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173章 山长

第173章 山长


他说完,忽然看向最前头的秀才。

那人衣着稍微有些破旧,面容平实黢黑。

“前日抄录的程子语‘中庸易而难’,你来试解‘天命’与‘修道’的干系。”

那秀才立刻起身,没想到会突然考察,嗫嚅半天,见教授面容似不悦。

赶紧道:“学生以为,以为天命是本根,修道是培护,如先生所言,松需培土、稻需耘田……”

“差矣!”教授打断他,不用翻开旧案稿,张口就斥道:“朱子注‘性即理也’,道是性之发,教是道之修。”

“天命是‘未发之中’,修道是‘已发之和’,二者非根与土,是体与用!若只说培护,便落了下乘。”教谕有些不满,面容肃穆。

“那日吾教的如此透彻,”

教鞭在“性”“道”“教”三字间来回,他的声音透亮,带着威严道:“汝今日且将此三句注疏抄十遍,明日来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是何道理也。”

“记住,经义如剥笋,半点急不得。”教授皱眉,言语犀利道。

那人起身站立,因冻得牙关打颤,声音也带着颤声。

“是,学生知错,劳先生教导。”

“再罚抄课文十遍。”教授毫不留情道。

那学生再道错,而后有些不安的坐下。

教授的目光流连在学堂,学子们正襟危坐,忽然有人受不住低头。

教授目光锐利,直逼过去。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善”与“法为何?”

那人僵直身体,面如枯槁,心如死灰站立起来。

“学生以为……”

待课时结束,教授离开。

学子们才敢大口喘气,与宋溪同出一府的同乡靠过来,三三两两的说着话。

几人往外走,日光带来一些暖意,驱散丝丝寒冷。

他们要趁着午时去往食堂用餐,错过了只能吃冷食。

一口热气难得,几人不敢耽搁。

食堂今日是白面馍馍,搭配咸菜,以及一碗蛋花汤。

热汤下肚,几人都忍不住叹慰。

“这西安比我们汉中实在冷多了。”

宋溪旁边的学子忍不住抱怨道。

周围的几人都是汉中同乡,对他的话感触颇深。

吃过饭,几人稍作休息片刻,又要赶往学堂。

未时至申时前一刻是习字与作文课,宋溪等人回到学堂。

教谕自外而来,让他们自行在宣纸上临摹楷书。

临摹的便是今日正课所学知识。

半个时辰过后,教谕出了一道题,乃是先前教授所出。

学子们根据所出题目开始写策论。

墨汁在低温下易凝固,学堂有一壶一直烧着的热水,由一名杂役看着。

他们根据需求,端来热水兑凉水,用温水来化开墨汁。

学堂虽说有炭火,但只有四盆,各置于中央。

空气流动,热气聊胜于无。

宋溪运气不错,一盆炭火靠的正近,他底下还有一小盆炭火。

此炭火是他的廪饩,得益于此,让他没有那么难熬。

只不过暖的是下半身,炭火高度有限,宋溪提笔写得久了手指发冻。

只能稍微俯着身子,将手放置在炭火上烘烤一番。

手暖了一些,再接着写。

申时过后,未写完题目的留下来继续,其余学子可自行安排。

离开学堂,冷风扑面而来,宋溪裹紧了衣裳朝着藏书楼而去。

到了藏书楼附近,宋溪拿出身份牌进入了旁边的山长署。

冬日午后,府学山长署内。

炭火盆燃着炭火,热气腾然。

山长手持昨日宋溪所写的《论劝农疏》,指尖点着文稿。

山长缓缓开口道:“你这篇疏,开篇引用《孟子·梁惠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破题很稳。”

“且后你又加了一层“切近”。”他的目光面带欣赏。

“陕南多山地,春有倒寒、秋有霪雨,你说了“不违农时”,难得还能告知农人如何在此险地“避时之害”。不错,知书而不浅,地方实情也了解的透彻。”

宋溪躬身拱手道:“谢老师赞誉。”

山长态度和蔼道:“除了你所提供的方法,还有一法,你可看看。”

他递过一卷旧稿,道:“这是十年前陕西乡试第一名的《劝农疏》,你看他如何将《周礼·遂人》的“井田之制”,化用到陕南山地的“梯田”上。”

宋溪接过手,再谢山长。

山长在一旁喝着茶水,宋溪如痴如醉的看着对方递过来的旧稿。

古人智慧斐然,能得乡试第一名,自然有脱然胜于旁人之处。

宋溪看过,受益匪浅。他感谢道,“老师,学生看完了。”

山长笑道:“可会用了?”

宋溪点头。

山长见此,无需再多问。他这个新弟子,聪慧非凡,难得的一点就通。

再学习一段时辰,天黑前,宋溪从山长署离开。

府学山长,总领学务且掌首教,必择乡中经术湛深、德望素重者任之。

或是宿儒穷经,或是旧官致仕。总是,身份不低。平日能也得见。

宋溪能拜其为师,于他而言算是“一步登天”。

宋溪来府学前没有想到过学政给他推荐的老师竟然会是山长,他当初打听到此,踌躇了几日才到了山长署拜访。

府学里流传,能得山长列其门墙,非但可窥经义堂奥,更能得交硕儒、闻备考要诀,此乃求学之幸事。

可谓是青云之路近在眼前。

那日,宋溪很顺利的进入了山长署。

同于他来时所想,山长的确是年纪稍长,已过知天命。

不同于他所想的是,在看过推荐信之后,山长直接收下了他。

让他回去准备拜师帖,还有拜师礼。

顺利到宋溪出来的时候都有些恍惚,他本以为对方会看在学政的面子上,考教他一番再做决定。

没想到就这么被收入门下了。

这让宋溪对当日于那位学政的猜测推翻大半,心中隐隐认定或许对方真的是出于欣赏他。

九岁的二元秀才固然难得,可若府学山长放出话,这个年纪的三元秀才也能挑选。

西安并非没有神童,往年所出也有凡几。

那几日,直到彻底入了山长门下,宋溪才感觉到脚踏实地。

后来他得知,原来学政是他的师兄。

思绪回笼,宋溪回到号房。

他因着山长老师与廪生身份所得的廪饩,屋内能供上炭火,并不需要挨寒。

西安的冬日比平阳县冷了许多,也不知道家里可好,爹娘是否囤积够了冬日过冬的柴火。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272/4371294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