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清理北大营
孟瑶离开之前,皇帝便已得知皇长子醒来的消息。
只是碍于她仍在殿中,他便始终未动。
直到钟意来报,说常宁郡主已经离开,皇帝这才从御书房快步赶往后殿。
他过来时,孟瑶那一身红衣正渐渐消失在晚霞深处。
仿佛燃烧后的余焰,带着炽烈与孤傲。
皇帝垂下眼帘,极力压抑着心底的情绪。
他步入殿中。
楚墨渊一看便知——父皇对阿瑶,是心怀愧疚的。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他缓缓自榻上起身。
“阿渊莫要挪动。”皇帝快步上前,“沈太医说你体内余毒未清才会晕倒。此刻感觉如何?”
“让父皇挂念,是儿臣不孝。”楚墨渊低声答道,“好在有阿瑶精心照料,儿臣已经好多了。”
皇帝闻言放下心来,在榻前缓缓坐下。
听到儿子提到孟瑶,他沉默了片刻,才轻叹一声,道:“昨日你所进言,欲为常宁加封‘护国郡主’的请求,朕……终究食言了。”
“父皇是觉得,阿瑶当不起这个称号吗?”楚墨渊抬眼。
“自然不是。”皇帝摇头否认。
他的目光略微闪烁,话语却逐渐放缓:“这些日子,武将们连番入宫,陈情不断。朕思虑再三,若真加封常宁为‘护国郡主’,只怕名头过重,会令那些老将心寒。毕竟这天下,是他们当年辅佐太祖打下来的,也是他们替先皇与朕镇守的疆土。他们的意见,朕不得不顾。”
秦枳等人,当年更是在夺嫡之乱中坚定站在他这一边的旧臣,他们跪在御阶前哀求,他又如何能视而不见?
“常宁北地平叛有功,朕加封她为‘昭懿郡主’,已是明赏。再者,她即将成为你的妻子,‘昭懿’二字,寄托的是朕的期许。女儿家过刚易折,唯有持懿守昭,安于后宅,方能做你贤内助。”
昭懿二字,亦是他作为父亲,对儿媳的……规训。
而这些话,也是皇帝在反复对自己强调:更改旨意,并非失信,而是权衡大局的必然。
楚墨渊眼神微沉,他并不认同父皇的观点。
但他也很清楚,此刻不论再说什么,父皇都不会再听进去。
更何况,圣旨已下,一切已成定局。
阿瑶想要的,他还要徐徐图之。
他唇角轻轻弯起:“父皇乃是天子,您赏赐的……不管怎样都好。”
皇帝见状,点了点头。
忆起方才的情形,他开口道:“常宁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女子。当初你求娶她时还是痴傻之人,朕原以为她定会拒绝,没想到她竟然当场应下。”
楚墨渊眉梢微挑,心中暗道:那是自然,当初可是阿瑶逼他来求的。
皇帝接着道:“如今你恢复了神智,更不可辜负她。将来你的后宅难免会有身份地位更高的女子,但无论如何,宠妾灭妻之事绝不可做。若你敢辜负常宁,哪怕你是朕的儿子,朕也会护着她,严惩于你。”
楚墨渊:……
说父皇心疼阿瑶吧?但如今已经开始替他筹划起扩充后宅之事了。
说不心疼吧?他却坦言,若自己辜负了阿瑶,他这个父皇也绝不轻饶。
他无奈一笑,低声道:“儿臣与阿瑶尚未大婚,父皇言之过早。但既然父皇忧心阿瑶跟着儿臣受委屈,不若……再答应儿臣一个请求?”
他笑着开口——
为宋家求赐皇商之名。
皇帝闻言,沉吟片刻后说:“这两年,内务府也曾屡次向朕举荐宋家。他们从丝绸生意起家,却能越做越广,去年进献的千年玉珏,更是精妙,的确有皇商之资。”
皇帝顿了顿,笑着说:“只是,朕刚刚封赏了常宁,若此时再赐宋家,难免落人口实,说他们是靠姻亲才得此殊荣,反倒与宋家名声不利。不如待你们成亲前,由内务府另行提报便是。反正不过一月,不急于此刻。”
不得不说,皇帝这样的安排,的确更为妥当。
“儿臣代阿瑶,叩谢父皇圣恩。”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皇帝便回御书房去了。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楚墨渊嘴角的笑意淡了下来。
他招来路甲,低声问:“廖长风等人,可来了?”
“属下一早就派人去了北大营,算算时间,廖副将等人此刻应当已经入京了。”
楚墨渊点头。
得知父皇改了封号,他便知道阿瑶心中定然委屈。
他想起他们返京时,廖长风等人曾坦言,愿为阿瑶这样的将军效命。
于是,他便立即派人去北大营。
若这些昔日相交的将士能前来投奔,阿瑶心境必会好些。
“既然他们来了,那就去看看。”
他扫去方才在皇帝面前的病弱模样,稳稳站起身。
得知长子要走,皇帝担心他的身子。
特地命人以御撵送他出宫。
然而,他尚未出宫门,便听见秦枳的叫嚣。
楚墨渊脸色骤然一冷。
阿瑶的话,他都要听。
那秦枳是什么东西?
什么三朝老将,不过是倚老卖老!
竟敢对阿瑶如此无礼?!
……
当晚,北大营灯火通明。
孟瑶亲自坐镇,查阅近期调令,是否真如秦枳所说。
秦枳的两名亲信副将跪在帐中,大气也不敢出。
他们听说了孟瑶当日定下的规矩:
“不听将领者,斩!”
“战前逃跑者,斩!”
只怕今日,他们难逃一死。
兵部尚书与吏部尚书各自带人,亦同坐帐中。
案几上堆满卷宗,烛火摇曳,映得几人的神情愈发凝重。
秦枳驻守北大营十年,军中档案厚达数尺。
兵部调出历年赏罚簿册,与实录一一对照。
吏部则逐条核查各级将士升降、换防是否合理。
翻页声沙沙作响,夜色愈深,气氛愈紧。
不久之后,户部的人也赶到。
开始逐项核对军饷支出。
秦枳满脸通红,额头青筋暴起。
他还未倒,却似乎已经人人皆可来踩上一脚。
可让他更为恼恨的是……
他引以为傲的将士们,此刻竟然聚集在帐外齐声高喊,要求拜见常宁郡主。
他们痛斥主将多年来的不公,倾诉这些年受到的苦楚。
呼求郡主为他们做主。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145/1111097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