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你当你的天可汗,我建我的共和国 > 第220章 两种制度的赛跑

第220章 两种制度的赛跑


邺城的清晨,被一声悠长的汽笛声划破。

这不是号角,也不是更鼓。

这是坐落在城郊的“第一钢铁厂”内,那座巨大的高炉第一次产出铁水时,所拉响的庆祝汽笛。

声音高亢,充满了力量,像一个新生儿最嘹亮的啼哭,宣告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刚刚从中央干部学校毕业的李立田,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站在村口,听着这穿云裂石的声音,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沸腾。

他的脚下,是新修的碎石路,一直通往远方的县城。

他的眼前,是刚刚完成土地重新划分的田野,一块块方方正正,充满了希望。

不远处,村里的公学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那些曾经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泥腿子娃,如今正在学习“人”字的写法。

一个老农扛着锄头从他身边走过,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

“是李干部啊!来啦!”

李立田连忙立正,对着老农鞠了一躬。

“大叔好!我来报道!”

“好!好啊!”老农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远处那座冒着滚滚浓烟的钢铁厂,“听见没?委员长说了,那玩意儿叫高炉!能炼出好钢!有了好钢,就能造出更多的犁头,更多的炮!”

老农的眼里,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

那是一种,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李立田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份还带着油墨香气的报纸。

《同盟快报》。

这是同盟发行的第一份报纸,上面清晰地刊登着委员长的最新指示: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备战!

“我们的事业,是向上的!”

报纸上,委员长的这句话被印成了最大的黑体字。

李立田看着这行字,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心底涌起,传遍四肢百骸。

是啊。

向上的。

整个华夏同盟,从河北到江淮,都像一台被发动起来的巨大机器,每一个齿轮,每一个零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道路在延伸,工厂在拔地而起,新的思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所有人都拧成了一股绳,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那就是,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

*  *  *

与河北的生机勃勃截然相反,一关之隔的关中,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长安城。

朱雀大街上,依旧车水马龙。

可每一个行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警惕。

曾经高谈阔论的酒楼,如今变得鸦雀无声,客人们只是埋头喝酒,眼神不敢有丝毫交汇。

城内的巡逻卫队,数量比以往多了一倍不止。

他们不再是普通的金吾卫。

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卫队,有的盔甲制式,带着东宫的徽记。有的,则明显是齐王府的亲兵。

而更多的,是那些眼神锐利,沉默如铁的玄甲军士卒,他们只在天策府的势力范围内巡逻,与另外两方井水不犯河水。

三股泾渭分明的军事力量,将一座长安城,切割成了三块看不见的势力范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只是没人知道,它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爆发。

*  *  *

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

在邺城,江宸正在做加法。

他的制度,核心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每一个人都纳入到这个高速发展的体系中来。

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工匠进入了待遇优厚的国营工厂,技术革新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商人们沿着新开辟的商路,将同盟生产的货物运往四面八方,换回源源不断的财富。

就连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士子,也在公学和各级行政机构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整个同盟,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吸纳进来,然后转化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能量。

生产力,被前所未有地解放了出来!

而在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们,却在做减法。

他们的制度,核心是维护李氏皇族的绝对统治。

为了这个核心,任何东西都可以被牺牲。

国家的尊严可以牺牲,于是他们对突厥献上了金钱和女人。

肱股之臣的兵权可以牺牲,于是尉迟恭被一纸诏书夺去了兵权。

甚至,连最基本的信任,也早已荡然无存。

父子相疑,兄弟相残。

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智谋,都消耗在了那张冰冷的龙椅之上。

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就在这种毫无意义的内耗中,被白白地浪费。

*  *  *

邺城,最高政务院。

江宸站在巨大的沙盘前,裴宣正在向他汇报着最新的建设成果。

“委员长,连接河北与河南的第一条‘国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您的规划,这条路的路基宽度,足以让四辆马车并行。”

“墨家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纺织机的改良已经完成,新的纺织机,效率是旧式纺车的二十倍!我们很快就能拥有价廉物美的布匹,去冲击天下市场!”

“王孝通先生的财政改革也初见成效,通过发行‘同盟债券’,我们成功募集到了足够未来三年基础建设的资金!”

一条条好消息,不断传来。

江宸静静地听着,脸上却没有什么波澜。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当一个政权,真正将发展的重心,放在“民生”而非“皇权”之上时,它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这个时代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还不够。”

江宸看着沙盘,缓缓开口。

“我们的速度,还要再快一点。”

他抬起头,看向裴宣,眼神深邃。

“长安那边,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裴宣心头一凛。

“委员长是说……”

“李世民,是个聪明人。”江宸淡淡地说道,“他不会坐视我们这样安稳地发展下去的。”

“他知道,再拖下去,此消彼长,他将再无半分胜算。”

“所以,在跟我们决战之前,他必须先扫清他身后所有的障碍。”

江宸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地点了点长安的位置。

“那座城里的血,快要流干了。”

*  *...  ...

天策府。

密室之内,灯火通明。

李世民一身黑色劲装,正用一块柔软的白布,一丝不苟地擦拭着自己心爱的佩剑。

剑身如一泓秋水,倒映出他那张冷峻得不带一丝感情的脸。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尉迟恭……所有天策府的核心文武,分列两侧,密室内的气氛,压抑得如同实质。

“都准备好了吗?”

李世民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冰,掉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声音同样压得极低。

“殿下放心。玄武门守将常何,已是我等的人。”

“东宫和齐王府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监视之下。”

“只等殿下一声令下!”

李世民没有说话。

他只是将长剑缓缓归鞘,发出“噌”的一声轻鸣。

他知道,自己即将要做什么。

他即将要亲手,将这座辉煌的帝国,拖入一场血腥的内乱。

他即将要亲手,斩断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可他别无选择。

不先扫清内部的病灶,就绝无可能战胜东边那个可怕的对手。

江宸的崛起,像一条疯狂的鞭子,狠狠抽在了大唐的身上,让所有潜藏的矛盾,都提前爆发了出来。

这场赛跑,从一开始,就不在一条赛道上。

江宸在和时间赛跑,在和旧世界赛跑。

而他李世民,却被迫先和自己的亲人,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

冰冷的夜风,灌了进来。

他望着皇宫的方向,那座名为玄武门的城楼,在夜色中,像一头择人而噬的巨兽。

两个不同赛道上的赛跑,都已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  *  *

邺城,新建的观星台上。

江宸负手而立,俯瞰着脚下这座灯火通明,充满了无限活力的城市。

无数的工厂烟囱,在夜色中喷吐着象征着力量的烟雾。

远处,传来一阵阵整齐的口号声,那是夜间还在进行操练的薪火军。

裴宣站在他的身后,同样看着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潮澎湃。

“委员长。”

裴宣轻声说道。

“我们的事业……”

江宸没有回头,只是静静地看着远方,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是向上的。”

(本卷终)

玄武门的黎明,会染上谁的鲜血?

南北之间的最后决战,又将在何时打响?

一个旧时代的落幕与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尽在下一卷——《天命与革命》。


  (https://www.02shu.com/5034_5034128/222413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