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来自邺城的“讣告”
邺城,最高指挥部内,气氛凝重如铁。
一份刚刚从长安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报,正静静地躺在长桌之上。
所有传阅过这份情报的高级干部,脸上都带着一抹挥之不去的震惊。
政务院总理裴宣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李世民此人,心性之果决狠辣,远超我等预料。”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弑兄杀弟,逼父退位……如此不择手段,一旦让他彻底整合了李唐内部的力量,必成我方心腹大患!”
魏征坐在他的对面,脸色同样阴沉。
他曾游历天下,自诩看透过不少人心,却也未曾想过,那在世人眼中英武不凡的秦王,竟能冷酷到如此地步。
“何止是心腹大患。”
魏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
“玄武门前,他亲手弯弓射杀其兄,没有半分犹豫。这种人,心中已无半分人伦道义,只剩下权术和野心。一旦与我方对上,必然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座的几名军长也纷纷点头,神情严肃。
“这等于是向全天下宣告,为了那个位子,他什么都干得出来。”
第二军军长程咬金瓮声瓮气地说道,他那张粗犷的脸上,难得地收起了平日的嬉笑。
“俺老程自认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可这等对着亲兄弟下死手的事……他娘的,真不是人干的!”
一时间,整个指挥部内,所有人都被李世民展现出的冷血和强势所震慑。
一个强大的,可怕的,不讲任何道义规矩的敌人,已经正式登场。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沉甸甸的压力。
唯有一人例外。
江宸。
他平静地坐在主位上,从头到尾,脸上的表情都没有太大变化。
他拿起那份记录着血腥政变的密报,又看了一遍,仿佛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诸位。”
他缓缓开口,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你们只看到了一个强大的敌人,却没看到一件绝佳的武器吗?”
武器?
众人皆是一愣,面面相觑,不明白委员长的意思。
裴宣不解地问道:“委员长,这……从何说起?李世民此举,虽失德,却得势。他快刀斩乱麻,迅速解决了内忧,接下来,必将倾尽全力来对付我们。”
“说得没错。”
江宸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他确实得到了权势,但他也亲手,将一个足以摧毁他整个根基的把柄,送到了我们的手上。”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却没有落在代表着李唐疆域的关中,而是扫过了同盟治下,那广阔的河北与中原大地。
“我们和李唐,争的是什么?”
江宸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是土地吗?是城池吗?是,但又不全是。”
“我们争的,最根本的,是人心!是天下百姓,愿意相信谁,愿意跟随谁!”
“而现在,李世民用他兄长和弟弟的鲜血,替我们向全天下证明了,我们过去的宣传,究竟有多么正确!”
江宸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光芒。
“来人!”
他沉声喝道。
“去,把《同盟快报》的主编叫来!”
片刻之后,一名戴着眼镜,浑身散发着墨香的中年文士,快步走进了指挥部。
“委员长!”
“立刻停掉下一期的所有版面安排。”
江宸走到主编面前,语气不容置疑。
“下一期报纸,只刊登一件事。”
他用手指,点了点桌上那份来自长安的密报。
主编有些疑惑,拿起情报飞快地看了一遍,脸上同样露出了震惊之色。
“委员长,您的意思是……我们要报道此事?”
“当然要报!”
江宸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不但要报,还要用我们有史以来最大的版面,最醒目的标题,让治下的每一个人,无论识字不识字,都知道这件事!”
“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报道的重点,要弄清楚。”
“我们不要去聚焦李世民有多狠,李建成有多蠢。那是说书人的故事,不是我们的武器。”
“我们要聚焦的,是‘为什么’。”
江宸伸出一根手指。
“为什么他们兄弟之间,一定要走到你死我活这一步?为什么那个皇位,一定要用亲人的鲜血来染红?”
他看着一脸思索的主编和旁边聚精会神聆听的裴宣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
“因为,他们的制度,就是错的!”
“我们要通过这件事,清清楚楚地告诉治下的每一个人!所谓的‘家天下’,所谓的‘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它的本质,就是一部骨肉相残的绞肉机!”
“为了那个独一无二的位子,父子可以反目,兄弟必然成仇!这是这个制度与生俱来的毒瘤,无药可救!”
“李世民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那把龙椅还在,这样的悲剧,就会在大唐,在所有奉行这套制度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永无休止地重演!”
一番话,振聋发聩!
指挥部内,所有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他们终于明白了江宸的意思。
是啊!
