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杀敌技能点满,我边军小卒黄袍加身! > 第257新朝科举,面见圣帝。

第257新朝科举,面见圣帝。


乾元二年,秋,皇都。

贡院门前,人头攒动。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考生少了几分死记硬背的紧张,多了几分对时局、实务的探讨与思索。

柳明义深吸一口气,他自然知道此行的目标,便是考取名次。

然后他便随着人流步入这决定无数士子命运的考场。

一开始柳明义紧张万分,他只是普通寒门弟子,怎么能比的上那些豪门大族的浩瀚经书。

而等他拿到考卷的那一刻,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考题赫然在目:

第一题:论气运王朝之下,地方官吏如何借气运惠民,而非扰民?

第二题:淮南水患频发,若委汝为县令,当如何统筹民力、物力,并协调可能之玄盟修士,以兴水利、防灾恤民?

第三题:析《玄盟律》与世俗律法之关联,论宗门势力纳入王朝管理之利与弊。

没有空洞的经义默写,没有刻板的八股文章。

更没有像前朝大胤一般的歌功颂德。

考的,全是实实在在的时务策论,是对新朝制度、政策、乃至那玄妙“气运”的理解与应用。

柳明义脑海中瞬间闪过这一路的见闻:

平坦的官道、和气的驿丞、公示政绩的县衙、出手相助的修士、百姓脸上重现的光彩……

他胸中块垒顿消,只觉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他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尽数倾注于笔端。

论气运,他写官印如镜,照见民心向背。

论治水,他写以气运协调官、民、修,三者合力,事半功倍。

论玄盟,他写以律法定纷止争,以气运促其归心,利在千秋……

数月后,皇榜张挂。

柳明义挤在人群中,心跳如鼓,目光从上至下,一个个名字扫过……

终于,在榜单最末一行,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柳明义,江南道,丙等第三百零七名。

虽是榜末,亦是金榜题名。

他激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这意味着,他踏入了仕途的门槛,有机会亲身参与这蒸蒸日上的大乾建设。

紧接着,他们这些新科进士,无论名次高低,皆接到旨意:

即刻入宫,陛见乾帝!

这个消息让所有新科进士既兴奋又惶恐。

柳明义更是心潮澎湃。

他终于要见到那位只存在于传说和沿途百姓交口称赞中的皇帝了。

在礼官引导下。

他们身着崭新的进士服,鱼贯步入那座巍峨肃穆的皇极殿。

殿内金碧辉煌,百官肃立两旁,气氛庄重得让人窒息。

柳明义低着头,跟在队伍末尾,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直跳的声音。

“新科进士,觐见陛下——”

内侍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众人依礼参拜,山呼万岁。

柳明义也跟着伏下身去,不敢抬头。

“平身。”

一个平和、却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这声音并不响亮,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安宁。

柳明义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望向那高踞于九龙金椅之上的身影。

乾帝李元乾,依旧是一身玄衣常服,并未穿戴繁复的衮冕。

但那股与整个大殿、乃至整个皇都气运相连的磅礴气息,却让他仿佛成为了天地的中心。

十二旒平天冠垂下,隐约遮住了部分面容,更显深不可测。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这群年轻的进士,如同在审视王朝未来的栋梁。

没有想象中的帝王霸气逼人。

反而是一种如渊如岳的沉静,一种执掌乾坤的从容。

“尔等皆是我大乾遴选之英才。”

李元乾开口,声音依旧平和。

“今日见尔等,非为虚礼。”

“朕想问你们,可知为何今科考题,尽为时务策论?”

众进士屏息凝神,无人敢轻易作答。

李元乾并未等待回答,继续说道:

“往昔科举,取的是皓首穷经、不识稼穑之辈。”

“然朕之大乾,乃气运王朝,需的是能办实事、能安民心、能运用这煌煌气运造福于民之干吏。”

他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站在末尾的柳明义,让柳明义心头一紧。

“柳明义。”

“学生在!”

柳明义没想到陛下竟会点他的名,慌忙出列,再次躬身。

“你卷中论治水,提及‘以气运为纽带,沟通官、民、修三方,各司其职,则事半而功倍’。”

“此言,甚合朕意。”

李元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可见你一路行来,确有所见,确有所思。”

柳明义激动得浑身微颤,伏地道:

“学生……学生只是将沿途所见,据实直陈。”

“陛下新政,惠泽万民,气运所向,天下归心。”

“学生愿效犬马之劳,为陛下,为大乾,为天下百姓,竭尽所能!”

“好。”

李元乾微微颔首。

“望尔等皆能铭记今日之言。”

“大乾不缺坐而论道者,缺的是起而行之、能与这气运同频共振的实干之才。”

“今日之后,尔等将分赴各地历练。”

“官印在身,气运在心,望尔等好自为之,莫负朕望,莫负民心。”

“臣等谨遵陛下教诲!”

所有新科进士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使命感。

面圣结束,退出皇极殿,柳明义仍觉得如同梦中。

他不仅金榜题名,更得到了乾帝的亲口勉励。

回想起殿上那道玄衣帝影,那平和却蕴含无上威严的声音,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畏与向往。

他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已经开启,

而他,柳明义,虽起步于微末,却也成为了这气运王朝浪潮中的一滴水,即将奔向那广阔的大海。

....

皇都,社稷坛深处。

李元乾盘膝而坐,周身气息与整个大乾王朝的脉动完美同步。

在他面前,社稷鼎静静悬浮,鼎身光华流转,其内仿佛蕴藏着一片微缩的锦绣山河。

江河奔流,稻浪翻滚,城池生息。

无尽的金色气运如同实质的云霞,在鼎中翻腾涌动,发出阵阵愉悦的嗡鸣。

承天受命玺则高悬于他头顶,垂落下万千玄黄之气,如同璎珞华盖,散发出统御八荒、定鼎乾坤的无上威严。

这一年多来,大乾王朝在他的治理下,吏治清明,民生复苏,宗门归心,军威浩荡。

整个王朝呈现出自开天辟地以来未曾有过的蓬勃朝气与强大凝聚力。

而这所有的一切——

万民的感念,官员的勤勉,将士的忠诚,宗门的归附。

最终都化作了最为精纯、最为磅礴的王朝气运,源源不断地汇聚于社稷鼎。

再通过承天受命玺的转化,与他自身的【无极道我】法相交融,推动着他的修为向着不可测度的境界攀升。

“民心所向,气运所钟……这便是王朝的力量……”

李元乾心中明悟。

他感觉到,自身与这王朝气运的契合度已然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无极道我】法相虽强,蕴含混沌、归墟、统御之意,但更多侧重于个人超脱与力量本质。

而如今这浩瀚如海、秩序井然的王朝气运,需要一种更能代表其特质、更能发挥其威能的载体。

“是时候了……”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254/4355497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