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流动的“工作队”
中央干部学校,第一期毕业典礼。
数百名穿着崭新灰色制服的年轻人,身姿笔挺地站在操场上。
他们的脸庞还带着稚气,眼神里却燃烧着一种名为“理想”的火焰。
江宸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过这群即将奔赴各地的火种。
制度的骨架已经搭好,计划的蓝图也已绘就。
但再好的政令,若不能原封不动地抵达最偏远的村庄,那便是一纸空文。
他知道,连接中枢大脑与基层手脚的“神经”,必须由最可靠的人来组成。
“同志们!”
江宸的声音通过一个简易的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整个操场。
“今天,你们毕业了。”
“但毕业,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从今天起,你们将奔赴我同盟治下的每一个角落!你们的任务,不是去当官老爷,不是去发号施令!”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陡然拔高!
“你们的任务,是去服务!是去倾听!是去监督!”
江宸转身,一名亲卫捧上了一面崭新的红色旗帜。
旗帜上,用金线绣着一团燃烧的火焰,火焰之下,是六个大字——流动工作总团。
“我宣布,华夏同盟中央流动工作总团,今日,正式成立!”
“你们,就是第一批队员!”
江宸亲自将旗帜,授予了站在队列最前方的那个年轻人。
他叫林武,一个从农家走出来的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成绩与实践能力均为第一。
林武的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从委员长手中接过那面沉甸甸的旗帜,感觉自己接过的,是整个天下的嘱托。
“你们是我的眼睛,去看我暂时看不到的地方!”
“你们是我的耳朵,去听我暂时听不到的声音!”
“你们是我的嘴巴,去向每一个乡亲,解释清楚同盟的每一条法令!”
江宸看着林武,看着他身后那数百张年轻而狂热的脸,一字一句,重如千钧。
“你们要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才是我同盟最坚固的基石!”
“去吧!”
“是!”
数百人齐声怒吼,声震云霄!
他们以能成为委员长的“眼睛”和“耳朵”为至高荣耀,士气冲天!
* * *
半个月后,河北,广平县。
这里地处偏远,是薪火同盟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
林武率领的第一流动工作分队,风尘仆仆地抵达了这里。
县城还算齐整,街面上贴着同盟的各种标语,只是百姓的脸上,却带着一丝愁容。
林武没有先去县衙,而是直接带着队员们,走进了田间地头。
时值初夏,本该是农人最舒心的时节。
可田埂上,几个老农却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林大叔,您这是怎么了?”
林武递上一袋旱烟,蹲在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身边。
那老农接过烟,吧嗒抽了一口,愁眉不展。
“唉,是工作团的干部啊。”
他叹了口气,指着不远处已经开始泛黄的麦田。
“这日子,没法过了。”
“怎么说?”林武的心一沉。
“县里的赵老爷下了命令,说为了完成委员长定下的‘五年计划’,今年夏收,每家每户的粮食,要多上缴三成作为‘爱国公粮’!”
另一个农夫气愤地说道:“三成!那可是三成啊!交了这三成,我们下半年全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风!”
“我们去找赵老爷理论,他说这是中央的死命令,谁敢不交,就是跟委员长作对,要抓去坐大牢!”
林武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
《土地改革法》和《农业税法》里写得清清楚楚,税率是固定的!
这个赵县令,竟敢打着中央的旗号,公然加重农民负担!
他这是在挖同盟的根!
一名年轻的队员脾气火爆,当场就要发作。
“队长!我们现在就去县衙,把那个狗官抓起来!”
“胡闹!”
林武低喝一声,制止了他。
“我们是工作团,不是执法队,没有抓人的权力。”
他看着那几个愁容满面的老农,又看了看远处高高在上的县衙,眼神变得锐利。
他知道,直接冲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必须让百姓自己明白道理,自己站起来!
当天下午,林武便让队员们在村口最显眼的地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讲台。
他们没有去指责县令,而是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同盟快报》和各种法令小册子,开始逐字逐句地,向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宣讲。
“乡亲们!《土地改革法》第一条就写着,分到你们手里的地,就是你们自己的!收成,除了固定的那点农业税,剩下的,也全都是你们自己的!”
“委员长推行‘五年计划’,目的是为了让大家伙儿都过上好日子,是为了炼好钢,造好炮,保家卫国!绝不是为了从你们嘴里抢口粮!”
林-武的声音洪亮而真诚。
“如果有人,打着中央的旗号,要多收你们一粒米,多拿你们一文钱,你们就有权力,对他说‘不’!”
“因为,他违背了委员长的命令!他才是同盟的罪人!”