他们之前,都只把玄武门之变,看作是一场单纯的权力更迭,一个更强大的对手的崛起。
却忽略了这背后,所暴露出的,旧制度最根本、最丑陋、最血腥的弊病!
而这,正是同盟一直在批判,一直在试图用新制度去取代的东西!
李世民用一场血淋淋的现实,为同盟的理论,提供了最完美、最无可辩驳的注脚!
“我明白了,委员长!”
主编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激动地说道,“我们要把这件事,从一桩宫廷丑闻,上升到对整个皇权制度的批判!这是一场思想上的公开课!”
“没错。”
江宸赞许地点了点头。
“我要让我们的百姓,我们的士兵,都通过这件事,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多么伟大和正确的事业!”
“让他们明白,我们建立的‘公天下’,我们推行的‘选举制’,究竟比那套腐朽血腥的‘家天下’,要先进多少,文明多少!”
他沉吟片刻,亲自为这篇文章,定下了标题。
“标题就叫——”
“《封建王朝的末路悲歌——记长安伪朝之宫廷惨案》。”
“正文,要用最通俗易懂的白话来写,务必让乡下的老农都能听得懂。”
“告诉他们,皇帝家,和他们村里为了几分地打得头破血流的族兄弟,没有任何区别!”
“告诉他们,那顶看似尊贵无比的皇冠,不是用金子做的,而是用父子、兄弟的白骨堆砌而成,是用至亲的鲜血,一遍遍染红的!”
“去吧。”
江宸一挥手。
“我要在明天一早,看到这份报纸,出现在邺城的每一个角落!”
“是!委员长!”
主编拿着那份薄薄的情报,却觉得重若千钧,他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背影中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
第二天,清晨。
新一期的《同盟快报》,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版面,刊登了这篇由委员长亲自定调的社论。
邺城,乃至整个同盟根据地的所有宣传栏前,都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识字的学生、干部,高声朗读着报纸上的内容。
不识字的农夫、工匠、士兵,则聚精会神地侧耳倾听。
“……故,皇权之争,非李氏一家之私,乃此家天下制度之必然。父子相疑,兄弟相残,古来不绝。其根源,在于权位私相授受,视天下为一姓之私产……”
“……试问,若官吏由民选,能者上、庸者下,何来储位之争?若权力归于万民,而非一人,何来骨肉相残之惨剧?”
当那一句句通俗却又尖锐的剖析,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时,人群中,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议论声!
“我的天!原来皇帝家,也要为了争位子,杀得你死我活啊!”
一名刚刚分到土地的农夫,满脸不敢置信。
“俺还以为他们都是天上的神仙,不食人间烟火呢!”
“什么神仙!”旁边一个公学里的年轻学生,激动得满脸通红,“报纸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这就是‘家天下’的坏处!把天下当成自己家的东西,儿子们能不为了抢家产,打得头破血流吗?”
一名正在执勤的薪火军战士,紧紧握住了手中的钢枪,眼神中满是庆幸与自豪。
“幸好,咱们同盟搞的是‘选举制’!咱们的委员长和军长,都是大家选出来的,是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办事的!绝不会搞他们那一套!”
“说得对!还是咱们同盟好啊!”
“跟着委员长,才有活路,才有尊严!”
思想的种子,一旦播下,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生根发芽。
一场远在千里之外的宫廷喋血,经过江宸的巧妙引导,竟化作了一场席卷整个根据地的全民思想教育课。
李唐皇室在百姓心中那最后一点神秘与神圣的光环,在这篇血淋淋的“讣告”面前,被彻底撕得粉碎。
相比之下,华夏革命同盟所代表的理念和制度,显得无比光辉、文明且充满希望。
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江宸兵不血刃,便在思想的战场上,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就在指挥部外,民众的议论声浪一波高过一波之际。
指挥部内。
监察院院长魏征,独自一人站在窗前。
他的手中,也拿着一份刚刚印出来的《同盟快报》。
他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太子建成伏诛”那几个字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窗外的喧嚣,似乎离他很远。
他的思绪,飘回了许多年前。
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心怀天下,却报国无门的落魄士人。
他也曾见过一位,同样名为“建成”的太子。
那位太子,温文尔雅,礼贤下士,曾亲自邀请他入主东宫。
可如今,故主已成一抔黄土,一个冰冷的名字。
而他,却站在这里,为另一位“君主”,去批判那曾经的一切。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
个人的情感,在其中,显得何其渺小。
许久。
魏征发出一声无人听见的,长长的叹息。
他将报纸轻轻折好,转身,脸上又恢复了那副铁面无私的肃穆。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128/4398621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