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李白:我哥成了安西大都护杀疯了 > 第326章 承天门前

第326章 承天门前


“真特么大!”

李牧看着高七层,黑黝黝的城墙绵延数十里的宏伟建筑,在这白雪覆盖的天地里显得格外醒目,脱口而出。

这么大,能生活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李牧还是有些感慨的。

怪不得安西那些离长安一万里的老兵,都对这里全是向往。

安全,繁华,宏伟,整个天下的中心,首善之地.......无论怎么描述这里,

但谁又清楚,为了供给这座城市,又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一个个数字在李牧的脑海里流畅。

这上百万人口,每年需要540万石(20万吨)的粮食,不但消耗完了关中平原的余粮,还需要通过漕运,河东,河北供给三百万石的粮食。

除了粮食,每年还需要木炭数十万吨,他刚刚经过的秦岭北坡,山上的木头几乎被砍伐一空,成了一个个秃山。

除了木材,还有水,虽说八水绕长安,但又是浇灌,又是人口大量使用,也让这里用水越发的难了起来。

桥头早有礼部官员率仪仗相迎,而此时宣旨的正是张九龄。

“奉陛下口谕,大将军征战劳苦,乘马入城,陛下命百官于承天门外相候!”

李牧只是点头,马鞭轻扬,蹄声再起,带十六个亲卫与张九龄前后一起穿过了黑乎乎的城门洞。

“小心些,就是吃,喝也要注意一些,那些世家大族快要疯了.......我前段时间要不是林有德,我差点被毒死,这三个月最少有二十波刺客要我的命。”

张九龄向李牧低语。

要不是李牧派了林有德在他身边,估计他的坟头草已经开始长了。

他可不想李牧像冠军侯一般,英年早逝。

“放心。”李牧点头,对于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见多识广的键盘王者,自然知道政治斗争有多肮脏。

这长安,很多人想喝他的血,吃他的肉,啃他的骨头呢。

“陛下对我态度如何?”李牧还是想要搞清楚李隆基的态度,对于皇帝这种生物,尤其是李三郎这种心狠手辣之人,还是要有一点心理准备的。

“.....应该是望眼欲穿吧!”张九龄不确定的说。

泾州防线破开,在关中打仗,那么整个天下就是大震,也很希望李牧能拿出办法来。

“这样吗?”李牧走过翁城,心中微微平静。

他也是知道郭知运的事情了,也没想到整个延州以北,包括河套等地,河西走廊南北,几乎全部都是或者内迁,或者是敌人的部落,与汉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且如今全部乱了起来。

而且朝中还有这些世家大族的汉奸卖国贼,引着胡人进攻,怪不得让李三郎举棋不定,要下大决心呢。

他回头看了一眼在城外寂静无声的三千军队......希望能够先震慑住这些汉奸,然后全部给清理掉。

该如何进行呢?

李牧想到了希圣......希圣当初是如何快速的把汉斯猫拧成一股绳的?

这个落榜生.....除了演讲之外,似乎还有一种群体心理学等宣传口径的东西在里面。

这是能够应对‘举世攻唐’这个难题的。

也不知道,李隆基想不想要.....他本来就是圣人嘛!

可这样的话,李三郎的威望就太高了。

李牧其实是不想那么激烈的,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又不得不如此。

马蹄踏过春明门,喧嚣骤然扑面。

朱雀大街宽百步,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里积着昨夜积雪的融水,倒映着两侧槐树的影子。

在货郎的扁担吱呀作响中,在大街两旁无数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在街边孩童爬上坊墙,争看大将军的安西军中,李牧骑着汗血马,缓缓地出现。

十七匹马,十六个穿甲,在百多米宽的天街上,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快速穿行,向承天门而去。

而周围朱雀大道两边的民众,几乎全部都面有菜色,看到戴着金冠,红披风,穿金甲的冷峻青年,顿时也欢呼了起来。

安西郡王,冠军大将军,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正三品平章事........这位大唐战神,最能打的将军官职真的太长了,而且他是如此的年轻。

很多妇人和青年,少年都尖叫欢呼起来。

他回来了,那么长安城便安全了,

这位杀胡如麻的人屠来了,那么胡人,是不是就该颤抖了?

虽然还下着雪,但随着这个红披风打马快速的从朱雀大街穿过,整个长安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不少人开始往承天门跑,当这位大将军到达承天门,那么今天的阅兵便要开始了。

承天门广场前,上万禁军列阵,马匹嘶鸣不止。

广场以青白石铺就,每块方砖皆刻莲花纹。

北侧阙楼高十二丈,鸱吻衔剑,日光照耀下,金漆灼目如天罚之刃。南端蟠龙华表矗立,石龙逆鳞怒张,似要撕碎胆敢仰视的蝼蚁。

辰时三刻,城楼上金钟九响。

忽然鼓角震天,朱雀大街尽头浮现一顶九龙曲柄华盖,踏着《秦王破阵乐》的节奏而来。

李三郎未着冕旒,只束赤金幞头,明黄龙纹缺胯袍下露出乌皮六合靴。这是马背天子的战时装束。

他看向正在阙楼前的百官,又看向列阵于旁的上万禁军。

这些禁军全是明光铠,此时也是颇有气势......也不知道李牧所谓阅兵,到底如何能够让自己下这个大决心?

他也派人探查过,这三千人也并非什么神兵天将,不过就是队伍整齐一些,军纪好一些罢了。

不过让李隆基非常期望的是,他今天,终于能看到一个让自己心心念念年的人了。

怎么说呢,

有些忐忑,对.....就是有些忐忑。

他一直读兵书战策无数,很想和李牧来论一论兵法,毕竟也是理论上教出王忠嗣......

嗯,

萧规说他对王忠嗣的兵法非常佩服,理论上李牧教出萧规这种定远侯一般的人物都佩服......那也不就说明,自己的兵法水平与李牧不相上下么?

虽然他的所有兵法只在两次政变期间少量运用.......

除了兵法之外,还有李牧的政治能力,他也一直有听说葱岭以西被他治理成一片乐土.....粮食供应整个安西,能造船,造明光铠,陌刀,还有糖等等。

这是一个能出将入相的文武全才。

他亲问张九龄,问过张守圭,问他们对这位大唐英雄观感如何。

两人都是先沉默,随后都说:我等不如。

文如张九龄,这已经是他能在朝中找到最喜欢,也最贤明的名臣了。

武如张守圭,这样一个大将之才也对这位看着成长起来的下属说一句不如....

要知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对于骄傲的人,骄傲如大唐最顶级的名臣名将来说,承认不如别人.....那就代表着心服口服。

这种天下无双的人,李隆基又如何不期待?

正在这个时候,李隆基看到远处十几骑快速而来,尤其是看到张九龄身边的那个,心顿时都有些紧张和难以自持......

来了!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762/433169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