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同桌,你好,我叫沈九羲13
沈九羲删掉那条动态的浏览记录时,指尖还残留着屏幕的余温。她没有回头,沿着人行道一直往前走,直到看见街角那家曾经和上官漓常去的便利店。玻璃门上的“营业中”灯牌亮着暖黄的光,和两年前某个深夜她们躲在这里吃关东煮时一模一样。
她推开门,货架上的零食还是熟悉的摆放顺序,收银台后的阿姨抬头看她,愣了两秒才笑着开口:“小姑娘,好久没来了,还是要两串萝卜和一杯热可可?”
沈九羲攥了攥手心,压下喉咙里的涩意,轻轻点头:“再加一份鱼丸,谢谢。”
热可可的甜香漫进鼻腔时,她忽然想起上官漓总说她喝这个像小孩子,却每次都会把自己杯里的棉花糖舀给她。现在杯子里的棉花糖浮在表面,没人再和她分享,也没人再笑着骂她“甜食吃多了会长蛀牙”。
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导演发来的消息:“别受那些破事影响,下周有个新剧本,主角很适合你,明天我们聊聊?”
沈九羲盯着屏幕,忽然笑了。原来不是所有光都会熄灭,总有人记得她的努力,总有人愿意为她留一盏灯。她回复“好”,然后把手机调成静音,专心吃掉了那杯热可可——棉花糖融化在嘴里,甜得有些发苦,却让她彻底清醒过来。
而此时的星河娱乐会议室,上官漓还维持着沈九羲离开时的姿势。助理敲门进来,把一份文件放在她面前:“漓总,这是您要的沈小姐的行程表,她下周要和张导谈新剧本,还接了一个公益短片的拍摄。”
上官漓的手指落在“张导”两个字上,指腹轻轻摩挲。张导是业内出了名的惜才,他看中的演员,从来不会被流量和资本左右。她忽然想起沈九羲曾经说过,想拍一部能让观众记住的戏,哪怕没有高票房,哪怕要跑遍十几个城市取景。
“知道了。”她把行程表叠好,放进抽屉最深处,“把解约协议撤回来,另外,告诉宣发部,下周公益短片的推广资源,给沈小姐留最好的位置。”
助理愣了一下,连忙点头:“好的,我现在就去办。”
会议室的门关上后,上官漓走到落地窗前。楼下的车来来往往,她知道沈九羲可能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在看剧本,或许在吃热可可,或许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她,只能站在这里,用自己的方式,为她铺一条不那么难走的路。
她拿出手机,点开那个早就被置顶却不敢联系的号码。输入框里的字删了又改,最后只留下一句“照顾好自己”,却始终没有发送。她知道,有些关心,一旦说出口,就会打破沈九羲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静,也会让自己好不容易硬起来的心,再次软下去。
一周后,沈九羲在公益短片的拍摄现场见到了上官漓。
那天的风很大,沈九羲穿着单薄的戏服,站在露天广场上念台词。导演喊“卡”的时候,她冻得打了个哆嗦,转身就看见助理抱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跑过来:“九羲姐,这是主办方送来的,说是特意给你的。”
羽绒服是她最喜欢的米白色,里面还带着淡淡的雪松味——那是上官漓以前常用的香水味。沈九羲的手指顿了一下,抬头看向不远处的贵宾席。上官漓坐在那里,穿着黑色大衣,正低头和身边的人说话,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有些柔和。
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上官漓抬起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撞了个正着。沈九羲没有躲闪,也没有笑,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继续投入拍摄。
上官漓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知道,沈九羲已经不需要她的保护了,她有了自己的光芒,有了自己的方向。而她,也终于学会了如何在责任和牵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拍摄结束时,天已经黑了。沈九羲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助理忽然递过来一个信封:“九羲姐,这是漓总让我交给你的。”
信封里没有信,只有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两年前她们在出租屋里拍的,沈九羲举着一碗泡面,笑得眼睛都眯了,上官漓站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刚剥好的鸡蛋,正往她嘴里送。照片的背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字:“你的光芒,从来不需要别人衬托。”
沈九羲握着照片,忽然笑了。她把照片放进钱包里,然后朝着停车场走去。路灯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的广场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的霓虹灯还在闪烁。
她知道,她和上官漓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她们就像两条曾经相交的线,在某个路口分开后,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但没关系,只要她们都能在自己的轨道上,活出想要的样子,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那些没完成的约定,就让它们留在过去吧。
沈九羲把那张旧照片夹进常用的剧本里时,指尖不经意蹭过纸页上“孤女寻亲”的剧情标注。窗外的月光刚好落在字迹上,恍惚间让她想起拍文艺片时,上官漓总在收工后抱着保温桶来探班,蹲在监视器旁逐帧帮她分析表情:“这里的眼泪要收一点,留半分倔强在眼底,才够打动人。”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是公益短片的官方账号发来的成片链接。她点进去,画面里自己穿着志愿者服,在山区小学的教室里教孩子们画画,背景音是轻柔的钢琴曲。进度条走到三分之二时,镜头扫过校门口的捐赠名单,“星河娱乐”四个字赫然在列,后面跟着一行小字——“专项支持儿童艺术教育”。
沈九羲暂停视频,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那行字。她忽然想起拍摄当天,主办方说所有捐赠都来自匿名企业,现在想来,答案再明显不过。她没有截图,也没有追问,只是把视频转发给了导演,附言:“成片很好,谢谢团队。”
而此刻的星河娱乐顶层办公室,上官漓正对着电脑屏幕反复观看同一段短片。助理敲门进来,放下一份文件:“漓总,沈小姐那边没有问捐赠的事,只是转发了成片给张导。”
上官漓关掉视频,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知道了。另外,张导新电影的投资申请,批了吗?”
