眼,抹着眼泪说:“就是啊,俺家就指望这点地收点粮食填饱肚子,这要是没了地,可咋活啊?”一时间,叹气声、抱怨声混在一起,晒谷场里满是愁云。
周五听着人群里的嘀咕,却没急着搭话,只眯着眼等底下的叹气声弱了些,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都别慌着愁——我家小姐心善,哪能真断了大伙的活路?这收回地,是想给大家换个活法。”
这话刚落地,人群里就炸开了缝。蹲在最前头的王老三猛地站起来,嗓门亮得能掀了屋顶:“换活法?周五爷您别逗俺们了!咱庄户人祖辈就靠刨土吃饭,地都收回去了,难不成还能靠老天爷掉粮食?”
旁边的李二婶也抹着泪接话:“就是啊!这地没了,一家子的嚼谷都没着落,哪来的活法哟!”
你一言我一语,愁绪又涌了上来,连风刮过晒谷场的声儿,都透着股子闷得慌的劲儿,周五却不慌不忙。
周五看众人愁得直跺脚,这才把声音提了提:“急啥?听我把话说完!今年不佃地,改‘认领制’——地里种谷子还是种麦子,全听东家安排,你们不用操心别的,就从春种到秋收把地侍弄好。”
他故意顿了顿,眼瞅着大伙都抻着脖子等下文,才接着道:“最实在的是啥?一亩地,一年给二两银子!不管天旱天涝,只要活儿干到位,这银子就少不了你们的!”
“啥?二两?”蹲在地上的张老头“噌”地站起来,“周五爷,您没说错吧?往年俺佃三亩地,刨去租子和种子钱,一年到头能落半两就谢天谢地了,这……这真能给二两?”
旁边的王婶也停了抹泪,声音发颤:“可不是嘛!要是真这样,俺家那两亩地,一年就能得四两银子,够给娃抓药还能添件新衣裳了,这……这是真的?”
满场的人都炸了锅,有搓着手不敢信的,有拉着邻居小声嘀咕的,连最沉稳的李大爷都忍不住凑上前,想再听周五说一遍。
周五语气斩钉截铁:“错不了!就是一亩地二两银子!你们家里要是人手多、手脚勤快,想多认领几亩就多认,多干多拿;要是家里人少、顾不过来,少认两亩也成,不勉强。”
他扫了圈底下交头接耳的人,又补了句实在话:“往后不用你们自己凑种子、不用担着收成好坏交租子,只要把东家的地种好,到时候领了银子,想去镇上粮铺买新米,还是买面,全凭你们自己说了算——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收了粮先紧着交租,自家只能吃掺了糠的。”
这话一出来,人群里瞬间没了嘀咕声,只剩粗重的喘气儿。在最前头的张老头过了好半天才颤着声问:“周五爷,您这话……真能作数?”
周五拍了拍胸脯:“放心!过两天就立字据,一家一份,写得明明白白,绝不让你们吃亏!”
这话刚落,人群里就爆了声好,先前的愁云早散得没影了。有年轻的小伙子已经开始盘算自家能认几亩。
周五叔还没等大伙的高兴劲儿过去,又拍了拍手:“还有桩好事没说!大小姐说了,开春要在地里头挖两个蓄水池,再盖个养猪场,到时候缺人手,只要愿意去干活,干一天就给一天的工钱,不拖不欠!”
这话一出来,底下更热闹了。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起劲儿,个个都盯着枯树芽子,巴不得这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点来——到时候既能下地种自家认领的地,又能去干零活挣现钱,日子指定比往年红火多了!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384/443788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