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出征莫卧儿国,多少军?
【“亲征?”】
【“陛下决定要亲征莫卧儿国……”】
【在朱高灿说出自己的决定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自打朱高灿即位以来,这还是朱高灿第一次表示要亲征。】
【不过众人也非常理解朱高灿的想法,灭掉莫卧儿国之功太大了!】
【面对覆灭莫卧儿国这种具有大的功劳,就连陛下也不忍心放过吗。】
【这非常好理解。】
【于是,在场的所有人只是对朱高灿出征之事表示了震惊,并未有任何一人表达了不同意的想法。】
【很简单,若是没有朱高灿的存在,他们众人别说是灭掉莫卧儿国了,就是可以在当初瓦剌人围城之时活下来都非常的困难。】
【不过朱高灿此次决定出征莫卧儿国可并未为了自己建功,还是那句话,现在的朱高灿不需要再有任何的荣誉加身,此刻的朱高灿依然是那华夏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万古一帝。】
【朱高灿做的已经够多了。】
【此次朱高灿之所以决定亲征,为的依然是大明。】
【在朱高灿看来,在大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之后,现在整个大明的朝堂之中都有一种浮躁之气。】
【官员们、武将们都认为现在的大明天下无敌,当然这想的确实没有错。】
【可问题同样出现在这里,现在的大明强的可怕,武将们必不可免的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万一在战场上轻敌可就出大事了。】
【华夏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数不胜数,在三国时期,张辽甚至可以凭借八百虎贲在合肥打破大皇帝孙权的十万大军。】
【现在是大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且莫卧儿国依然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大国,可不能出现任何的变故。】
【这才是朱高灿决定亲征的根本原因。】
【于是乎,朱高灿看到在场的朝臣无一人开口,对自己亲征之事表示默认,于是当即拍板。】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不同的意见,那就依朕之言,朕要亲征莫卧儿国——李翦!”】
【“末将在!”】
【被朱高灿点名之后,李翦毫不犹豫的在文武百官之列站了出来。】
【“此次出征你为副将。”】
【“喏!”】
【李翦回应朱高灿的声音带有几分颤动。】
【他太激动了!】
【朱高灿已经赋予了他灭掉亦力把里这一件大功,现在自己又可以在人生履历上多添上更加灿烂的一笔了。】
【李翦已经可以想象到,自己在百年之后,后世之人会对自己给予一个非常高的评价。】
【看着欣喜若狂的李翦,朱高灿仅仅只是看了一眼,紧接着目光落在朝堂上的于谦身上。】
【“于谦。”】
【“微臣在。”】
【于谦恭恭敬敬的开口。】
【朱高灿道:】
【“朕此次出征莫卧儿国大致需要五到六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中由太子监国,你留在顺天府中辅佐太子。”】
【朱高灿的太子名为朱瞻垣(yuan),生于永乐三十年(宣德六年),为朱高灿长子,今年已经十二岁了。】
【在朱高灿登基的第一件事便将其立为太子。】
【“瞻”字取自当年太祖为成祖一脉取的字辈——“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后面的“垣”字代指城墙,意喻着朱高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像城垣一样,象征着守护与安定。】
(额,这本书没有女主,但太子还是必要的,一个四五十岁皇帝没有儿子确实有些过分了,不过这后面并不会出现太子的剧情,大家把太子当个NPC就可以了。)
【“微臣明白。”】
【于谦开口说道。】
【“陛下尽管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殿下。”】
【朱高灿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现在朱高灿还是非常信任于谦的,并且现在的太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在朱高灿的淳淳教导之下,太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对于太子的教育问题,朱高灿从未落下。】
【随着太子的学识日渐广阔,太子在书本之上认识到了那些曾风骚一时的英雄人物,太子越来越明白他们父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
【怎么说呢,现在的大明与书本上的历史仿佛不在同一个维度,太子几乎在现在的大明身上看不到历朝历代的任何影子。】
【在大明的身上发生了跨时代的变化。】
【如果不是太子在这些年里肉眼可见的看到了大明发生的变化,太子甚至以为那些历史书是别人编写出来骗人的。】
【这很好理解,现在的大明太强了。】
【这种强大不仅仅体现在大明的武装实力上,同样体现在大明人骨子里那异于其他国人的傲气。】
【所有的大明百姓都在为身为一个大明人而感到自豪。】
【在朱高灿登基的这三年里,虽然在地方仍然是天灾不断,但在大明的宏观调控之下,这些天灾打在大名身上都显得不痛不痒,每次都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可以完成灾后的善后工作。】
【这些事情都是太子亲眼看到的。】
【“微臣明白!”】
【在朱高灿下令之后,于谦恭恭敬敬的答道。】
【安排好出征之后的后方问题,朱高灿继续讨论起关于出征的事情。】
【“在诸位看来,我们大明此次攻伐莫卧儿国需要出动多少大军?”】
【朱高灿的目光再次看向群臣。】
【作为此次出征、朱高灿钦点的副将,李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禀陛下。”】
【李翦微微弯腰,对朱高灿恭敬的行礼。】
【“在末将看来,攻伐莫卧儿国与当初的亦里把里国一样,他们在面对我大明之时根本没有任何的的反击能力,大明出动三万大军足矣。”】
【在李翦开口之后,接下来不少官员武将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禀陛下,微臣认为只需要两万大军。”】
【“末将认为只需要五千军!”】
【“在下……”】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270/4349172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