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西游:稳健人生,从高中进士开始 > 第238章 灵山震怒

第238章 灵山震怒


观音菩萨驾云西归,离去时那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姿态,如同在高原蔚蓝的天幕上划下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冰谷之内,气氛却并未因她的离去而缓和,反而因白起传承初成、佛虏在押,更添几分山雨欲来的凝重。

陈曦并未急于处置那些被封禁法力的佛门高僧,他深知,真正的博弈,此刻才刚拉开序幕。

幽蓝色的光茧虽已破碎,但共工遗迹核心处依旧残留着浓郁的洪荒气息与破碎的法则道韵。

陈曦分出一缕神念,结合格物罗盘,细致地扫描、记录着这片上古战场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块残垣断壁上的图腾,每一丝空间裂缝中溢出的异种能量,都被他冷静地解析、归档。

这些数据,对于完善格物大道,对于理解力量本源的多样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与此同时,一道加密等级最高的讯息,通过改良的传讯法阵与隐秘的灵能通道,跨越千山万水,分别送往长安太极宫与辽城帝师府。

讯息中,陈曦详尽禀报了西南雪山之行的始末:从发现时空之隙、遭遇佛门拦截,到共工遗迹显现、白起引动传承,再到观音东来、对峙交锋,直至最终镇压佛虏、建立镇西堡。

其中,他重点阐述了共工之力与格物大道潜在的联系,白起获得祖巫精血对大唐高端战力的巨大提升,以及……与佛门此番冲突的根源与必要性。

就在陈曦于雪域高原布局,白起于镇西堡消化传承整军经武之时,这两道来自西陲的密奏,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长安与辽城,分别激起了不同形态的涟漪。

长安,太极宫,深夜。

烛火摇曳,映照着李世民凝重而锐利的眼眸。

他独自坐在御书房内,面前摊开的正是陈曦那封以神念烙印闪烁着微光的密奏。

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两位心腹重臣,奉密诏夤夜入宫,此刻同样面色肃然地阅读着副本。

良久,李世民缓缓放下密奏,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在寂静的殿宇中格外清晰。

“子川……还真是给了朕一个好大的惊喜。”

李世民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微微上扬的尾音,透露着他内心的激荡,“共工遗泽,祖巫精血,镇压佛门十二高僧……”

房玄龄抚须沉吟,眉头微蹙:

“陛下,帝师所为,虽略显……激进,然观其奏报,逻辑清晰,步步为营。占据大义名分,提升我方实力,更借此机会,将势力楔入西陲关键节点。

于国而言,利远大于弊。只是……与灵山正面冲突,恐引来雷霆之怒,西扩之路,或将平添无数变数。”

杜如晦接口道,语气更为直接:“房相所言甚是。然,事已至此,退缩已然无用。

帝师既已划下道来,擒而不杀,便是留了转圜余地。灵山若不想这十一人就此陨落,或彻底沦为笑柄,必会遣使来谈。

关键在于,我等需明确底线,并做好万全准备。

吐蕃初定,镇西堡新立,需派得力干员,携粮草军械,速去支援,巩固防线。同时,陇右、河西诸军,需提高戒备,以防不测。”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猛地一拍御案:“准!克明所言,正合朕意!

传旨:擢升李承乾为西疆抚慰使,总揽吐蕃及新附之地善后事宜,并协调支援镇西堡一应所需;

令兵部、户部,即刻调拨精锐三千、粮草军械若干,由程知节押送,火速前往镇西堡,归白起节制;

令李靖,统筹西北边务,密切监视西域诸国及天竺动向;

令百骑司,加派人手,深入西牛贺洲,探查灵山及各佛国反应!”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刚刚被标注出来的镇西堡位置上,语气斩钉截铁:

“此堡,便是我大唐西扩之第一颗钉子!既然子川已将钉子楔了进去,朕便要让它生根发芽,成为未来横扫西牛贺洲的桥头堡!

