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定南
刘景顺的朝贡队伍还未到达邕州,就被一百多人的队伍拦住了去路。
为首的是一个骑在马上的文人,其次是一个穿着将军服的男人。
刘景顺迅速从大象上跳下去,跪在了地上。
穿着万户服的孟和同从马上下去,走到刘景顺面前说:“起来吧,圣上封你为林邑县的世袭千户,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山农族的一员了,你还有什么想要的?”
刘景顺抬起头看着这个万户大人,脸上都是呆滞和不可置信。
“我……我是汉人……”
刘景顺很小心的说话,也很心虚。
是不是汉人,刘景顺也不确定,他从小就在山里长大,对汉人越人的概念就是体面不体面的认知。
孟和同露出微笑,“你想当汉人就当汉人,想当山农人就当山农人,不妨碍你成为山农国的世袭千户。”
刘景顺立刻磕头,激动的喊道:“我想当山农人!”
这就是刘景顺想要的认同!
孟和同搀扶刘景顺起来,“起来,圣上很高兴你的出现,关于你立下军功却被别人隐瞒的事情,张大人和我都会调查,现在你和张大人回去安南省,今后有什么事情直接和张大人说就行。”
刘景顺听到后立刻又要给张伟仓磕头。
张伟仓忙搀扶他起来,“不用下跪,你现在是山农人了,只需要给圣上下跪就行,其余千户万户都不需要你下跪。”
刘景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和尊重,发现这些山农人比他想象中的好上一万倍!
“我要去给圣上上贡,这些都是给圣上的贡品!”
刘景顺就算是山里人,也知道要交税上贡的道理。
有些大山和猎场,都是有主的。
张伟仓因为刘景顺的事情挨了罚,此时无奈道:“这些你带回去发展占城郡就可以了,你那里有多少听你话的人?”
刘景顺回答说:“一千多人,十几个一百,都是说叽里咕噜话的人。”
张伟仓听到这里,就知道自己过阵子的处分更加严重了。
“有多少牛?”刘景顺看着附近的水牛,询问了农耕信息。
刘景顺老实的回答说:“十头,我带了一半的牛来上贡。”
“都带来了,你的村子怎么耕种?”张伟仓想知道更具体地事情,方便增援。
刘景顺回答说:“随便弄点吃的就行了,交税最重要。”
张伟仓和孟和同听到这种回答就都很无奈。
“好了。”张伟仓叹气道:“我和你过去看一看,这些大象就留在交趾郡吧,我们坐船回去占城郡。”
张伟仓又看着孟和同,“劳烦孟将军让人送一千头牛过去,再送衣服粮食盐铁农具等三千人份的。”
孟和同点了点头,“好,我回去准备,张大人路上小心。”
张伟仓露出苦笑,他倒是想要小心,但是生病这种事情有时候根本防不住。
陆地道路不能走,走了就容易死。
张伟仓为了活命还是选择走水路,在把大象交给人带回去交趾郡后,几人带着两百多人乘坐十条船前往占城。
阮渔姐妹也跟了上来,和这个山农人千户成为了好朋友。
刘景顺愿意乖乖回去,他在北方其实没有家,但是山农族认同他了之后,刘景顺就算是回去了也有家了。
那种认同感才是刘景顺最需要的东西,有了山农人的承认,刘景顺就不感觉自己是孤家寡人了。
山农人让他继续去南方做事情,刘景顺就愿意去,就像是有了家人需要保护一样,极为轻易的就被拿捏了。
船只经过珠崖郡,继续向南航行。
珠崖郡虽然是一个海岛,但是自古就属于中原王朝体系里,从未脱离中原王朝自立过。
当地人对山农人的统治没有任何排斥。
毕竟山农人不收税,和当地人没有任何冲突,还主动送了粮食当礼物。
这里资源贫瘠,人烟稀少,山农人肯送粮食布料和油盐酱醋茶过来做交易,就算是一年只有一次,也俘虏了大家的心。
当地少民没有自己的文字,用的都是汉字,也愿意学习山农族的文字和语言。
当异族又没有优待,异族本身就是歧视性的词语,只要山农人不歧视别人,所有人都想着当山农人。
珠崖郡的山民在知道外面世界不需要交税后,也愿意去平原种地生活,不想再躲在山里打游击。
安南省的人同样逃脱了徭役,此时过上了相对自由的生活。
但只要人口增长到一定范围,就会形成组织,到时候就要交税维持军队和统治者的消耗。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以国家仇恨为借口,就会建立起反对北方统治者和制度的本地制度。
同时也会拒绝汉语汉字,拒绝山农族的所有规矩和不交税的制度。
刘景顺的存在意义就是提前占据生态位,提前成为这片地区的统治者。
统治者必须要在当地,必须要在气候最恶劣的南方地区。
只要占据南方,那么北方就成为了中间,无法同时应对北方和南方的夹击,也无法形成反对势力。
刘景顺的存在价值就是一颗砸进南方势力的钉子,和岭南形成两个钉子,彻底封死这片狭长的地界!
