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人在大明当锤王 > 第一百零七章 薛士秀

第一百零七章 薛士秀


二十四万公斤!

这已经不能用逆天来形容了。

如果不计算一个人的肉体承受能力,那这一拳的威力,足以击垮一面城墙。

但人类的肉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超越身体的负载,崩溃肯定不是城墙,而是身体。

也就是说,这十只蚂蚁基因药剂就算是给一个人使用,也难以发挥到最大的极限。

这就有些可惜了。

不过还好,这些基因药剂可以稀释。

一支蚂蚁基因药剂如果稀释成十份,那每一个使用的士兵将获得四十倍自身的力量。

如果稀释成一百份,那就是四倍的自身力量,稀释成为四百分,那使用者就可以获得一倍的自身力量。

按照这个稀释的比例,十只超级蚂蚁基因药剂,可以稀释出四千份可以让一个人力量翻一倍的基因药剂。

朱桂一手轻轻的敲打着桌面,正在衡量如何使用这十分珍贵的超级蚂蚁基因药剂。

半饷之后,朱桂的眼前不由得一亮。

或许这些蚂蚁基因药剂还可以作为别的用处。

只要稀释好的话,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远远比一个组织一个军团的利益要大得多。

想通了之后,朱桂便站起身来朝着书房的外面走去。

这些基因药剂虽然可以使人强大,但同样也要慎重使用。

能使用的,只有对他最为忠心的人才行。

从书房走出之后,朱桂便回到了寝宫和徐妙清一同用了早膳。

……

清晨。

此时大同府的数十名重要官员都已经集中在了存心殿外。

朱桂回到大同府的第一次朝会即将开始。

“百官入殿。”

伴随着一名太监的高呼。

数十名官员在年明海以及汪兴祖等人的带领下进入了存心殿。

存心殿完全是按照南京城皇宫的奉天殿建造的。

只不过就是缩小了一号,而且所有的使用物品照比皇帝的规制降了一个等级,都是亲王级别的。

比如屋内的柱子上雕刻的是四爪金龙,而并非是五爪。

王座以及朱桂身上穿着的红色王袍也都是四爪金龙。

“代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代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数十名大同府的大小官员一一跪在地上给朱桂施礼。

“免礼,平身吧。”

朱桂挥了挥手。

“本王今日召你们来,只有一件事。”

“就是在大同府,在山西行,构建一个巨大的商业版图,以山西行为中心发展商业。”

朱桂冲着下方的众臣说道。

听到朱桂的话,殿下的众臣立马开始交头接耳低声的议论了起来。

大同府,或者说是整个山西行可比不江浙那些沿海区域。

要想发展商业,首先需要的便是商品。

可是不管是大同府也好,还是山西行也好,物资都是匮乏的。

就连每年的粮草都需要朝廷供给给军队一部分才能够用。

想要开展商业?

先不说能不能成,关键是这也不合礼法啊。

自古也没有以官员为基础打造商业的先例啊。

众臣不知,其实朱桂早就有了谋划。

汪兴祖上前一步,然后同汪兴祖一同出列的还有一人。

“王爷,臣身后这位便是天成卫千户薛士秀。”汪兴祖让开半个身子,让薛士秀路面在朱桂的面前。

薛士秀直接跪倒在地:“末将薛士秀,见过王爷。”朱桂微微点头。

薛士秀这个名字他初来大同府的时候就听年明海说过。

这人原本是周立的直系下属天成卫的一名千户。

薛士秀年少从军,曾经跟随过朱元璋打天下。

后来居家迁移道大同府的天成卫居住。

并且在天成卫人千户一职。

而薛士秀的家人则是四散开支,在大同府以及整个山西行经商。

山西行这个地方因为是边境的关系,虽说没有什么特产,但是因为地里原因,可以直接和草原做一些走私的买卖。

盐,铁,茶一类的东西都是草原上最为缺少的。

而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图便愿意冒险。

所以山西行这个地方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商人。

当然,最出名的莫过于明末清初的八个皇商了。

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

这八人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帮助满清输送物资,名为商人,实为汉奸。

这就是后世的八晋商。

后来在满清入关之后,这八晋商也就成为了八皇商,威风一时。

也就是自此,晋商被披上了国贼的外衣。

所以,山西虽然无重要的资源,但却有重要的地里环境,因此,晋商发达。

而朱桂现在要做的就是,整合所有晋商,然后为他而服务。

“你就是薛士秀?”

“本王听说,你的族亲在山西经商颇有门道,之前本王来大同府的时候,就有所耳闻啊。”

朱桂的话,说的阴阳怪气的,让跪在地上的薛士秀满头冷汗。

“不敢不敢……”

“王爷,末将已经让家中经商之人前来大同府,此时就在此地,全凭王爷一句话,薛氏愿为王爷赴汤蹈火。”薛士秀颤抖着声音说道。

朱桂满意的笑了笑,说道:“很好,等会朝会散去,本王在招他们相见。”

薛士秀顿时如蒙大赦一般磕头道谢。

“除了商业问题,陛下有旨,让本王在河套区域修建一处地方,用于袄儿都司的建设。”

“此乃大同府重中之重,汪兴祖这件事儿本王要给你去做,另外调雷虎前往河套区域清扫附近的鞑靼部落。”

“务必在秋猎之前,将袄尔都司安顿好。”汪兴祖立刻上前领命。

袄儿都司的兴建在朱桂返回大同府的时候已经有圣旨到了。

艾马克部即将迁徙到隔套区域,在那里组件袄儿都司,形同于辽东的朵颜三卫。

这个消息一经传来,大同府人人心中都在瞎想。

瞎想朱桂在皇帝的心中的地位。

如果不是地位颇为重要的话,那怎么会将一个战斗力不凡的艾马克部划分到代王的管辖范围?

这同等于给朱桂在三护卫的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份极强的实力。

就连燕王朱棣都没有直接提领朵颜三卫的权利。

所以,众多大同府的官员都觉得跟着眼前的这位代王殿下,未来简直就是前途不可限量。

看看年明海,在看看兴祖。

朱桂这才来了大同府几个月,两人就一跃升官。

简直让人羡慕的不能在羡慕了。

朱桂沉声道︰“本王估计,艾马克部想要迁徙到河套,并不可能—帆风顺。”

“汪兴祖你要随时做好应对的准备。”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739/1111104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