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 第210章 曹操得郭嘉,欲截胡荀氏

第210章 曹操得郭嘉,欲截胡荀氏


效仿王莽这件事,万万不能承认,传出去的话,那敌人可就广了去,不仅仅是士族豪强能够概括。

    那可是掀翻整个既得利益阶层,别说外部,先把内部问题给解决了吧。

    毕竟,这个时代的思想,可还没进化到后世的地步,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就连百姓都不会同意。

    “那怎么办?”

    金茂不想放弃荆州这片沃土,又厌恶居住其上的士族。

    “两位可有教我?”

    周瑜不知该作何回答,金茂制定的新规对士族已经非常地不友好。

    可这话不能说啊,传到金茂耳中说不准就是另一种意思,比如周瑜并非真心投效。

    周家跟其他士族并未有差别,只不过,现在站队到金茂这一边,收敛许多。

    那也不代表周家就完全脱离士族行列,因此,当金茂表露出要将士族斩尽杀绝的姿态,周瑜很是惊慌。

    荀攸的情况有所不同。

    这段时间,荀攸一直与荀彧保持通信,渐渐地,从一个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

    他如今的地位,足以说明金茂对荀攸本人的肯定,以及对荀彧所代表的荀家的渴望。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荀彧自然看得出,可金茂对待士族的态度,有待商榷。

    这也是荀彧迟迟不来的缘故,同时,也是荀攸极力反对金茂对士族举起屠刀的原因。

    归根结底,金茂手下这些谋士几乎全部来自于士族,也仅有戏志才不会受此约束。

    这个问题很大,两人都有些后悔贸然出声。

    最终还是年纪较大,更得金茂信任的荀攸开口说道:“主公素有大志,天底下没有士族却是万万不可。”

    荀攸详细阐述士族的特点,总结起来就三点。

    一、士族兼并土地,这是金茂最厌恶的地方。

    二、士族垄断晋升通道,金茂现阶段不太在乎。

    三、士族垄断教育资源,不论是教授扫盲班,还是将来开办更多学校,都离不开士族。

    总的来说,保留士族,利大于弊。

    听完荀攸长篇大论,金茂点头表示肯定,但也保留自己的意见。

    “不管是哪一族,只要能帮我的都是好士族,我会像对待百姓一样对待他们。”

    “跟我作对的士族,一个不留,通通夷三族!”

    荀攸满脸无奈地看向周瑜,他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周瑜心领神会,称赞道:“主公说得极是!”

    “敢问主公,曹操曾与您作对,要夷三族吗?”

    金茂满脸纠结,他倒是想这么干,就怕遭受位面反噬。

    连穿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都发生了,会不会杀掉曹孙刘这三个位面之子,会遭遇不测?

    金茂不敢去尝试。

    见状周瑜趁胜追击:“袁术也曾与您作对也要将四世三公的袁家给连根拔起吗?”

    金茂咂巴嘴,得要有那个实力才行啊。

    袁家要是那么容易掀翻,袁术敢那么狂,早死八百遍了!

    周瑜这才抛出最终论点:“主公基业尚浅,不可妄自尊大,还需谨言慎行。”

    金茂赶紧起身,对着周瑜行礼道:“公瑾真乃金玉良言!”

    “受教!”

    回想这些天,金茂发现自己确实有点飘,大有不把天下英豪放在眼里的架势。

    这可是汉末三国,英雄辈出的时代!

    真实历史上,那些狂妄自大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

    金茂既不能下场武斗,也不会谋略天下,一整个运气好加上先知的优势,才能走到今天。

    若是无法团结人心,将来也走不远。

    这个时代的主流还是士族,金茂要想不断壮大,就必须借助士族的力量。

    真是一件矛盾的事。

    此时此刻,金茂无比想念戏志才。

    也只有戏志,才会跟他无下限地讨论如何对付士族,周瑜和荀攸身上始终挂着士族的标签。

    接着,金茂避开这个话题,就具体事物进行安排。

    一个时辰后。

    金茂佯装疲惫捂着额头道:“我累了,休息一下,诸多事物还要仰赖二位助力。”

    既然得不到心中所想,金茂也不想再多废话。

    周瑜跟荀攸走出中军大帐时,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更加忧愁。

    很明显,金茂并未放下对士族的成见,碍于形势才勉强低头。

    对此,两人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周瑜天赋很高,但年轻,阅历不足,给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荀攸重军略,政治方面还很欠缺,也不知该怎么进行劝导。

    这个时候,荀攸无比希望荀彧能够来荆州辅佐金茂,再不来,世间就要再多一位屠夫,还是针对士族的屠夫!

