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荔枝号
五月是收麦的季节。
山农省的总督王庆和省内几个万户队长开会了解情况。
“今年全国小麦收割机大概是220万台,每个工厂通过流水线加工组装,年产量在十万台左右。”
“三省一共五个机械厂,实际上数量应该超过了220万台。”
“这两年的改进了收割和打捆设计,解决了之前打捆影响收割效率的问题,每天可以收40~50亩麦子。”
慕容星汉好奇道:“现在可以一天收一亿亩麦子?”
220万台机械就算是按照最低40亩来算,一天也能收割近九千万亩麦子,稍微努力一下就是一亿亩。
“不能。”王庆实事求是,给了一个很低的回答,“正常应该是每天五千万亩。”
这个数字太低了,让各个掌管生产队的队长都感觉不对劲。
负责山农省几个生产队收粮工作的杨林江迅速问出了疑惑。
“这数字不对吧?我在田地里工作好几年了,也带领生产队收过几次麦子,我们一个万队一天就可以收五六十万亩小麦。”
其余人都点了点头,都是一样的看法。
王庆回答说:“你们都是公共户,负责的都是公家田地。”
杨林江迅速反问:“谁负责的不是公田?我们每年都只统计公田,给圣上种地的不都是公共户?”
这个回答让王庆有些不知道怎么好辩解了。
在想了一下后,王庆才回答说:“可能我算错了,具体看今年多少天能收完。”
慕容星汉想到了什么,替王庆解释这里的事情。
“我们这边种地的热情和效率比外面高出很多,每年种地收粮都是为国家干活,全家老小都上阵帮忙。”
“每个万户队至少能用五六万人一起干活,捡取麦捆运去建好的打谷场用机器脱粒入库。”
“别的地方没有那么多设备,也没有那么多人,220万台机器一起动的话就需要驾驶员和管马的,还有后面收麦子运麦子的人,至少一组要六七个人。”
“全国现在能干活的人肯定没有一千四五百万人,实际上的效率肯定比这个低不少。”
慕容星汉的解释让其余人都理解了王庆的算法。
杨林江笑着说:“还是孩子少了,我家大儿子现在已经会驾马了,等以后家里小孩子多了,干活就轻松了,以后圣上那么多地肯定要人种。”
附近的万户队长也跟着点头赞同。
“是啊,圣上手里十几亿亩耕地,今年只种了一亿亩麦子。”
“按照亩产200斤来算,十亩一吨,今年就一千万吨粮食。”
“一千万吨粮食也足够四五千万人吃了,平均下来一人三四百斤麦,再加上豆子和米,吃饱饭没有问题。”
“还有肉呢!今年马肉便宜了不少,没多人买,大家都吃羊肉牛肉。”
“一亿亩小麦是公田,不少世袭领地收了麦子就会拿出去卖,实际上山农人也就几百万人。”
王庆对山农人具体有多少人这种事情,从来不会接话。
“三天内尽快把粮食收了,我明天要去一趟南边,我不在的时候一切照旧。”
王庆经常不在山农省,作为总督反而是经常往外跑,去洛阳汇报工作。
慕容星汉询问:“年前能回来吗?”
“应该可以。”王庆笑着说:“这次乘坐蒸汽机车去,日行七八百里,在车上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可以,你收拾一下和我一起过去,生产安排的事情王遂良来负责。”
王遂良迅速道:“是!总督!”
蒸汽火车能拉货运货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也早就料想到会用来出差用。
杨林江提醒说:“总督还请小心,听说那机车跑起来就和坐船一样,一不小心就翻车了。”
蒸汽机车至今还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交通工具,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光是会翻车,有时候还会爆炸。
“不是着急的事情按照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跑起来就没事,这一天下来就是四百公里,和过去的八百里加急一样快。”
“若是紧要事情,一小时也能跑到50公里,一天一千里。”
王庆感觉这些人的思路不对,不正确。
“圣上说了,蒸汽机车的正常速度要提升到70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要提升到120公里每小时。”
“以后性能稳定下来,不光是运煤陨铁方便了,去洛阳开会也从以前的来回两个月,缩短到来回两天。”
慕容星汉负责的是内务,王遂良负责的是农业,负责工业的还在工厂那边忙,今天的主要事情是农业和内务。
王庆自己同时负责多个事情。
杨林江负责军事,以军功当的万户,但山农省这边的军功就像是笑话一样,导致听说谁军功当的千户万户就给人一种投降快的感觉。
所以大部分人会简直农业事务,稍微体面一下。
社会风气就是如此,桑羊安和王庆这些都是事务官上去的。
纯工业工匠反倒是给待遇不给位置和权力,给了赏赐后继续在原来工作上干活和改进,不会提拔当事务官。
农工统筹,以及经济管理方面反而更容易爬上去。
杨林江负责的军事方面没有立功机会,主要还是治安。
山农省基本上都是各生产队自治,需要治安队的机会基本上没有。
王庆又说起了自己走后的一些事情安排。
“组装五号机的零件工厂正在选址建立,每个工厂负责至少一百个零件的生产,如今高来顺和车恒正在开会研究具体分配事情,差别不大,用料相同的就交给一个工厂制作,通过更换模具来进行高速量产。”
