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无限暴兵,我打的就是精锐! > 第390章 ?材料呢?!

第390章 ?材料呢?!


第三件,3D激光一体成型系统。

  这才是真正的神技。

  原材料全变成液态,灌进地下管道。等要造船了,系统一开,液体哗啦啦流向船坞。

  船坞上方,密密麻麻的激光器像天上银河般亮起。

  液态材料一落地,激光束就精准打上去。哪里该是龙骨,哪里是舱壁,哪里是引擎位、电线管、液压杆、雷达阵列……全是激光一笔一划“画”出来的。

  塑料、铜、稀土、S复合合金……所有材料,自动按图纸比例混合、塑形、固化。

  不需要工人,不需要焊接,不需要吊车。

  整艘船——从外壳到内胆,从螺丝到发动机,连每一根电线怎么绕,都一次性成型!

  前提?你得有设计图。

  而陈川,刚好有一张。

  他从兜里掏出一块移动硬盘,不是纸质图纸,不是胶片,就是块巴掌大的电子盘。

  系统给的——先进型驱逐舰完整版设计图。

  他深吸一口气,插进控制台。

  屏幕亮了。

  全息投影在空中缓缓展开——一艘钢铁巨兽,轮廓清晰,线条凌厉,像一头从未来苏醒的鲸鱼。

  他盯着那艘船,嘴角微微上扬。

  这玩意儿,才是真正的战争机器。

  这厂子,要开工了。如果换成纸质图纸,全是一张张A4纸,堆起来能铺满控制中心的整面墙。陈川把那块移动硬盘往读卡器里一插,咔哒一声,像是点了“确定”按钮。

  下一秒,硬盘里那超过五百个G的图纸,嗖一下全传进了造船厂的主机里。

  你以为就画了一艘驱逐舰?

  错。这玩意儿像个游戏模组库——同一艘船的外壳,能拆出十几种玩法:反潜的、防空的、导弹的,样样都细化到螺丝型号。连导弹舱的内部布线、雷达的散热通道、指挥塔的通风口,全都清清楚楚。

  但造船厂只管“造壳子”。火炮、雷达、通讯系统、指挥电脑……这些全得你自己配。你手里没导弹,那再强的发射架也只是个铁架子。

  陈川翻了翻自己的家底——手头就一个“倚天”近防弹系统,其他啥也没有。导弹驱逐舰?想都别想。

  那就只能玩火炮了。

  好在,这设计系统够狠。火炮选的是电热化学炮——没后坐力,不震船,还能把炮管当烤箱用。全舰主体,通体用“S复合合金”一体成型,连颗铆钉都没有,整个船像从一块超硬金属里“长”出来的,结实得能拿去撞冰山。

  吨位卡在六千吨,上限了。可这六千吨,愣是塞了三座三联装240毫米主炮。传统炮这玩意儿一座得几百吨重,可现在?连自动装弹机、激光测距、光学瞄具、火控电脑全打包,才不到一百吨!要是船身再宽点,都能塞下两门战列舰级别的主炮。

  陈川点啊点,像在玩星际争霸选兵种。火炮、近防炮、鱼雷、反潜火箭、深弹投掷器……全按手头能搞到的配置,一顿猛点。

  最终定型:

  三座240毫米主炮,火力密度炸裂;

  四座45毫米近防阵,像泼水一样扫天;

  四组三联装666毫米鱼雷发射管,装弹快得跟装弹匣似的;

  四组反潜火箭,两座深弹投放架,潜艇见了都绕着走;

  三坐标雷达、防空预警、平面搜索雷达,全配齐;

  量子通讯天线,电子对抗系统,一台微型核聚变反应堆,外加全电推进——安静得像条鬼船;

  船壳自带被动声呐,拖曳阵列声呐,球鼻艏声呐——水下动静,一根针掉下来都能听清。

  最离谱的是,尾部还塞了一架水上侦察机。不是模型,不是贴纸——系统显示,这玩意儿造船厂真能给你焊出来。连机翼都用S合金一体成型,连螺丝都不用拧。

  选完,陈川点了“确认建造”。

  控制中心天花板“唰”地展开全息投影——一艘军舰,活生生悬浮在他面前。

  每一处焊缝、每一条管线、每一门炮的膛线、就连水上飞机的机舱门怎么开,都清晰得能数清毛发。

  他盯着看了十秒,咧嘴笑了。

  三十天,就三十天。

  造好,装弹,直接出海。

  不用等,不用试,不用调试——就像手机点一下“安装”,下一秒,战舰就站在你家门口,等着你登舰开火。所有船台都空着,一个人都没,陈川眼睛一亮——这不就是白送的造舰机会吗?他能一口气开十几个造船线,全堆上驱逐舰!

  每个船台都能搞定六千吨的玩意儿。最牛的那四个大车间,本来是专造几十万吨油轮和航母的,但现在嘛,拿它来砸六千吨的小船,就跟用大锤打蚊子一样,纯粹是奢侈浪费。可陈川管不了那么多,有钱有权就是任性。

  造船台分三档:最小的一堆,密密麻麻上百个,专干小活儿;中间二十来个,能搞五万到三十万吨的货轮或军舰;最大那四个,简直就是工业巨兽,啥都能吞。

  只要你有图纸,这儿就敢给你造出来。管你设计是神仙画的还是狗啃的,造船厂不负责脑子,只负责动手。但重点来了——图纸不能光画个船型,还得把里面的技术全都塞进去!不是随便画个轮廓就能行的。就一艘驱逐舰,图纸居然硬生生塞了500G,全是材料配方、动力模块、散热系统、电磁屏蔽的底层代码,密密麻麻,连螺丝的热处理工艺都给你标得清清楚楚。

  真要让国内那帮顶尖舰船设计师来复刻?没个三五年根本搞不定,还未必能造出原版的性能。

  陈川心里有数:这玩意儿不是靠人堆出来的,是外星科技。

  动力系统更是离谱——微型核聚变反应堆!就八个手机那么大,输出功率刚好够推六千吨的船跑得飞快。

  船?没戏。你得先破解这个“小手机”的秘密,把它的功率翻几倍,再重新设计电机、传动、散热,才能往上堆吨位。

  可等你搞明白这些,小鬼子都该去太平洋养老了。陈川琢磨着,与其在这儿当工程师,不如多砍几个敌舰,说不定哪天系统一高兴,直接掉张航母设计图出来,省事儿。

  他挑了十二艘驱逐舰,下单。结果一启动,人傻了——

  ???材料呢?!

  船台空空如也,连块铁皮都没有!

  “我他妈……造个屁啊!”

  陈川一拍脑门,撒腿就冲出控制中心,直奔材料加工厂。他赶紧把奖励空间里攒的破烂玩意儿全倒进入料口:被炸烂的导弹残骸、废弃的坦克装甲、拆下来的战机引擎、一堆没用的外星零件……哗啦啦全倒进去,当饲料喂机器。

  光靠废料不够,他立马掏出两张顶级人才卡,啪地一拍。

  下一秒,十名白发苍苍的老工程师和二十个年轻天才技术员凭空出现,眼珠子还带着点懵,手里已经攥着扳手和图纸了。

  终极造船厂,终于开始轰鸣了。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542/4330603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