    仿佛下定决心一般,荀攸回到住处就写下一封长信,诚挚地邀请荀彧来荆、扬辅佐金茂。

    真顶不住了!

    …

    兖州沛国谯县,曹家。

    上次惨败,曹操带着千余骑狼狈逃回家乡。

    曹操并没一蹶不振,积极游走于各地谋求帮助,却没得到有效回应。

    陈留郡守张邈带队前往徐州帮陶谦,郡内士族见曹操吃了败仗,更不会出手相助。

    沛国士族就更过分了,每次见面就要曹操去赎回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四人。

    金茂早就传出消息,要求曹操带够战马去赎人。

    但这是曹操个人最后一点资本,还指望东山再起呢,怎么可能拿去赎人?

    曹操父亲曹腾倒是很有钱,不过,曹操不想动曹腾的棺材本,想靠自己去闯一闯。

    奈何这些人鼠目寸光,看不出曹操天赋异禀,一点都不想投资。

    就在曹操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不速之客上门拜访。

    “颖川郭嘉?”

    曹操努力思索这号人物,却毫无头绪。

    不过,来人自称从颖川来,指名道姓地要找自己,曹操觉得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便亲自来到门外迎接。

    第一眼,曹操就看出面前之人极其年轻,却毫无轻视之色,作揖道:“谯县曹操见过先生。”

    曹操并未自称官职,这是一种示好,想跟对方平等相待。

    郭嘉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曹操打量,也不回礼,而是问道:“你就是曹操?”

    随后,郭嘉又围绕曹操打转,十分无礼地说道:“也没什么奇特的地方嘛。”

    “我很好奇,你是如何从扬州牧布下的天罗地网中逃脱?”

    曹操本要发作,听到郭嘉发问,顿时,一凉气从脚底冲上脑门,清醒了。

    要知道,这些日子,那些士族,没一个能真正认识到,曹操能逃出生天是多么不容易。

    “屋外寒冷,先生可否赏脸,进屋一叙?”

    曹操姿态放得很低,弯腰相迎。

    郭嘉很不客气地走进曹家,一路上用轻浮的眼神打量曹家上下,偶尔还做出一两句不合时宜的评价。

    曹操一一回应,并未露出丝毫不满,只一句话,他就知道眼前的年轻人不简单。

    穿过两进院子,两人终于来到曹操居住宅邸的书房。

    郭嘉大剌剌地找个位置坐下,毫无高手风范。

    可越是这样,曹操越发重视起来,命人给郭嘉上好的茶水点心。

    “有酒吗?”

    谁知,郭嘉蹬鼻子上脸:“最好,给我来点五石散,劲儿上来了。”

    曹操一一招办,没有二话。

    郭嘉非常满意,一边品尝美酒,一边来了把品质上乘的五石散,瞬间飘飘欲仙起来,眼睛一闭,就睡了过去。

    等到郭嘉从睡梦中醒来,时间已来到傍晚。

    曹操一直守在旁边,见郭嘉苏醒,立马命人点灯,安排宴席。

    这个时候,郭嘉才收敛浮夸,正色肃容,对曹操行一大礼:“骁骑校尉宽宏大量,学生钦佩之至!”

    曹操立马将郭嘉扶起,堆上笑容道:“些许微末之事,不足挂齿。”

    “不知先生来谯县有何贵干?”

    “若要我曹操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郭嘉起身认真打量曹操,仿佛第一次见面一般,笑着说道:“素闻校尉有清平之奸雄,乱世之英雄之称。”

    “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见郭嘉对自己这么了解,曹操心中一动,直截了当地问道:“先生可是为投效我而来?”

    郭嘉也不绕弯子,点头道:“正是!”

    曹操大喜,说道:“果真如此!”

    “若是先生不弃,我愿拜您为首席军师祭酒!”

