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帮秦王争储
齐泰也连忙借机说道︰“储君之位,需德行兼备,才能俱全之人才能担当。”
“陛下,请恕微臣直言,秦王殿下虽然是诸子之长,但不管是才能还是德行,都不具备储君的能力。”
“反观太孙年富,世嫡之子,至孝至纯,而且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所以微臣还是建议,立太孙为储君,则天下定以!”
齐泰说完之后,黄子澄,方孝孺还有一干支持朱允炆的江浙两地的官员都纷纷出来给朱允炆站台。
朱桂冷笑了一声说道︰“那按照齐大人的说法,孝顺就能成为储君,就能治理国事,那还要才能做什么?”
“干脆比孝顺好了。”
“本王还认为自己很孝顺呢。”
说着,朱桂便看向了站在不远处的蓝玉。
两次上朝,这位大明总兵,有着整个大明兵马调动权的蓝玉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仿佛就好像是一个透明人一样。
这完全不符合蓝玉平日里的性格。
至于原因,也不必多说了。
此时站在殿上的众多官员心中也都清楚。
随着太子朱标的逝去,蓝玉这个作为给朱标站台的武人集团领袖的作用已经不需要了。
在加上这两天朱元璋的举动。
蓝玉身上此时已经散发着极为危险的信号了。
“凉国公,你觉得本王说的对不对?”
“是才能重要呢?还是孝心重要呢?”朱桂看着蓝玉说道。
周围的目光一下便再次聚集到了蓝玉的身上。
齐泰翻了翻白眼。
那意思及好像是在说你朱桂这是在自讨没趣。
蓝玉有多嚣张跋扈不用再说了。
你代王虽然是亲王,但蓝玉未必放在眼中。
别说你朱桂了,就算是燕王朱棣,人家都没放在眼里。
你还想和蓝玉搭话?
他会搭理你吗?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蓝玉还真的说话了。
“上位以武立国,如今残元还虎视眈眈,咱认为,应当选一位领兵有方,能征善战之人立为储君。”蓝玉拱手说道。
—时之间,齐泰等人目瞪口呆。
这蓝玉是怎么回事儿?
怎么忽然站出来帮朱桂说话了?
这两人怎么会搞在一起?
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两天没有说一句话的蓝玉。
“那蓝玉你认为立谁为储君比较好?”朱元璋问道。
蓝玉摇头:“咱只知道什么人适合,但并不知道谁适合。”
蓝玉这话一出,众人更为惊讶。
怎么一项都是横冲直撞且直来直去的蓝玉怎么也学会和稀泥了?
这不像是蓝玉的性格啊。
齐泰不由的将目光看向了似笑非笑的朱桂。
一定是他,一定是朱桂搞的鬼。
前一阵子蓝玉领兵北上大同府,两人定然是达成了某种协议。
一定是这样!
齐泰眼神阴霾。
这一次朱桂的出现,让齐泰等人措手不及。
本以为能对储君之位有所威胁的只有秦王,晋王以及燕王和周王,
但现在看来,这朱桂的威胁,甚至远大于其余人。
倒不是说朱桂有继承储君的能力。
关键是他虽然不能继承储君的位置,但是他可以和稀泥搅局啊。
原本只要坐实了秦王有谋害晋王想要霸占储君的意图,秦王就会被一棒子打死。
只要秦王的罪名坐实了,那么燕王朱棣便没有了威胁。
因为立长立嫡,只有等秦王朱樉死后,才能轮到他燕王朱棣。
现在好了,朱桂不光是帮着朱樉洗脱了嫌疑。
而且还公然支持秦王成为储君。
“父皇,儿臣倒是有一个建议,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此时燕王朱棣也站了出来。
样貌英武,长相和朱元璋极为相似的朱棣一站出来之后,便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朱棣乃是诸王当中最像朱元璋的皇子。
不光长相,就连行事风格,以及文治武功都有朱元璋的影子。
旗下的封国在朱棣的治理之下,无不敬服。
麾下更是兵强马壮。
而且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棣的妻子还是徐达的长女。
徐达如今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多年留下的情谊还在,在军中依旧有着威望。
朱棣作为徐达的女婿,自然和军中不少的将领较好。
看到朱棣站出来,齐泰等人心中更加的不安。
“棣儿说说看,有什么好建议。”龙椅上的朱元璋说道。
朱棣看了一眼秦王朱樉,然后又看了看朱允炆。
随后开口。
“既然十三弟说了,国之储君需才能兼备,不如让两人相互比试一番就知道了。”
比试?
怎么比试?
朱棣这一番话让朝堂内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难不成让两人如同科考—样,各自比试?
那这还比什么,秦王朱樉是个什么货色还没有人不知道。
要说让朱樉敛财剥削百姓还行,治国之道?
别开玩笑了。
倒是太孙朱允炆一直受儒家教育,这些年勤勉学习。
两人根本就没法比。
“不知道燕王殿下说的比试是什么?难不成是让秦王殿下和太孙如同科考一样比试吗?”翰林院大学士刘三吾问道。
“当然不是。”朱棣笑着说道︰“大学士说笑了,国之储君,怎么可能如同科考举子一样。”
“科考举子甄选的是贤臣。”
“但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臣有别,怎可一概而论?”
“大学士可要把君臣之别弄明白了。”
朱棣开口便是将刘三吾怼了回去。
而且话里话外都是在威胁刘三吾。
看样子正是在报复昨天刘三吾的那一番言论。
被怼了一顿的刘三吾说不出话来:“那燕王说的比试是什么?”
“其实也很简单。”朱棣继续说道:“既然是比文治武功,比治国方针,那就要比一点实际的!”
“你们说秦王德行有亏,说他不懂得治理国事,那太孙就懂了?”
“没有试过,又有谁知道呢?”
“不如这样,让秦王在旗下封地治理其治下。”
“然后另选一地让太孙治理。”
“而且今年春猎因为太子的原因,所以并没有举行,不如秋季来临之时,在对草原进行秋猎。”
“届时秦王,太孙两人也都参加,看看究竟是谁的文治武功比较强!”
“父皇觉得儿臣这个提议如何?”朱棣转头看向了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739/111110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