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 > 第340章 分两处院子住

第340章 分两处院子住


翟家人口简单,拢共六口人,院里安安静静的,没有时家那样的忙乱。时雯把和时家约好一同搬去黑石县的事说了,翟父点点头,没多问——早在三个月前,家里就开始悄悄做准备,那些占地方的衣柜、桌椅、瓷器摆件,早被小厮们断断续续运去了黑石县新盖的翟府,眼下只需要收拾些随身细软。

时雯和婆子们一起,把家人的换洗衣裳、常用的首饰匣子、孩子的玩具小玩意儿,都归置进几个轻便的木箱里,连带着平日里用惯的茶盏、笔墨,也仔细包好收着。身边只留了两个机灵的丫鬟跟着,打算路上照看孩子、打理杂事。

翟父站在院角,对着候在一旁的管家福伯细细叮嘱:“家里就交给你了,看好院子,把秋收的事盯紧些。粮食一收上来,别存着,第一时间安排人送到黑石县的新府里,路上仔细些,别出岔子。”

福伯躬着身,语气恭谨又笃定:“知道了,老爷您放心吧。院子我会守好,秋收和运粮的事,我一准安排妥当,绝误不了事。

翟父点了点头,没再多言,望了望住了多年的小院,才转身迈步出了门。门外三辆马车早已备好,车夫牵着缰绳候着,他掀开车帘坐进去,吩咐了声“走吧”,马车便慢悠悠往约定的汇合点去。

到了汇合点,时家的马车也刚到那儿,时家十辆马车。加上翟家的三辆,一共十三辆马车排成了长队。车辕上,时家会武的汉子们都在,一手攥着缰绳,一手搭在身侧——大刀斜挎在腰后,弓箭放在伸手就能拿到的地方。

“都齐了!”周年喊了一声,翻身上马车走在最前头。随着他一扬鞭,十三辆马车轱辘同时转动,尘土卷起,浩浩荡荡地往黑石县赶。

往黑石县去的路走得慢,车轮碾着土道,晃悠悠没个准头,刚开始,车厢里的小孩子们新鲜得不行,一个个扒着车窗往外瞧,指着路边的景、田埂上的稻草人叽叽喳喳喊,车厢里满是欢闹声。

可新鲜劲一过,麻烦就来了。刚走了小半天,就有孩子扯着娘的衣角喊“要尿尿”,车得停下来,汉子们在旁边护着,女人们领着孩子去树后;没等走多远,又有小的憋红了脸说“要拉屎”,又得找个背风的地方停稳当。还有几个经不起马车晃荡,没过一天就犯了晕车,刚喝下去的小米粥没一会儿就“嗷嗷”吐出来,吐得衣襟、马车里都是,女人们忙着给孩子擦嘴、换衣裳,还得顾着哄哭闹的娃。

原计划五天就能到的路,就这么被孩子们的琐碎事绊着,走一段,停一停,赶得慢了又慢。白天趁着日头不毒赶路,傍晚早早找个村镇歇下,给孩子们洗涮、喂饭,安顿妥帖了才敢歇。等终于望见黑石县的城门时,算着日子竟走了整整十天——虽比预想的慢了不少,可看着孩子们虽累却没生病,女人们揪着的心,也总算松了下来。

翟家的三辆马车,直奔新翻好的翟府。刚到门口,那看门的小厮眼尖,瞅见是东家来了,忙不迭地把两扇大门往两边推,嘴里还热络地招呼着:“东家回府喽!”

马车慢悠悠进了院,众人一掀帘子下来,眼跟前的景象让时雯两口子都愣了愣——原先那破败不堪的老宅子,竟改成了规规矩矩的二进院,连抄手游廊都搭好了。就是模样不张扬,没有别家那些花里胡哨的雕梁画柱,白墙灰瓦的,看着干净又利索。

也是,翟家人口少,原先该盖一排后罩房的地方,干脆改成了宽敞的库房,里头已经堆上了家里运来的粮食。

翟父翟母自然是住正房西屋;翟景明跟媳妇时雯住东厢房;唐姨娘带着闺女住西厢房。厨房设在东厢房的耳房里;正房东耳房改了厕所,西厢房那间耳房,堆的全是翟景明平日里用的那些锛子、刨子之类的工具。连外院西南角那处马厮旁边,都搭了个简易茅房,专门给下人和来串门的外男用,想得周到。

时雯一边扶着翟母往正房走,一边笑着解释:“娘,爹,这院子不算大,您们先凑合住着。好在咱家人少,也不挤得慌。”

翟母眯着眼打量着院子,越看越满意,连连点头:“不小不小!这样就挺好!”

翟父站在一旁,脸上也挂着笑,心里却有点犯嘀咕——唐姨娘带着小闺女住西厢房,以后自己可就没办法歇在那屋,总觉得不大妥当。可他也明白,家里就这么些地方,便压下那点不自在,跟着应和:“挺好,挺好!改日得把你三哥、小叔他们请来吃顿便饭,这回翻修院子,亏得他们帮了不少忙。”

“哎,这事我记着了,改天我去跟他们说。”时雯应着,瞥见几个丫鬟正忙着往屋里搬东西,便把怀里抱着的孩子递到翟母手里,“娘,您先帮我看着孩子,我去娘家那边瞅瞅——那边人多,怕他们忙不过来。”

翟母接过孩子,拍了拍她的手:“去吧去吧,让景明陪着你。”

时雯应了声“嗯”,转头喊了翟景明一声,两口子便一前一后出了院门。

时雯和翟景明先往近处的院子走,一进院就见着自家娘刘氏和四婶郑氏正忙着归置东西——不用问也知道,另一处院子就是大伯娘牛氏和三婶苏秀住了。

两人在院里院外转了一圈,耳听着婶子大娘们说话都和和气气的,谁也没为住哪挑挑拣拣,更没红着脸吵吵,时雯悬着的那颗心才算落了地。这时候她忍不住在心里叹:还是阿奶会看人!儿媳孙媳个个都是好的。

再说说外院那些小媳妇们的安排:赵大娘带着三个媳妇和孩子,住到了刘氏她们那处院子;李四媳妇则领了两个人,也带着孩子留在刘氏所住的院子,这儿不用像在乡下那样下地忙活,她们就专门守着院子,洗衣、做饭、打扫屋子,这些下人们该干的杂活,打理得妥妥帖帖。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384/4407384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