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起伏
公元九年正月初九,北极武带着一百余人前往山农省。
山农省是山农国的老地盘,也是北极武重点发展建设的后勤基地。
这里的繁华不比洛阳差,人均消费水平仅次于洛阳。
人口方面也更多,因此比总是驱赶人往外走的洛阳府更加热闹。
“武王要过来了!九号出发!半个月后会到同州!”
同州的万户们立刻在受灾最严重的山区生产队开会。
五个万户和一百个千户都站的笔直,安静听着讲台上几个站着的人讲话。
山农族的规矩就是要吃一起吃,要打一起打,要死一起死。
以前还不严格,自从北极武发现弹性的宽容会影响战斗力之后,直接就定死了规矩。
没有命令绝对不能后退,谁退谁死。
让去打,就要去打,主将死了副将顶,就算只剩最后一个也要死在那里不能退。
确实是不人道,但效果出奇的好。
为此也提供了更优厚的待遇,比如立军功者可免亲属死罪,死刑变四十年,四十年变十年,十年以下可以放人。
北极武更愿意给钱,但也允许和接受立了功的人在合理范围内提条件。
慕容星汉看着手下一群人,严肃的喊道:“七天之内把人都救出来,把这个生产队都收拾好,缺少的牛羊立刻补上!地面都打扫干净!剩下七天时间准备迎接武王!”
“听到没有!”
众人齐声吼道:“是!”
慕容星汉没有废话,“立刻行动!原地解散!”
其余几个万户看着台下快速散开的士卒。
等人都走了后,万户史正堂才开口询问事情。
“这次灾情并不严重,都收拾好了,圣上过来看到没有人受伤,问起来怎么办?”
慕容星汉回答说:“如实说就行了,做好分内之事。”
史正堂见状就点头说,“好。”
几人能当万户肯定不是依靠血脉和出身。
有的是原来的百户千户投降,慢慢升上来的。
在北极武身边就容易立功升职,山农省又是北极武重视的地方,在初期缺人的时候只要能做出一些成绩就会被提拔。
早期防守草原入侵,往外打不出去,但也百分百的防守成功了。
在安排移民和收降俘虏的过程中,逐渐就冒出了许多人才。
如今的山农省总督王庆最早只是一个库管,凭借对数字和账目问题的敏感,提出了许多对统计和核对有建设性的意见,迅速被北极武安排在了一些重要岗位实习。
实习合格后,就一步步提拔到了总督位置。
文人也好,武人也好,北极武想用谁就用谁,想提拔农民工人商人,也就提拔了。
没有祖宗之法的限制,也没有朝廷文臣慷慨激昂的为天下人鸣不平。
同州地震的事情已经没有山农人关注了,大家只关注武王会过来的事情。
武王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了。
对所有山农人省的山农人和汉人来说,能有今天的生活都是北极武的功劳。
这是事实。
山农国就是北极武的一手缔造,其余人都是被拳头和好处驱使着过来干活的帮工。
走西口时留下了大量冀州人,这些冀州人在晋冀两地合作时来往两地,翻山越岭运送大量物资,走出来一条更快捷安全的道路。
在火药运用在开路挖矿后,大山就不再是障碍。
北极武允许用火药破坏地形打通道路,以及对防守和各地守关的撤销,解决了朝廷的管控,让商人和当地人以更快更放心的速度打通了晋城和邯郸的运输路线。
大量的牛马牲畜死在了这条路上,成为两地工人餐桌上的廉价肉食。
也有不少工人死在了开路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和各种原因死了,然后该赔钱赔钱,该总结经验就总结经验。
经验就是死人死出来的。
能总结出来经验提高技术,总比随随便便的饿死淹死冻死好很多。
对人口超过千万的晋冀两地来说,地震死几百人根本不值得多在意。
摧毁的房屋很快就能盖好,死了的人几天就生回来了。
相比之下自然是迎接武王更重要!
武王对整个山农国来说,绝对不是传统意义的君主那么简单。
皇帝可以有许多个,武王只有一个。
武王对整个山农国,尤其是北方三省的人来说,更像是守护者、守护神、主人。
单独一个形容很难准确的描述出北极武对山农国的具体意义。
尤其是对当前的山农人和北地汉人来说,北极武是能帮他们解决所有生存问题,恩准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主人。
北极武具备这片土地的所有权利,不光是公田,就连所有人的私田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田。
所有人都是从当北极武的奴隶或者俘虏开始加入的山农国,尤其是山农省的山后九州区域,每个人都是北极武的家丁奴仆奴隶。
越下贱的地位,地位就越高。
自由民的地位低于皇家走狗,皇家走狗的地位低于皇家奴仆,也低于皇帝手下的奴才,玩宠。
山后九州就是北极武一个人打下来的,相当于北极武的私人后院。
在这里只存在相对意义上的人人平等,也就是北极武之下,人人平等。
要干活就一起干,不干活就不能拿高工资,不劳动的人不是山农人。
当北极武骑着快马奔跑一千四五百里路,跑了七八天后,就独身来到了震源的中心,第1生产队,第24千队,第3百户公社。
地震中心已经打扫干净了,这里倒塌的房屋和工厂都在用最快的速度往外拆卸。
一辆辆牛车承载着大量的土块和稻草废屑离开这里。
北极武骑着马靠近这里,也看到了大致上收拾好了的地震废墟。
废墟的清理依靠的只有双手,人用双手将土块和砖头抬到板车上,然后一车车的往外运。
这里的房屋大部分都是九年前修建,当时还是山农郡,不是山农国。
