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176章 正值壮年

第176章 正值壮年


可以看出来宋溪虽然落棋生涩犹豫,但他能下对。

虽然不算是最好的落子点,但也是不错的选择。

宋溪落下子以后摇头道,“弟子这是第一次下棋。”他也说不清道不明,直觉使然。

沈常之摸着胡须,“不错,看来你适合学棋。”他的神情舒缓,由此可见,他的教学果真没有问题。

至于作画,有屠正这个前车之鉴,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至少,他还有别的弟子会作画。

宋溪点头,赶紧笑道:“都是老师教的好。”

呼,总算有一门拿得出手。

不然真愧对老师栽培。

沈常之笑着继续与宋溪下棋,期间会传授他一些棋技。

一个时辰过后,宋溪已经能与他下半个来回。

当然,这是在沈常之没有放海的情况下,只是放水。

这让沈常之很是高兴,教导半个月的作画带来的挫败感,与此时的教棋对冲。

沈常之越教越精神,宋溪也越学越好。

画画给他带来的何尝没有有挫败感。

师徒齐心协力,宋溪进步飞快,已经可以与沈常之下半个多点的来回。

这样的进度,很不错了。

学棋是长期浸润、循序渐进的过程。

光是入门筑基普通人就需要花费一至三年不等,几个月入门已是“有棋慧”的可塑之才。

而一两个月入门的,乃是顶级棋才,这种人未来的成就往往不可估量。

棋圣,未尝不可。

要知学棋需花数月熟记棋盘、规则、基础技法,再通过每日对弈、打谱,夯实基本功。

如同读书先背经书,需认识学习吃透,再反复打磨。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长远的学习。

天才顿悟终究是少数。

得见宋溪于棋道有一些天分,沈常之便开始着重教导其下棋。

宋溪听从老师安排,也将部分重心移至学棋。

一直到一月半过后年假到来,宋溪还不能说是入门,只能勉强道知了皮毛。

除夕这日,府学人声寥寥,落针可闻。

平日里满员的斋舍空荡荡,只有不到二十人留存。

往日的明伦堂坐满听讲学子,到了今日除夕时仅剩几位读书人留居读书,其余同窗早已返乡团圆。

府学空旷寂静,从前还能见到不少人走动的庭院,如今只有风吹过古柏的声响。

为了迎接新春的到来,留宿在府学的学子们都在舍房门楣上贴上亲手写的春联。

府学大门也适时贴上了山长提笔写的春联:

上联:明伦立教承先哲

下联:崇德修业启后昆

横批:薪火相传

今日,府学内有杂役在庭院角落用枯木点燃一小堆“岁火”,驱寒的同时应着“岁岁平安”的习俗。

食堂只余下几人,午食,他们煮了一锅杂粮粥,里头加了一些红枣。

给留居府学之人添点年节暖意。

宋溪午时与几位同乡之人一同去往食堂吃饭,这时府学也只有此处能见到一些人。

几人同病相怜,都思念着远处的家乡与亲人。

酉时过后,近夜,该吃团圆饭的时候,宋溪带着年礼到山长署拜访师长。

“老师。”宋溪敲门进入其中。

沈常之见到他,笑道:“来了。今日你师兄也会来,委屈你同我们这两个老骨头共食了。”

宋溪笑应,也带来一些玩笑的意味,他道:“老师正值壮年,正是奋斗的年纪,怎么能是一把老骨头。”

沈常之一愣,他笑道:“为师老了,说不过你。”

宋溪拱手,“都是老师让着弟子。”

“走吧,到后头去。等你师兄送饭过来。”沈常之放下笔,招呼宋溪跟在身后。

山长署是一个二进的院子,前面用来办公会客,后面为住所。

途径拱门,能瞧见一片小竹林,郁郁葱葱,青葱有劲。竹林并不算茂盛,甚至显得有些凋零。

宋溪多看了两眼,因气候影响,竹子能够在西安生长算是难得。

养到这般,要费不少心血。

按照过往历史大趋势分布,西安真正的地域分布不属于陕南地区,而是属于关中地区。

不过在大齐,西安属于陕南的包围圈。

且因为历史的原因,虽如今不是京城,但西安是除了当今京都洛阳,江南地区外文气最浓郁的地区。

当今朝堂科举出身的士人也由地域划分为群,斥外严重。

江南学子常年霸榜,士人如过江之鲫,长此以往,恐有形成“地缘官僚集团”。

一人得道,互相扶持,资源聚集,垄断话语权。

这对其他地区的读书人来说,极为不利。

要知道进士做官后大部分人会出于前者的提携,效仿先辈,通过人脉为家乡争取资源,甚至影响地方行政决策。

同时,朝廷也会因“文风鼎盛”对该地区另眼相看,科举配额可能间接倾斜,形成“越出进士,越重教育”的良性循环。

若是朝堂上多数只有一个地区的官员,很容易变成一言堂。想要做什么,会变得简单许多。

虽有做官不允许在户籍之地,但做京官可没有这个顾虑。

如今上位者为贤纳用,不拘出身,此等现象并没有遏制的意思。

大齐历经两任皇帝,如今在位已经三十七年,垂垂老矣。

不知日后会出现何等变故。

不过这些于宋溪而言,还有些太远。

沈常之与宋溪落坐,不一会,一名面容刚毅严肃的男子提着六层食盒走进来。

宋溪站起身,向人拱手行礼,他微顿道:“师兄。”

屠正颔首,他道:“师弟。”他的声音与外表并不相符,有着一副温润的嗓音。

沈常之见到这个弟子,笑坐在原地。

屠正拱手行礼,“老师。”

“来了。”沈常之点头。

屠正没有坐下来,打开食盒,一层一层的拿出佳肴。

宋溪站着想要帮忙,屠正的手又快又稳,没有给他机会。

沈常之笑着让宋溪坐下来,让他师兄来忙活就行。

宋溪虽觉有些不好,不过沈常之已经说了,他领情坐下。

不动声色观察屠正的神情,说来他与这位师兄,相处甚少。

瞧着对方一如既往的冷脸,摸不清是什么态度。

宋溪想到,让学政给他布菜,也就是沈常之在。

二人现在算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弟。

放在以往,宋溪怎么敢想。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272/4367755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