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补缴税粮
时满捏着那张记满实测数据的纸,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时义刚将收缴的银子清点入库,时海带回的佃户证词还摊在案头,桩桩件件都在撕开地主们伪善的面具——张家地契五百亩,实测竟超千亩;李家八百亩的账面上,藏着七百亩见不得光的私田;最令人发指的是王家,三百亩的幌子下,竟是三千亩沃土在暗处滋生贪腐。其他两家也是如此。
他想起自己上任后,为推广高产粮种,顶着烈日跑遍乡野,让小叔教农户改良土壤,夜里还在灯下核算收成,满心只盼着秋收时能让家家户户吃饱饭,吃好饭。可这些地主,却把他的心血当成谋利的筹码,把朝廷的法度踩在脚下,更把佃户的血汗视作囊中之物。
“啪!”手掌重重拍在案几上,茶盏震得作响。时满眼底翻涌着怒火,声音却透着斩钉截铁的决绝:“罚!必须狠狠罚!”
他指尖点在王家的名字上,“不仅要追缴历年瞒报欠下的粮税,还要按瞒报亩数加倍惩处,让他们知道,粮安大于天,谁也不能在百姓的饭碗上动歪心思!”
黑石县的日头刚爬过东山顶,时义就揣着县令的话,揣着股子刚劲儿,先奔了张地主家。
张家公子正坐在堂屋想对策,见时义进门,脸上的笑就僵了半截。
时义也不绕弯子,连茶也没喝:“张公子,别装糊涂!你家有多少地、每年收多少粮,心里跟揣着杆秤似的,门儿清!县令大人说了,上任四年多,索性按五年算,这五年的粮,你们得补齐了。也不亏你们,一亩地就按六石算,管你是玉米、小麦还是豆子,只要是能填肚子的粮食,都作数。可记好了,别想着耍小聪明——大人的眼亮着呢!”
张公子张了张嘴,想辩几句,可看时义那寸步不让的模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能苦着脸应下来。
时义没多耽搁,转身就往王家去。王家堂屋的椅子刚坐下,王家人就围上来,脸上堆着笑,话里却带着硬气:“三爷,咱这可是有知府大人照着的……”
“知府?”时义把茶碗往桌上一放,茶沫子都溅了出来,“别拿知府压我!县令大人早说了,给你们这么些日子,该找的人你们也找遍了,如今就别揣着侥幸!地契上写着三百亩,那就按三百亩算,五天之内,把大人上任这五年来,两千七百亩地里产出交回来,一亩六石粮,啥粮都行。要是粮不够,就折成银子——但银子得按小麦的价算,一文都不能少!”
王家人你看我、我看你:“这、这哪有这么多粮啊?”
“那是你们自家的事。”时义站起身,甩下句话,抬脚就往门外走,“我还得去下一家呢。”
最后一站是赵家。赵家在黑石县扎了百年根,院子大得能跑马,赵老爷更是出了名的会藏银子。时义一进堂屋,就往主位上坐了,眼神扫过赵老爷紧绷的脸,慢悠悠开口:“赵老爷,您家的银子,怕是在地下埋得都快忘了地方了吧?要不是这回出了事,谁还知道您家藏着这么大家底?”
赵老爷忙摆手,脸上的笑比哭还难看:“没有没有,三爷说笑了,哪有这回事!”
“我可没说笑。你们赵家在黑石县百年,银子是怎么来的,你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我也不为难你,跟别家一样,把大人上任这五年,多余地里的产出补交了就行,一亩六石粮,简单得很。”
“时爷明鉴啊!家里真没这么多粮!”赵老爷急得直跺脚。
“没粮?那就按小麦价折银子。”时义站起身,语气没了半分商量,“就给你们五天时间,到时候交不上,后果你们自然清楚——大人的规矩,可不是摆着看的!”
等时义带着人明面上走了,暗地里却早有安排——那些租种大户田地的佃户,都被悄悄嘱咐了,盯着各家的动静,但凡有谁想偷偷运粮、藏银,立马报给官府。
佃户们心里都揣着个热乎劲儿——县令大人早说了,等缴粮的事忙完,就把那些大户多占的地分下去,没地的人家,一人一亩,按人头算,到时候重新发地契,往后这地,就是自家的了!
眼下五家之中,数王家与赵家最为闹腾,其余三家皆在有条不紊地清点粮仓:先留足自家口粮,剩余的便计划着用银子抵扣。
王家的争执却已剑拔弩张。王夫人与大公子连日吵得面红耳赤,起因是大公子竟提出要弃了此处——带着全家老小、金银家当搬去府城,只留父亲在县衙扣押。他觉得自家仅三百亩地契,要不要都无妨,绝不能为了父亲一人,折损家里大半财产。
“你这是不孝!”王夫人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儿子痛骂。
“为了一个人赔上全家,不值!”大公子却寸步不让。
这场争吵持续了两天,谁也没能说服谁。最终,大公子竟狠下心,给母亲下了药。趁着夜色,他只带了妻儿与老娘,连小妾都未通知,将金银细软、珠宝首饰尽数搬上几辆马车。
夜半三更,王家朱漆大门在月色下悄然启开一道缝隙,几辆乌篷马车鱼贯而出,朝着府城方向轻捷驶去。
这动静,恰好落在墙角值夜的两个佃户眼里。二人对视一眼,立刻矮着身子摸黑赶往联络点,指尖叩响门板时,声音都带着急促:“三爷,王家有车出了大门!”
时义闻讯,当即抄起腰侧佩刀,招呼十几个弟兄翻身上马。马蹄声打破夜的沉寂,追出约莫三里地,前方终于出现了那串长长的车队影子。他策马冲至最前一辆马车旁,扬声喝问:“王公子,这深更半夜的,是要往哪里去?”
车帘猛地一掀,王公子探出头来,脸上强堆着笑意:“没、没什么,就是夜里闷热,出来溜溜。”
“哈哈哈!”时义仰头笑出声,笑声在夜风中带着几分冷意,“王公子倒有闲情,只是这‘溜溜’的阵仗,未免太大了些。”
他话锋一转,冲身后弟兄扬手:“把人都请去一辆马车里。”随即看向王公子:“王公子,还是回府等着吧,免得家里人牵挂。”
王公子还想辩解,张嘴刚要说话,已被两个精壮汉子架着胳膊,半扶半拽地塞进了另一辆马车。车帘落下的瞬间,还能听见他含混的抗议声和孩子想哭却不敢哭的声音,马车却已调转方向,朝着王家大院驶回。
时义勒住马缰,望着车队远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剩下的几辆马车:“先把这些带回联络点,等天亮开了城门,再做计较。”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384/4397860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