“蒸汽机为动力的冲压机床也从一台变成了两台,今年火枪火炮和割捆机那边会派人过来帮忙,尽快把第二台机车造好。”
慕容星汉感觉太乐观了,“第一台至少搞了两三年,算上前几年的研究和零件制作,差不多五六年,第二台估计要后年才能造出来。”
王庆没有那么悲观保守。
“一年内就能量产了,如今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圣上同意解决这次核心几个工队的户口问题,新建工厂和岗位留给这些工队的子孙,以后分家也不会缺户口了。”
“这些年不少人和我反映户口只能一个人继承的事情,搞得很多人家庭不和,几个儿子儿媳埋怨做事不公道。”
“如今算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很多人没机会上阵杀敌立功,现在圣上给了一个路子,工作中热情奉献,踏踏实实,高效率的完成本职工作。”
“工业的事情我不是太懂,但是只要能做出来第一台,后面第二台第三台就会快很多,圣上的要求就是尽快培训出一百名火车司机,以及一万个火车制造相关的一线工人。”
“只要能参与生产制作的,或者是能研发和改进的设计师,财务后勤厂长等非一线岗位工作,由圣上安排。”
户口问题是山农国很多人的头等大事。
各种福利保障和身份荣誉,以及工作和活动范围都和户口密切相关。
公共户与世袭接轨,户口只能一人继承,与户口绑定的工作在转移工作时,户口也要转移,非户口不发工资,可以父亲带着儿子熟悉工作,但只能以帮工形式,其余人不得私自参与工作,影响其余人工作。
允许脱离公共户口成为自由人,但是至今没有一个人申请这个。
公共户最早是奴籍,现在也依旧是,就是因为很少有人提这个了,这些年反倒是忘记了这个是奴籍的本质。
北极武有权利把一个公共户的家庭成员赏赐给手下世袭功臣,也有权利无理由处死他们。
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奴隶,在如今的封建时代,这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哪个当权皇帝做不到这些?
历代给功臣的食邑,根本不需要下面那些百姓反对或者同意。
随随便便就定一批人奴籍贱籍,随便把人父子杀了,妻女送入妓院的事情,也没有人觉得皇帝不该有这个权力。
成为皇帝直属的奴隶,成为只效忠皇帝的奴才,那不就是忠臣吗?
除了北极武,其余人又不敢骂这些人是奴才,平时还给吃给穿,有事情也照顾。
比如南方和北方同时受灾,武王救谁?
当然是救北方!
武王自己用实际行动,以及多年来的各种决策让大家相信武王是什么人。
北方三省出事情,黄淮省和山农省不好说,平原省肯定排第三。
当武王的奴才绝对不是坏事情,唯一的麻烦是这个只能一人世袭。
大家都希望世世代代当武王的奴才,世世代代忠心侍奉武王。
包括桑羊安、王庆、慕容星汉、李唐卿、柴伯施这些人,也都是一样的想法。
一般只要别作死的冒犯虎王,别闲着没事想要给它戴个铃铛,或者是摸它胡子尾巴之类的,基本上就没事情。
看到之后老老实实的保持谦卑,最好是远离它,在它视野之外的地方。
伴君如伴虎,北极武杀人虽然多,但是在乱杀人方面,反而不如前面几十个短命皇帝。
人类的作死能力一直都是很强的。
北极武正在关注火车和荔枝的事情,下面人又紧张的走了进来。
“陛下,西南大山有山中蛮夷作乱,自称是大山农人。”
“灭了。”北极武一脸无所谓的看着各省荔枝介绍,头也不抬的吩咐说:“不留活口。”
老太监最近信佛了,于心不忍,小心的提议说:“女的也都杀了吗?”
北极武皱起眉头,抬起头看着这个老太监。
“我记得那附近有以前从南方训练过来的反叛军头领,如今编入了水师和陆军。”
“让他们进山灭敌,投降的就抓下山种地,不愿意下山的就杀了,免得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算了,太麻烦了,买买人口需要太多规矩管制,不能开这个口子。”
北极武还是放弃了收俘虏的事情,直接道:“造反的都杀了,不造反的给机会下山,不肯下山的,一个不留。”
“是!”老太监小心的退下,不敢再说半个字。
北极武继续看荔枝介绍,想着吃哪种荔枝好。
战场上能杀人,朝堂上也能。
北极武从来不在乎外面那些人的死活,不肯投降就杀。
除非是能卖钱,不然绝对不会养没用的俘虏。
谁敢在武朝骂皇帝,谁就一定会死。
北极武在乎名声,但是不多。
在想了半天终于决定好吃哪个地方的荔枝后,北极武就花了一圈,召见了前来觐见的王庆等人。
“你乘火车去一趟安州,尽快完成最后一段路的铺设,同时试验火车能在多久时间内兵指安州,过去后立刻再把安州上贡的各种贡品都装车送来洛阳皇宫,顺便去交趾郡看看,没事的话再回来。”
王庆听到后立刻答应道:“遵旨!臣还有一件事情,五号机还未起名,请圣上赐名!”
北极武随意道:“古人为了一颗荔枝从中原到岭南奔袭两千里只为吃一颗荔枝,如今用火车一两天就能运到,新的火车就起名荔枝号吧。”
“是!”王庆以为北极武是讽刺和贬低古人,证明自己比古人更厉害。
既然都起名叫荔枝号了,这不带回来点荔枝就说不过去了。
(本章完)
(https://www.02shu.com/5033_5033071/111109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