    军师祭酒历史上就是曹操所创,如今被金茂抢先注册后,曹操跟着效仿。

    郭嘉大喜,原本还想再测试的过程全省了,当即就下拜道:“郭嘉拜见主公!”

    当初,郭嘉去见金茂,不就因为一点官职而跑路嘛。

    看看曹操多大气?

    郭嘉一来就到达戏志才多年努力才得到的结果,这就是选择的重要性。

    并且郭嘉关注曹操很久了,从曹操进入荆州开始就一直关注着。

    自认为曹操并不比金茂差,甚至某些方面更强。

    “哈哈哈!”曹操高兴地扶起郭嘉,后脸上浮现愧色道:“今日我沦落至此,先生还愿投效,实在惭愧!”

    郭嘉淡然道:“这有何难,主公能从扬州牧手中逃脱,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只需略施小计,主公不仅能恢复如初,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有心想要知道计策,却也想考一考郭嘉,便佯装好奇地问道:“荆州之战,我对谁都没有说起过,先生又是如何得知?”

    郭嘉十分坦率道:“我猜的。”

    那一战详情,战败方都没脸说,金茂也没刻意宣传,传出来的消息少之又少,这也是曹操惊异于郭嘉言论的原因。

    郭嘉这么直接地承认,反倒让曹操高看一眼,道:“请军师详解之。”

    郭嘉也不含糊,就地取材,简单搭建当时曹军、荆州水师、袁术军三方势力,并请曹操指正。

    随后,郭嘉根据自身的了解,将金茂的部署摆出个七七八八,又详细讲述一遍自身猜测。

    曹操惊讶地发现,郭嘉好像亲历一般,说得九成都对,仅有张飞这个意外因素没猜到。

    “军师大才!”曹操由衷地感叹:“世间真有如您这般人物!”

    郭嘉却连连摆手道:“主公莫要如此,我只是对扬州牧及其部下十分了解。”

    这下子,曹操真的好奇了:“军师可否细说?”

    郭嘉又将曾经的荒诞之事,说了一遍,还指出:“识破主公计谋之人,必是荀攸!”

    接着,郭嘉又详细解释了戏志才和荀攸之间的差别,前者能力更偏向于军事后勤组织,荀攸却更侧重谋略。

    曹操不禁感概:“我败得不怨啊!”

    “扬州牧有此等厉害人物辅佐,难怪能成大事!”

    “主公不必忧虑。”郭嘉拱手拜道:“我此番前来,便是为主公送上两份大礼。”

    曹操对郭嘉的分析能力,有了深刻的认知,催促道:“军师快说!”

    郭嘉也没藏着掖着,开口就是王炸:“第一份大礼,乃是颖川颖阴县荀氏!”

    “以袁绍为首的河北各路诸侯即将会盟于酸枣,到时颖川郡将成为战乱之地。”

    “荀氏正在找寻新的聚居地,主公当尽快前往颖川亲自邀请。”

    曹操很心动,可就他现在这个吊样,人荀氏能看得上他?

    似乎看出曹操的忧虑,郭嘉快速说道:“原本荀氏分为两派,以荀彧为代表的少青派,力主投效扬州牧。”

    “以荀爽为代表的壮老派,则不想投效任何人,而远离故土。”

    “这个月,董卓强征荀爽入朝,荀氏变得更加混乱,难以统一意见。”

    郭嘉兴奋道:“如此浑水摸鱼的良机,主公何不去捞一把?”

    “就算只抓到一两条小鱼,大肆宣扬之后,那也是大赚的买卖!”

    曹操当然明白郭嘉话中的深意,这是千金市马骨!

    荀氏作为豫州、兖州一带的超级士族,就像一面旗帜。

    只要曹操得到哪怕百分之一的支持,都是一个重要信号,其他士族都会下场跟注,到那时,曹操的势力将得到极大的补充。

    越想越兴奋,曹操不由自主地握住郭嘉的双手,激动道:“奉孝,真乃吾之子房!”

    原本郭嘉也挺激动地,可听到“吾之子房”这个称号,总感觉哪哪不得劲。

    仔细想想,曾经金茂也说过这样的话,但是郭嘉拒绝成为“吾之子房”之一。

    曹操并未注意到郭嘉失态,激动地问道:“军师,快快告诉我,第二份大礼是什么?”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553/111109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