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206章 争口气

第206章 争口气


怕两人找理由骂他,他赶紧翻开手中的书册,指着字句念得认真。

“所谓‘近朱’,指的是赤色的朱砂,可不是‘猪狗’的‘猪’。而且这成语里,‘朱’是指代善与好的一方,‘墨’才是指向恶与坏的方向,可不能念错、用错了呀!”

听到这话,那少年直接气昏了头,差点一头栽过去。

张有墨倒是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跑到那指出来的人面前。

对方将书册递给他,张有墨细细研读。

“嚯,真是。多谢你了。”张有墨笑道,“你这小册子真不错。”

那人颇有些不好意思,悄悄往后退了半步,而后才道:“我这也是学,学兄们的。”

张有墨点头,“好东西。”

闹剧揭过,隔日,少年班的人还没从昨天考试的名次中缓过神来。

就听说了宋溪转入甲班的消息,这无疑引起了比昨日更大的轰动。

若说前者,就好比像颗石子丢进井里,惊起一阵水花。

后者就是像块堪堪卡着井口的巨石骤然下坠,硬生生将整口井的水都猛地炸了出来。

声势之烈,让周遭的泥土芳草都措手不及。

只是任他们如何想,宋溪也不会知情,此时的他已经转入甲班。

进入甲班,宋溪只觉肩头压力陡然加重,像被无形的重物压着沉了下去。

即便刚在少年班拔得头筹,他也半分自傲不起来。

相反,这件事在他身上反而连锦上添花都不算。

一个陕南地区的九岁二元秀才,到了江南书院连直接进甲班的资格都没有。

还要先过少年班考核这一关,说不憋气是假的。

宋溪心里自然有一丝气,这股气他没有刻意去疏解,反而以此为动力,时刻告诫自己不可懈怠。

他收起了最后一丝散漫的心思,全身心关注在学习上。

甲班不愧是白鹿书院的尖子班,讲师的水准肉眼可见地高出一截,教学范围也更广。

少年班时只算“初步涉猎”的算学,在这里有专门的课程与讲师深耕细讲。

他从前在陕南因年纪小格外显眼,到了甲班却成了“寻常”。

班里不仅有比他年纪更小的秀才,更有几位与他只差一岁的同辈,其中一位还是连中“解元、会元、状元”的三元秀才。

天之骄子。

宋溪忽然明白,或许这就是周行鹤先前轻视他的缘由。

白鹿书院,竞争残酷。

甲班常年只留二十人,而这些人说句“个个都是进士苗子”毫不夸张

年纪最大的也没超过十五岁,超过这个岁数的,早是从甲班结业、备战会试的举人了。

书院里虽也有不少举人求学,却比甲班学生自在得多。

不用守着每日的课业规矩,多是泡在藏书楼查典籍,或是赶去讲堂听山长讲时政策论,只为给会试攒底气。

相较之下,乙班的规矩就宽松些,硬性要求是二十岁以下的秀才,可因竞争激烈,班里多是十五六岁的少年,鲜少有人临近二十岁能留在乙班。

有天资之人,显现的时候,年纪越小。

乙班共收五十人,要想升进甲班,得先连续三次在每月朔考中拿头名,才有资格在第四次考试时与甲班用同一张卷子。

只要能考过甲班最末一名,就能顺利晋级,而被超过的甲班学生,则会降到乙班,再想回来,就得重新走一遍“三夺头名”的流程。

宋溪给自己定了清晰的目标,先考入甲班前十五,站稳脚跟后再稳扎稳打,冲击前十。

他要争这口气,更要争日后的底气。

第一个月是关键期,宋溪只有不到三十日的准备时间。

从头一天开始,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扑在了课业上,连人际交往都暂且搁置。

便是与张有墨几人,也因不在一个班渐渐生了些生疏,好在偶尔在书院碰面时,依旧能像从前那般说笑几句,倒也不算疏远。

宋溪开始日日挑灯夜读,不过他依然控制着分寸,天黑之后只读半个时辰。

宁可早起,借助晨光,也不能让夜间烛火伤了眼睛。

这一切,老两口都看在眼里,那叫一个心疼,恨不得直抹泪。

读书的事他们帮不上忙,只能变着法子给宋溪补身子。

今天炖只鸡,明天煨只鸭,后天又熬锅红烧肉,就怕他累坏了身子。

吃些好的,人也不会垮。

宋溪在这种高压的学习情况下,人反而还胖了一些,都得益于老两口的功劳。

一晃眼,来到姑苏一月余。

日子一天天冷下来,李翠翠早早就给宋溪缝制了好几件新衣裳。

里子絮满了软和的棉絮,领口袖口都缝得厚实,生怕他冻着。

而宋大山见儿子每天中午匆忙跑回家吃饭,吃完又得赶回去上课,心疼得不行。

干脆打定主意,不知是几日以后,每日午时他都开始亲自把饭送到书院去。

省得宋溪在寒风里来回跑,让孩子遭罪。

生活中的点点小事,都是父母在安排。有了家人的支撑,宋溪更没了后顾之忧。

他抱着从前读过的各类书籍反复钻研,查漏补缺。

江南的书本普遍比陕南地区的版本要更厚实,其中内容也更加精简详细。

这些都是宋溪的弱势。

他只能通过大量阅读,去弥补这一弱处。否则文章上,很难比旁人写的出彩。

而在课堂上,只要遇到不懂的问题,宋溪都会记下来。

钟声一响,就会立刻拿着问题去问讲师。

次数多了,讲师也熟悉了他的脸。

相对的,那些同他一样常问问题的同窗,也认熟了他的脸。

原本没有将他放在心上的同窗,也隐隐的对他升起了一些敌意。

尤其是那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几人,生怕宋溪异军突起。

不过他们对宋溪的了解不多,只有少年班一事。但这件事在他们看来,不足挂齿。

而平常几乎不会有多少接触,越是在甲班名次靠后的人,读书越是刻苦,哪有空关心这些。

宋溪学到做梦都在学,这种情况之前只有考秀才试时出现过。

一直到考试日临近,宋溪才晃了晃学的发胀的脑子。

休息片刻,难得的没有挑灯夜读,收了笔,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272/4323693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