张伟仓很快乘船进入占城郡的出海口,沿着河流往西前进二十多里才到达林邑县。
“这里适合建立一个出海口,以后你带着人在附近修建港口,我回去后就让人从这条路运输物资过来。”
刘景顺高兴的说:“这里什么都有,就是有些脏乱,大人给些衣服就好了。”
已经得到认同的刘景顺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也愿意收留阮家姐妹在这个地方生活。
张伟仓和孟和同都没有让他接触城里人的生活,两人都清楚这是一个乡下人。
一旦接触了山农人真正的生活,就很有可能耽误了武王的大事。
“衣服会慢慢给你。”张伟仓必须要尽快弥补过失,“我看看你这里的农田,要让当地人忙碌起来,才能好好的管理这里。”
“汉语汉字方面你都要尽快学好,尤其是识字,山农族的干部必须要识字,这是圣上的规定。”
刘景顺点头说:“我会好好学的!”
“好。”张伟仓跟着刘景顺进入破旧的土城。
刚进入土城,就看到一群披着树叶衣服的野人出来跪下。
这里不论男女都不喜欢穿衣服,下跪的时候因为树叶掉落露出屁股,抬起头的时候又能看到长毛的胸部。
朱所负责用当地话翻译这次的收获。
张伟仓见状就提醒说:“你以后要多说话,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告诉他们。”
刘景顺没有经过任何思考,直接回答说:“他们听不懂我说的话。”
张伟仓告诫说:“不管是不是真的听不懂,你都要说,说了才会懂,不要怕懒。”
作为曾经在交趾郡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教化者,张伟仓在语言方面有优势。
尤其是山农族和几个不同语言异族的融合,给了张伟仓非常多的启发。
“先从常见的命令开始,然后逐步提升。”
刘景顺很听话,也能分辨出这个张大人对自己很好。
“是!”刘景顺主动说:“我会先教我的孩子们山农语,但是我不会写字,也不识字。”
刘景顺好奇道:“你的孩子都是这里的女人生的?”
“是!”刘景顺有些不好意思的点头,也不确定哪些是自己的孩子。
张伟仓看了一眼那些抱着小孩子的城中妇女,一脸惊奇地看着刘景顺。
“你……”张伟仓想问他有没有生病,当地女人因为不注意卫生,携带烂病的几率非常之高。
不过很快张伟仓也不管这个了,询问说:“你有多少个孩子?”
刘景顺还是回答说:“几十个,有的是别人的孩子,以前一起留在这里的人,他们病死了。”
神人!!
张伟仓确定这个男人是神人了,他就是最适合这里的世袭领主!
当站在散发着腐朽气味的长棚屋门口过了一秒后,张伟仓迅速走向一边。
“休息就不用了,我们去看看这里的田地,你这里非常适合养桑织布,要给女人找点事情,快点穿上衣服建立正常的贞洁观念。”
“北方可以种植茶树,南方养蚕养鱼种稻,依靠着船舶海运的优势就能发展起来。”
刘景顺快步跟上,认真地听着张大人的各种指点。
在看了一圈后,张伟仓就说:“你这里农业很落后,种的乱七八糟,仓库也没有修好,这样屋子里的粮食根本保存不久。”
张伟仓开始传授各种农业知识,还有最关键的稻米保存技术,以及正规的防治瘟疫和传染病技巧。
说来可笑,这种正规的疾病防治知识完全比不上刘景顺这种天选之子的免疫力。
弱者才需要各种防治技巧,强者在这里生活两年都没有生过一次病。
张伟仓不敢在这里多待,也不敢喝刘景顺能喝的清凉河水,吃他能吃的奇怪动物肉。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在拒绝了刘景顺用当地女人做招待地盛情邀请后,一把年纪的张伟仓带着其余汉人的腰牌回去,按照这些人的名字籍贯给他们的家人发抚恤。
张伟仓非常肯定,自己继续待下去,就和那些只留下腰牌的普通人一个下场。
获得山农人认可,得到山农国投送物资的刘景顺很快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也可以轻松聚集更多的越人前来投靠。
不光是越人受到了照顾,珠崖郡也因为朝廷对东南地区的重视,顺便获得了更多贸易机会。
张伟仓回去之后就开始写报告。
【那种地方只有刘景顺一人能适应,就算过去十万人,作用上也不如他一个人。有此人在,安南定安!】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071/111109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