灵山若要战,那便战!

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佛法无边,还是我大唐的兵锋更利!”

帝王的雄心与决断,在这一刻彰显无遗。

辽城,帝师府,观星台。

诸葛亮手持羽扇,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听着身旁子业低声复述完陈曦传来的讯息。

他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山长行事,看似步步惊心,实则稳如磐石。”

诸葛亮轻摇羽扇,语气带着赞叹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引动共工遗泽,提升白起将军,此为一石二鸟,既得强援,又探上古之秘;

镇压佛虏,对峙观音,看似险招,实则为西扩立威,逼迫灵山不得不正视我大唐秩序。

此乃阳谋,灵山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诸葛亮望向西方,目光深邃:“灵山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来的,恐怕就不是观音菩萨这般先礼后兵了。山长虽强,然独木难支。辽城这边,也需加快步伐了……”

西牛贺洲,灵山,大雷音寺。

与长安、辽城带着紧张与兴奋的备战氛围不同,此刻的大雄宝殿,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沉默与隐隐的怒意之中。

观音菩萨已将在雪域高原的经过,原原本本禀明世尊如来及在场诸佛菩萨。

当听到十二位金仙级高僧被一人镇压擒拿,共工祖巫精血被唐将白起所得,连观音亲自出手亦无功而返时,殿内响起一片难以抑制的低呼与议论。

“狂妄!区区一人间帝师,安敢如此!”

“共工凶戾之力,落入杀神之手,三界危矣!”

“此乃对我佛门公然挑衅,若不严惩,威严何存?”

诸佛菩萨,尤其是与燃灯古佛一系或与那被擒十一僧交好者,无不面露愤慨,主张立即派出更强力量,以雷霆之势扫平镇西堡,救回同门,夺回遗泽。

端坐九品金莲的如来佛祖,宝相依旧庄严,半阖的双眸缓缓扫过全场,那无形的威压让喧嚣渐渐平息。

“南无阿弥陀佛。”

如来缓缓开口,声音恢弘平和,却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陈曦帝师,非是寻常仙神。其道独特,其力莫测,更兼勾陈权柄、人道气运、文庙紫气加持,已非一隅之地所能局限。观音尊者未能功成,非战之罪,乃势之差。”

他顿了顿,继续道:

“其擒而不杀,留有余地,意在谈判。共工之力,因果深重,强取反噬,落入白起之手,亦是定数。然,我佛门弟子,不可不救。颜面,亦不可失。”

“世尊之意是?”文殊菩萨出列问道。

如来目光深邃,看向下首一位始终沉默,面容悲苦,手持九环锡杖的菩萨:“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越众而出,躬身道:“弟子在。”

“你曾发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于因果轮回,众生渡化,见解最深。”

如来缓声道,“此番,便由你携阿难、迦叶,前往那镇西堡一行。与那陈曦帝师,分说因果,商讨赎人之事。

底线……可允其暂时管辖镇西堡周边百里,共工遗泽既已认主,便不再强求,但我佛门弟子,需全数安然归来。至于其他……可视情况而定。”

派地藏王菩萨前去?

殿内诸佛皆是一怔。

地藏王菩萨虽地位尊崇,却并非以战力著称,更常年居于幽冥,与世无争。

世尊派他前去,显然并非为了武力施压,而是真正想要通过分说因果来解决问题。

这无疑是一种相对缓和的姿态。

“谨遵世尊法旨。”

地藏王菩萨并无异议,恭敬领命。

燃灯古佛眼帘微抬,看了如来一眼,又缓缓闭合,手中琉璃灯焰,依旧平稳。

如来微微颔首,最后道:

“然,佛威不可犯。若那陈曦帝师不识天数,执意妄为……灵山,亦有金刚怒目之时。”

话音落下,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悄然弥漫。

所有人都明白,地藏王菩萨此行,是给予对方最后的机会,也是战与和的最终试探。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302/438556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