盖房子的时候也是住在这里的人或者附近同队的人一起修建,先盖好一个房子后再盖下一个。
你帮我,我帮你。
山农族的集体意识在山农国还未成立时就已经凝聚了,后来能快速转化大量胡人汉人俘虏,也离不了这些最先盖房子的人。
在血缘关系,或者集体意识强烈的区域,先富确实是能带动后富。
北地的人以北极武为主心的情况下团结在了一起,日常中又以各自的村落和生产队形成层次分明的大小集体。
越大的集体,认同越强。
对北极武的认同大于对万户队的认同,对万户队的认同也大于千户百户。
对自家的认同虽然最小,认为应该保大家舍弃小家,但实际上小家庭一直都在受到公家大家自家人的照顾。
对南方人不管不顾,是因为曾经水深火热的时候南方文朝人没有管过他们,自己过苦日子的时候那群人花天酒地,过着太平日子。
很多人受伤害,被拿来填边,就是南方文朝人干的好事情。
很多人当年属于被文朝军队放弃的那部分,被拿来填边当炮灰,被南方人防范着禁止回家,被俘虏了后南边人也不肯花钱赎人。
等日子好了之后,不报复南方人就算了,还不收那边的税,而且自己生产的粮食和工业用品低价卖给了南方人。
北极武很快低调的离开了震源中心,没有在这里耽误大家做事情。
乡下人不认识北极武,但是当北极武骑马进入同州城后,沿途的士兵和巡逻军官纷纷下跪。
做生意的商人和摊位两边的民户都看着道路边上下跪的人。
在发现跪着的都是士兵和军官后,其余人也都小心的下跪。
骑着马的北极武安静的走向总督府。
山农省的总督府一直都在同州,其余晋州武州泽州等地方都是设立了太守处理事务。
省府州县,县是一万户,下面是千户镇和百户村。
省是一省之地,山农省是秦晋两个地方,因为山川的阻隔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设立多个道府来分管。
按照地理位置就是秦地南北中,晋地南北中。
晋州这边除了传统的地界之外,还有武州等地方,所以同州是晋中地区。
晋南不变,晋中属于晋南。
这样晋北地区有蔚州平原可以提供粮食,也能让山农省和归农省绑定的更深,有北方和中部两个贸易口循环利用。
北极武不考虑一个省份坐大影响统治这种事情,只考虑地缘道路和农田是否匹配。
既然都在一个地区了,何必分成两个省。
如果是山川阻隔,平时很少交流,那么分成两个地方自然也便于管理。
山农国如今虽有各种山川沙漠雪山阻隔,但是说的都是同一个话,跪拜的也都是同一个人。
北极武骑着马走到总督府门外,这里已经有一大群高官跪在了门口。
“臣等恭迎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同州留守的大小军官齐声呼喊。
北极武从马上下去,随意道:“平身,我已经去现场看过了,让他们继续做事就行,你们也做事,留三个人就行了。”
“是!”左参政燕真道谢后才起身,看北极武已经走了进去,就连忙跟上。
燕真小心的说:“圣上,原以为您半月后才到,所以准备不足。”
北极武平静道:“听说这边出了事情,路上一直骑着快马回来,日夜兼程就跑的快了一些,路上换了十多匹马,其余人跟不上我就都落在了后面,王庆他们还要几天才能回来。”
“我休息一下,饮食就按照总督的做一些就好,你忙完就去忙赈灾救人的事情。”
燕真低下头,激动又敬佩的小声道:“是!”
北极武回家的事情,很快激励了同州内外的人。
同州城里只有十几万人,但是同州各个村落县城加起来有百万人。
这次受灾的地方不止一个,北极武去看的只是最严重的地区。
正月还没有过去,刚受了灾死了亲人的山农人就获得了激励,因为武王的到来迅速走出了悲伤,开始和同州百万人,以及晋南晋北三四百万人一起重建家园。
北极武到达之后,即使是不说话,一个省的南方北方西方,还有隔壁的邯郸府和保定府都派人过来相助。
北极武不需要去现场干活,只需要在总督府吃饭休息看看报告就可以了。
作为山农人心中的守护神,北极武只要在这里就是对其余人的最大帮助。
在北方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时候,南方的运河因为极寒天气上冻冰封无法运粮。
南方的地形和北方不一样,这里河道密布,很多地方都需要小舟通行。
水陆并不妨碍交通,人们不需要马车汽车火车,只需要一只船就能做生意。
但是上冻之后,家里没有余粮的人就要面临很多麻烦了。
因为不交税的关系,也因为粮食便宜,存了许多粮食的人都能熬过这个冬天。
不存粮食,尤其是大过年时间也不存点吃喝燃料的人,受灾仅次于那些刚把茶叶桑树种好的江南商人。
这个冬天,大量江南商户上吊自杀,喝药自杀。
大量人口无法迁徙至山农省,山农省和洛阳等地早就禁止外面人插队了。
于是在对未来非常绝望的情况下,不少商户和手工业人员朝着江夏转移。
江夏是目前唯一接收外界人员过去安家的北方城市。
虽然江夏应该算是南部城市,不过管理者是北方人,也是山农族未来皇帝正在建设的新城。
说不定过去之后就能享受到山农人的待遇。
再差也不会比文王的时候差了。
最起码以后在夏城遇到了天灾人祸,山农人真的会救人。
就像是遇到了天灾的失地农民一样,大量工商行业人员很清楚今年必定失业,待在老家必定穷死。
一个城市的崛起,代表另一个城市的衰落。
生命自会寻找出路。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071/1111094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