一开始,村民们还半信半疑。
可当他们看到工作团队员们拿出的、盖着鲜红大印的法令文本时,他们的眼睛,一点点亮了起来。
原来……中央的本意是这样的!
原来,我们被那个赵县令给骗了!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一个胆小的农夫问道,“他可是县太爷,我们斗不过他。”
“谁说你们斗不过?”
林武笑了。
“你们的身后,站着整个华夏同盟!站着委员长!”
他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身后的队员。
“我们,就是委员长派来给你们撑腰的!”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人心中的恐惧和迷茫!
腰杆,瞬间就硬了!
第二天一早,上百名农民,在林武工作团的陪同下,浩浩荡荡地走向了县衙。
他们没有带武器,手里拿的,是工作团连夜帮他们写好的请愿书,和一本本《农业税法》的小册子。
与此同时,县城外的一处高地上。
一名工作团队员,正飞快地摇动着一台手摇发电机,另一人则戴着耳机,手指在一部形制古朴的机器上飞速敲击着。
“嘀嘀……嘀嘀嘀……”
一道无形的电波,跨越数百里,将广平县发生的一切,一字不漏地,直接传回了邺城。
直达,政务院内务部!
* * *
广平县衙。
县令赵德胜正搂着新纳的小妾,喝着小酒,听着小曲。
当他听说一群泥腿子竟敢聚众前来请愿时,顿时勃然大怒。
“反了!都反了!”
他一脚踹开小妾,满脸狰狞地冲了出去。
“来人!把这群刁民都给我抓起来!统统关进大牢!”
衙役们正要动手。
“我看谁敢!”
一声断喝,林武排众而出,挡在了农民们身前。
他冷冷地看着赵德胜,从怀里掏出自己的证件。
“中央流动工作团在此执行公务!赵县令,你想抗命吗?!”
赵德胜看到那本盖着中央大印的证件,瞳孔一缩,但随即冷笑起来。
“一个毛头小子,也敢来教训本官?”
“工作团又怎么样?不过是些巡视的言官!老子是一方县令,是朝廷命官!你们管不到我!”
他有恃无恐。
在他看来,官官相护是天经地义。就算这事捅到上面,等公文一来一回,几个月都过去了,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然而,他算错了一件事。
薪火同盟的效率,早已不是他那腐朽的脑袋所能理解的。
就在他嚣张的话音刚落。
“驾!驾!”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十几骑身穿黑色制服,胸前绣着利剑徽章的骑士,如同一阵旋风,冲到了县衙门口!
为首的一名中年官员,翻身下马,看都没看赵德胜一眼,径直走到林武面前,行了一个军礼。
“内务部监察司司长,钱峰!奉总理之命,前来处理广平县违纪案!”
赵德胜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内……内务部监察司?
从邺城到这里,快马加鞭也要三天!
他们……他们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的?!
钱峰没有给他思考的时间,他转身,从怀里掏出一份盖着政务院总理大印的命令,当众宣读!
“经查,广平县县令赵德胜,曲解中央政令,滥用职权,欺压百姓,严重损害同盟声誉,动摇国本!”
他的声音,冰冷如铁!
“我宣布,即刻免去赵德胜一切职务!收押待审!”
“不!不!冤枉啊!”
赵德胜噗通一声瘫倒在地,裤裆里一片湿热。
两个黑衣骑士上前,像拖死狗一样把他拖了起来。
整个县衙门口,鸦雀无声。
所有百姓,都呆呆地看着这一幕,仿佛在做梦。
从发现问题,到举报,再到中央派人下来,雷霆一击。
前后,不过一天一夜!
这种超乎想象的效率,这种不打折扣的执行力,是他们祖祖辈辈,在任何一个朝代,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神迹!
短暂的死寂之后。
“轰!”
人群中,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委员长万岁!”
“同盟万岁!”
无数农民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对着工作团,对着那些黑衣骑士,深深地鞠躬,甚至有人直接跪了下来。
林武连忙上前,将他们一一扶起。
“乡亲们,快起来!同盟的干部,不受百姓跪拜!”
他看着百姓们那一张张重新燃起希望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自豪。
这就是他们正在奋斗的事业!
一个,真正将人民放在第一位的新世界!
* * *
风波平息。
工作团没有离开,他们留了下来,手把手地帮助当地农民,重新规划种植,联系销路。
流动的“工作队”,如同这个新生政权最敏锐的神经末梢,将中央的意志,与基层的脉动,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
而此刻,邺城郊外,一座规模庞大,烟囱林立的工业园区,已经初具雏形。
这里,即将成为驱动整个同盟高速运转的,那颗最强劲的钢铁心脏。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128/4438592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