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世家:看我操作
汉高祖时期
刘邦觉得以后他都不能被称为厚脸皮,与这些世家大族相比,自己脸皮薄的像一个新兵蛋子。
当“孝顺”成为一门生意,一门演出的话剧,那孝到底还存不存在?
他刘邦最起码对自己爹娘是真孝顺,别看他刘邦在沛县时爱混,但对爹娘是真心对待。
现在就算当了皇帝,也给他活着的爹给了一个太上皇,他爹还是跟以前一样,想骂他骂他,想打他他刘邦会躲。
可世家大族们早将孝顺当一门生意,就看用什么剧本来演出,拿到当官的入场券。
这样一对比,他刘邦真是“大孝子”。
汉光武帝时期
秀儿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世家门阀的力量,上一次还是自己孤身入河北,万众所归,天命加身。
这一次,秀儿只感觉到了一阵阵恶意,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恶意。
不是朕选择了世家,而是世家选择了朕。
看来削弱世家的力量刻不容缓,趁着自己还在,天命加深的刘秀世家门阀还不敢明着反对,要跟他们好好的过过招。
【众所周知,不怕二代吃喝玩乐,就怕二代想创业!】
【到了东汉末年,世家门阀的獠牙露了出来,各个世家门阀开始创业,但不幸的是遇上了曹操、刘备、孙策这些创一代。】
【世家二代哪有创业一代能吃苦,曹刘孙三家打败了世家的代表们,并且招募了不少寒门子弟。】
【后来就是曹丕篡汉,曹丕小老弟跟光武帝一样,为了争取世家支持,接受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选才制度。】
【曹丕起码心里还是清楚的,他爹曹操“唯才是举”的办法不能弃用,曹魏算是两种选才制度并行。】
【没过几十年司马家篡魏,那是直接脸都不要了,一点底线都没有,但是这对世家来说是好事。】
【于是乎“九品中正制”开始进入膨胀期,加之永嘉之乱大量底层百姓消失。
两晋成为“九品中正制”的温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三国时期
曹操脸色不善的看着好大儿,你小子是什么都敢改啊,不知道这是饮鸠止渴吗?
“曹丕,看来你对我的执政政策有不同看法啊?”
“父亲,曹丕不敢,您的用人制度儿臣是万万不敢弃用的。”
曹丕急得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是那个意思,甚至脸色出现了涨红,想咳嗽又怕父亲责怪。
曹操慢慢的走到曹丕身边,看着曹丕的脸色,轻轻的拍着曹丕后背,让曹丕咳出来顺气。
“哼,都给你说过了不用忍着,我又不是吃人的。”
看到曹丕脸色好多了,曹操才停止了手,然后嫌弃的看了眼曹丕,臭小子胆子怎么这么小,篡汉时的勇气去哪里了?
“多谢父亲。”曹丕眼神中闪过感动,他很久没有见过父亲这么温柔了。
“先别急着谢,孤交给你件事情,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拿出一套选才制度出来。”
“是,父亲。”
曹丕还没感动两秒钟,他那个严厉的父亲又回来了。
晋武帝时期
司马炎别说压制世家门阀了,现在他们司马家的皇位还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
“陛下臣请废弃太子!”有声音传了出来。
司马炎闻声望去,是一个能小官吏,一看就是被推出来的代言人,世家在试探他的态度。
“储君之位关系重大,此事容朕思量思量。”
司马炎实在是想传位给自己的大孙子,要是废了傻儿子,他的大孙子注定要与皇位无缘了。
所以司马炎只能使用拖字诀,他现在先稳住世家,看想想能用什么办法让大孙子上位,然后试着压制一下世家门阀的力量。
朝臣们听到司马炎的拒绝,眼神复杂的看向了司马炎,他们已经给司马炎机会了,现在司马炎自己放弃了,那就别怪他们换一个人做皇帝。
司马炎不知道自己已经拒绝了最后一次和平解决的机会。
毕竟就司马家在位干的这些事,世家门阀决定要换人了。
面对接下来华夏的生存问题,世家门阀用脚投票,干掉司马家,迎接新王莅临。
现在纠结的是选曹家天子?还是刘家天子?刘家还分东汉刘?蜀汉刘?
船新版本的三国选择阵营,史称:“新三国演义”
【三国到隋朝建立几百年的乱世,无数雄主在尝试新的制度,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入历史的垃圾堆。】
【隋文帝杨坚这位历经乱世,再次将华夏统一的雄主,开创性的提出了“科举制”。】
【杨坚的好大儿杨广正式设立进士科,将科举制确定为国家的选才制度,由此奠定了往后千年华夏选才制度。】
【隋唐两个朝代,皇权和世家围绕科举制不断的博弈,科举制让无数寒门学子有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但也深受世家门阀的影响。】
【强如李白、杜甫这等绝代双骄也是科举不顺,尤其是随着大唐帝国的腐朽,科举制度的不完善点被无限放大。】
【世家门阀利用唐朝科举制度的不糊名制,肆意的拔擢自己的门生故吏,从而以一种新的方式吸取大唐的精华。】
【或许有人会说,皇帝又不是傻子,皇帝可以出限制不允许主考官拔擢自己的门生故吏,一经发现全部罢免。】
【世家门阀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举个例子:我太原王氏主考官今天公正无私,绝不会徇私舞弊,我提拔的都是什么范阳卢、陇西李、清河崔等人才,没有一个太原王氏出身的。
其他门阀世家:OK了老铁,你就放心吧,下次该我们的时候,太原王氏英才如过江之鲫,必须上岸!
【世家门阀互相之间进行背书,将知识和教育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
就算偶有从寒门之中杀出来的超级天才,大不了暂避锋芒便是。】
【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在世也只能压制,而不能彻底改变此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读书人太少,教育解释权在世家门阀手中。】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科举制确确实实的成为了普通寒门跃迁阶级的机会,只不过寒门可能会赢,但世家赢的更多。】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663/434916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