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王教头
箬溪乡勇队的成功编练,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长兴县各乡荡开涟漪。然而,韩彦深知,若要此法真正推行开来,光靠一腔热血和保家卫土的号召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两个问题必须解决:饷银何来?如何让训练更有成效?
数日后,县衙二堂内,一场关于乡勇钱粮的会议气氛凝重。
“韩县尉,不是下官不支持,实在是县库空虚啊!”户房钱书吏摊着手,一脸苦相,“先前补贴垦殖流民,已是勉力支撑,如今这乡勇操练也要钱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另一位老吏也附和:“是啊,韩大人。民间持械本已敏感,若再聚众发放钱粮,恐惹非议,上官若是追究下来……”
韩彦端坐其上,神色平静,显然早有腹案。他环视众人,缓缓开口:“诸位所虑,本官明白。然,乡勇并非脱产之兵,所谓补贴,非是军饷,而是操练犒赏与器械维护之资。”他条理分明地说出筹措方案:
“其一,县衙并非全无作为。可从上月剿匪所得缴获中,划拨部分,作为启动之资。同时,开启武库,将闲置旧损之枪头、弓身修缮分发各乡,此乃实物之补。”
“其二,晓谕各乡乡绅大户,此为安家捐。彼等家业丰厚,若地方不靖,损失最大。出钱出粮练乡勇,保的是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此事,可由已见成效之箬溪村乡绅带头。”
“其三,各村若有族田、庙田等公产,可商议从其收益中划拨少许,或由乡勇在农闲时承担些修桥补路、挖掘沟渠之役,由村中公账或受益农户支付些许工钱,此谓以工代补。”
他最后总结,声音沉毅:“此三管齐下,并非要练出百战精兵,只为让乡勇们操练时能多吃一口饱饭,手中家伙更锋利些,心中更有底气!此事关乎长兴县能否在这乱世存有一线生机,望诸位摒弃成见,共度时艰!”
沈文渊见韩彦计划周详,且并未要求县库拿出大量真金白银,终于点头:“就依韩县尉所言试行。各房需全力配合,不得推诿!”
政策既定,韩彦再次来到箬溪村,不仅带来了县衙的决议,更带来了一个对王娇娘,乃至对整个西乡都影响深远的决定。
打谷场上,箬溪乡勇队正在操练,棍棒起落,呼喝有声。王娇娘一身利落短打,目光如电,穿梭于队列之间,不时出声纠正动作,甚至亲自示范,手法干脆利落,劲力十足。
韩彦与林四勇、田修文在一旁观看,微微颔首。
“王教头身手不凡,训导有方,箬溪乡勇有此气象,她居功至伟。”韩彦赞道。
田修文道:“大人过奖,拙荆不过是些庄家把式,难登大雅之堂。”
韩彦却正色道:“非也。乱世之中,能杀敌护身的本事,就是真本事。本官观察良久,西乡十里八村,若论武功扎实、经验丰富,且能服众者,无出王教头其右。”
他转向田修文:“林秀才,你以为如何?”
林四勇笑道:“大人法眼无差。田大嫂这身功夫,走镖时也是经过真刀真枪历练的,教导乡勇,绰绰有余。”
韩彦点头,他命人将王娇娘请来。
王娇娘不明所以,擦着汗走来:“大人,您找我?”
韩彦看着她,神色郑重地说道:“王氏听令。”
王娇娘一愣,下意识地抱拳:“民妇在。”
“今有西乡各保,奉令编练乡勇,然训导不力,技艺生疏。本官察你武艺高强,胆识过人,训导乡勇颇具章法。特聘你为 西乡乡勇总教习,授予札付,总理西乡各乡勇队武艺教习之事!每月由县衙拨付教习津贴,见官不拜,望你恪尽职守,不负所托!”
此言一出,不仅王娇娘愣在当场,连林四勇和田修文都吃了一惊。这“总教习”之名,虽无品级,却是实实在在的官方认可,代表着身份和权威!
王娇娘回过神来,眼中闪过激动,她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民妇……不,卑职领命!定当尽心竭力,训好乡勇,护卫乡梓!”
韩彦亲自将一份盖有县印的聘书交到王氏手中。这一刻,王娇娘不再仅仅是田家的媳妇,田修文的妻子,更是官府认可的王教头。
消息迅速传开,西乡各村哗然之余,更多的是信服。王娇娘的本事,不少人是见过的。由她来统一教导武艺,没人不服。更何况,这是县尉大人的任命!
随后,在韩彦的推动和林家、王娇娘的威望下,西乡各村的乡勇编练迅速步入正轨。县衙修缮的旧兵器、部分缴获钱粮购置的补贴物资,以及各乡绅捐助的“安家捐”陆续到位。虽然补贴微薄,但足以让参与操练的青壮多吃几顿饱饭,心中也更添干劲。
王娇娘开始奔波于西乡各村,检查操练,统一动作,传授实战技巧。她作风严厉,却公平无私,很快便树立起极高的威望。“王总教头”的名声,在西乡越来越响。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894/441769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