“已经批下来了,按照您的要求,没有附加任何艺人条款。”助理顿了顿,又补充道,“张导刚才还发来消息,说沈小姐的试镜表现特别好,基本定了女主角。”
上官漓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拿起桌上的水杯抿了一口。水温刚好,像极了以前她给沈九羲泡的蜂蜜水——不烫口,却能暖到心里。她翻开文件,在“投资金额”那栏签上名字,笔尖划过纸面时,忽然想起沈九羲以前总笑她写字太用力,说纸都要被戳破了。
日子像被按下了快进键,转眼到了张导新电影的开机仪式。沈九羲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站在红毯上接受采访,镜头扫过她时,她的眼神平静却明亮,再也没有了颁奖礼当晚的脆弱。
记者问她:“作为独立艺人接下这部大制作,有没有担心过资源问题?”
沈九羲握着话筒,轻轻笑了:“我更相信作品本身的力量,也感谢所有愿意支持好故事的人。”她说这话时,目光不自觉地扫过台下的贵宾席——上官漓坐在最角落的位置,穿着深色西装,正低头和身边的人说话,没有看她,却在她话音落下时,悄悄抬了抬水杯,像是在无声地附和。
开机仪式结束后,沈九羲在后台整理剧本,忽然看到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上官漓的助理,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袋:“沈小姐,这是漓总让我交给您的,说是您以前落在出租屋的东西。”
沈九羲打开纸袋,里面是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还贴着她当年随手画的小太阳。翻开第一页,是上官漓的字迹,写着:“九羲的试镜台词本,记得标重点,别紧张。”后面每一页,都有密密麻麻的批注,从语气停顿到情绪递进,比她自己的笔记还要详细。
她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一行新写的字,墨迹还带着淡淡的光泽:“新剧本的女主角很适合你,我相信你,一直都信。”
沈九羲握着笔记本,眼眶忽然热了。她抬头看向门口,助理已经走远,走廊尽头的窗户敞开着,风把窗帘吹得轻轻晃动,像是有人在无声地告别,又像是在默默祝福。
她把笔记本放进包里,转身走进化妆间。镜子里的自己,眼神明亮,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她知道,有些牵挂不需要说出口,有些支持不需要刻意张扬。就像上官漓会在她看不见的地方,为她争取资源,为她保留旧物;而她,会用最好的作品,回应这份藏在微光里的心意。
电影拍摄进行得很顺利,沈九羲的演技得到了剧组所有人的认可。杀青那天,导演拿着香槟笑着说:“这部戏要是能拿奖,咱们都得谢谢背后支持的人。”
沈九羲接过香槟,轻轻碰了碰导演的杯子:“也谢谢所有陪我一起坚持的人。”
她抬头看向远处的天空,夕阳正缓缓落下,把云朵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短短一句话:“杀青快乐,期待你的新作品。”
沈九羲看着短信,忽然笑了。她没有回复,只是把手机放回口袋,举起香槟,对着夕阳的方向,轻轻喝了一口。
远处的星河娱乐办公室里,上官漓看着手机屏幕上“已读”的提示,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个轻松的笑容。她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贴着一张新的照片——是开机仪式上,沈九羲站在红毯上微笑的样子,阳光落在她的身上,耀眼得让人移不开眼。
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下去,城市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她们依旧在各自的轨道上前行,没有交集,却有着属于彼此的微光。那些没说出口的话,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牵挂,都成了彼此前行的力量。
或许,最好的告别不是忘记,而是带着对方的期待,活出更好的自己。就像沈九羲会在银幕上绽放光芒,上官漓会在商界撑起一片天,她们会在各自的领域里,成为最好的自己,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透过屏幕,透过新闻,看到彼此的消息,心里轻轻说一句:“你看,我做到了。”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849/5029773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