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197章 安排妥当

第197章 安排妥当


四人随周松年入内,他微微侧身在前引路,口中不停介绍院落景致。

第一进门厅隐于黛瓦粉墙之后,两侧门当精雕缠枝莲纹,黑漆大门上嵌着黄铜门环。

进门左转,半人高的太湖石假山立在院中,石隙间杂生着几丛青绿草植。

旁侧凿有一方浅池,几尾锦鲤摆尾穿藻而过。

游动时漾开的水纹里恰好映着檐角垂落的铜铃,一阵风动,跟着晃荡。

这小院虽不大,却将江南水乡的灵秀藏得十足,假山映水,处处是雅致。

穿过门厅与天井间的仪门,便到了第二进正院。

院中铺着平整方砖,北屋三间正房作堂屋用,其中一间改造成了书房。

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院角摆着一口青灰陶缸,缸中养着睡莲,此刻正绽着粉白花瓣。

站在院里,抬头可见一望无际的湛蓝与点点白云。

待将院落看完,周松年语气恭敬地问:“宋郎君,您看可有不妥之处?”

宋溪颔首,看向爹娘。

周松年反应过来,赶紧笑着道:“宋妈妈与老爹如何看,且于小人说道。”

李翠翠有什么说什么,“瞧着都好着,就是这后面和前头都空了一大块,咋不弄个菜地捯饬捯饬?”

“那些个花好看的,就是那鱼是啥,不晓得能不能吃啊。”

“这院里能养鸡吗?我瞧着够大,稍微空出块地就能养两只鸡。”

周松年面色如常,客客气气解释道:“宋妈妈想到周到,这菜地小人没有想到,是小人的过错。这鱼是寻常的杂色锦鲤,想来应当是能吃。”

他笑道:“宋妈妈若是想吃,待会小人带过来厨娘,抓一只给您做着尝尝。”

“这鸡也是能养的,只要妈妈喜欢,自然是可以。”

李翠翠见周松年这么好说话,继续道:“哦,那成。这鱼瞧着眼睛好,讨喜啊,就不吃了。这菜地我能看着挖一块不?回头走了我填回去。”

“自然可以,都依您。”周松年道。

宋大山在旁边没说话,他瞧着都好,就是柴少了,回头他造点就成。

周松年见老两口都没有意见,将目光再回到宋溪身上。

面前的少年虽然年纪尚小,他却也不敢轻视。

不说主家态度,单就此人的表现都不像个寻常人,少年聪颖。

“并无不妥,如今这样正好。”宋溪道。

周松年悄悄松了口气,又装作自然地刻意道:“前面一直不知郎君何日来,这些日子我一直让婆子来打扫。院里瞧着没有半分落灰,想来是婆子知道要迎贵客,打扫得格外仔细。”

这话有邀功的意思。

“有劳周掌柜费心了。”宋溪道。

“宋郎君哪里的话!”周松年连忙笑答,“这都是小人的分内之事。”

他稍作停顿,又斟酌着说道:“郎君与宋妈妈、宋老爹一路赶来,定是累了。小人原本想着备下接风宴,眼下要么先派人把吃食送过来?等明日几位贵人歇缓过来,小人再正式安排接风宴,这样也好不累人。”

“宋郎君,您看这般安排可行?”

宋溪点头应下:“周掌柜考虑周全,便可如此。”

周松年立刻拱手行礼:“好,那便依宋郎君的意思办!”

“过会小人就送几个人过来伺候,”周松年语气愈发客气,“劳烦几位贵人稍等片刻,小人去去就回。”

宋溪微微颔首应了声“好”。

周松年刚转身离开,李翠翠就拉着宋溪的胳膊,声音里满是不敢相信,有种走路上好好的突然捡到金子的不切实际的感觉。

她吭声道,“小宝啊,这院子这么好,这有花还有鱼的,多好的地儿啊!就这么给咱住了?”

李翠翠说着,抬手摸了摸身旁的廊柱,又滑又结实,多好啊。

这要是搁村里,她都舍不得当柴火烧。

宋溪温声道:“嗯,娘,这是老师特意安排的。”

“你这老师到底是做什么的?”李翠翠眉头微跳,又好奇又担心。

“咋好像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比庙里求签还灵验。”

这又是坐船的,又是住大院,得多少银子才够。

李翠翠都不敢想,她有些不安道:“小宝啊,咱们就这样住你老师的院子成不成啊?要不咱给你老师交些租子?就是不晓得这么大的院子要多少银钱,哎……”

“娘,别担心。”宋溪轻轻安慰,“老师既安排我们住下,自然是放心的。等日后儿子有出息了,再好好报答他就是。”

“对对对,就得这样!”李翠翠立刻点头,心里的底气一下提起来。

“做人要知恩,你老师这般帮衬你,多好的人!你可得记一辈子,这份情不能忘。”

“嗯,娘,儿子记着呢。”宋溪温声应道。

李翠翠看着他懂事的模样,脸上露出笑,有些自豪道:“娘晓得你,打小就孝顺。”

一旁的宋大山没插话,只背着手在院子里慢慢走,时不时弯腰摸一摸方砖的缝隙,又抬头看看屋檐的瓦片,眼神里满是不敢相信。

这院子太好了,反倒让人瞧着心里不踏实。

他也不知咋想的,就想找找有没有漏雨,破俩洞的地方,好修补修补。

往日在平阳县和西安府租房都是这样,他都修出点经验来了。

没等多久,院外就传来了脚步声,周松年快步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跟着五个人,三女三男,都穿着干净的青布衣裳,神色恭谨。

周松年先朝宋溪等人行了一礼,而后侧身介绍:“这几位是小人为贵人挑选的帮佣。这位年纪稍长的妇人叫李春花,是个老手厨娘,家常菜、江南点心都做得地道。”

他指着旁边两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这两位是姐妹,姐姐叫甘雨,心思细,负责日常端茶奉水、打理内院;妹妹叫甘露,手脚麻利,粗活累活都能做。”

接着又指向三名男子道,“这两位,一个是车夫,熟悉城里城外的路,日后出门办事方便。另一个负责看门守院,夜里也能巡巡夜。这两人平日里无事也能做一些杂活。”

“这位小兄弟手脚轻快,识得几个字,往后就跟着宋郎君,也能帮着研墨铺纸、跑跑腿。”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272/4333813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