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落榜后,请大明赴死! > 第389章:记中写

第389章:记中写


嘉靖三十年的初冬,西安府虽刚经历战火,但在黑袍军的高效治理下,已迅速恢复了秩序,甚至透出一种久违的生机。

府衙议事堂内,炭火温暖,气氛却比炭火更炽热几分。

阎赴端坐主位,平静地看着眼前三位风尘仆仆却目光坚定的读书人。

他们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几盘白花花的银锭,以及两叠至关重要的文书,一叠是厚厚的地契,另一叠则是记录着田亩人口的鱼鳞册。

为首之人名为吕仲良,年约四旬,面容清癯,衣着朴素却浆洗得十分干净,一望便知是谨守清贫的读书人。

他深吸一口气,将面前那本关乎家族根本的鱼鳞册郑重地推向阎赴,声音沉稳而清晰。

“阎大人,此乃在下吕氏一族全籍丁口、田亩清册,以及变卖家产所得银两之详单,吕某不才,愿携全部家当,投入黑袍军麾下,效犬马之劳,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身旁较年轻的张治庆和文景之也同时躬身,异口同声道。

“学生亦同此心,愿追随阎大人!”

阎赴的目光缓缓扫过三人,最后停留在吕仲良脸上,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三位皆是读书人,当知纲常伦理,我黑袍军,在朝廷眼中,乃是反贼,尔等交出族谱鱼鳞册,便是将全族身家性命押上,若他日我黑袍军兵败,此册便是尔等附逆的铁证,阖族难逃株连之祸,你们......不怕?”

吕仲良闻言,非但没有退缩,眼中反而爆发出更加明亮的光芒,他挺直腰板,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提高。

“大人,怕?如何不怕,但怕的,不是黑袍军‘反贼’之名,怕的是这煌煌大明,已非汉家天下之气象!”

他情绪愈发激昂。

“自洪武帝驱除蒙元,重光炎黄,汉家儿郎脊梁方挺直数百年,可如今呢?鞑靼铁骑年复一年寇边掠境,视我汉民如猪狗牲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朝廷......朝廷做了什么?”

他痛心疾首,几乎要捶打桌面。

“边军糜烂,非但不能保境安民,反而效仿鞑虏,杀良冒功,劫掠百姓,朝廷衮衮诸公,只知党争倾轧,盘剥民脂民膏,就连......就连当今圣上,面对鞑靼,亦只知退让媾和,不敢复河套,甚至要开边市以苟安,这天下,谁在真正护卫百姓?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他最后看向阎赴,目光灼灼。

“黑袍军延按起兵,肃清吏治,分田安民,更在临洮府外,以雷霆手段重创鞑靼,扬我汉家威名!此等壮举,方显我炎黄血性!吕某虽一介书生,亦知大义所在!若能追随大人,重振汉魂,虽死何憾!”

张治庆和文景之也激动地附和。

“吕兄所言极是,吾辈读书,所求无非经世济民,如今朝廷无道,黑袍军方显生机!吾等愿效绵薄之力!”

阎赴听着这肺腑之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

他心中明了,临洮府一战的政治效应,此刻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向心力。

他站起身,郑重地对三人拱手。

“好!三位既有此心,我黑袍军必不负所托,只要诸位不负黑袍军为民请命之初衷,阎某在此立誓,必竭尽全力,不让汉家脊梁软下一分,不让百姓再受一丝欺压!欢迎三位加入!”

他当即吩咐张居正妥善安置三人,令他们从基层吏员做起,熟悉黑袍军政令,参与民生治理。

吕仲良三人刚被引走,张炼便快步进来,脸上带着一丝诧异和兴奋。

“阎大人,府衙外来了百余名青壮,自称是甘州边军,求见大人。”

阎赴眉梢一挑,起身道。

“去看看。”

来到府衙院内,寒风凛冽,却见百余名汉子整齐地站立着,虽衣衫褴褛,面有菜色,但体格魁梧,眼神中带着边军特有的风霜与坚毅。

为首一名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见到阎赴,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沙哑哽咽。

“甘州边军小旗孙宁,携一百零七名弟兄,叩见阎大人!”

他身后百余人齐刷刷跪下,动作整齐划一,显是训练有素。

阎赴上前亲手扶起孙宁。

“孙小旗请起,诸位请起,天寒地冻,有何事而来?”

孙宁抬起头,这个看似木讷的汉子,眼中却燃烧着火焰。

“阎大人!俺们来,只为投奔黑袍军,杀鞑子!”

他指向身后。

“这些弟兄,都是甘州镇的好汉子!可......可朝廷不把俺们当人看!”

他声音悲愤。

“喝兵血,克军饷!俺老母幼子,去年冬天就......就冻饿而死!就因为上头贪了俺的饷银!”

他身后一个汉子红着眼圈低吼。

“俺不愿杀良冒功,就被往死里整!”

另一个咬牙切齿。

“鞑子来了,上头让俺们躲!眼睁睁看着乡亲被掳走!这兵当得憋屈!”

孙宁最后看着阎赴,这个硬汉的喉咙哽咽了。

“阎大人......黑袍军是条汉子!能真刀真枪跟鞑子干!俺们别无所求,只求能上阵杀敌!只要能让俺们杀鞑子,就是把俺们放到最前头当炮灰,俺们也认了!”

阎赴心中震动,他重重拍了拍孙宁的肩膀。

“好汉子!黑袍军要的就是这样的兵!不是炮灰,是兄弟!从今往后,有黑袍军一口吃的,就饿不着弟兄们!张炼!”

“在!”

“将孙宁及其部下编入新兵营,优先配发冬衣粮饷,由阎狼亲自整训!”

“得令!”

孙宁等人闻言,激动得热泪盈眶,再次齐刷刷跪下。

“誓死效忠阎大人!誓死效忠黑袍军!”

边军刚被带走安置,又有人通报。

“无锡邹家二管事邹盛求见。”

阎赴眼中精光一闪。

无锡邹家!

他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相关记忆。

王世贞的国朝从纪中写,当今天下有十七富,蜀王、黔公、贵州土司安宣慰、太监黄忠、黄锦、成公、魏公、都督陆炳、锦衣卫张二、三个晋商、两个徽商、无锡的邹望和华麟祥。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538/4358957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