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第一芝麻官 > 第79章 远方的海(大结局)

第79章 远方的海(大结局)


岁月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它以无声的笔触,将青丝染成白发,将稚子雕琢成青年。守拙园内的枇杷树愈发苍劲,金黄的果实年年如期而至,仿佛在诉说着循环往复却又不断向前的时光。

许墨的发间已悄然攀上了银丝,但眼神依旧清亮、深邃。他彻底淡出了具体的事务,将情报网络完全交给了愈发沉稳老练的金小川,将商会的权柄稳妥地移交给了苏婉和周文,甚至连护卫队的日常,也放心地交由赵猛全权打理。他如今的生活,真正契合了“守拙”二字,每日里不过是读书、品茶、在园中散步,偶尔提笔为《守拙录》添上几句新的感悟,或是与前来探望的老友、弟子们闲谈古今。

苏婉依旧温婉如水,细心打理着园内的一切,将这里经营得如同世外桃源。岁月似乎格外厚待她,只在眼角留下了几道浅浅的、蕴藏着无数故事的纹路。她常常陪着许墨在夕阳下漫步,两人不需多言,只是静静地走着,便能感受到彼此心中那份历经风雨后的平静与满足。

他们的儿子许安平,已长成了一位翩翩少年。他继承了父亲的睿智与母亲的沉静,学识渊博,更难得的是胸怀开阔,对海外的新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许墨并未要求他走科举正途,而是鼓励他广泛涉猎,随商队去过几次江南,甚至暗中乘船考察过沿海的港口与岛屿。少年人的心中,装着的已不仅仅是圣贤书,更是父亲笔下那片无垠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蓝色疆域。

这一日傍晚,霞光满天,将半个天空渲染得瑰丽无比。

许墨和苏婉并肩坐在园中的石凳上,看着如血的残阳缓缓沉入远山的怀抱。

“时间过得真快。”苏婉将头轻轻靠在许墨肩上,轻声道,“仿佛昨日,你我还在那青州的破旧县衙里,为百两债务发愁。”

许墨握住她已有些许皱纹的手,微笑道:“是啊,一晃眼,安平都这么大了。我们……也老了。”

“老了也好。”苏婉满足地叹了口气,“能这样平平安安地老去,看着孩子长大,看着这天下渐渐变得像点样子,便是最大的福气了。”

许墨点了点头,目光悠远。他想起了张屠户,想起了那些曾经并肩作战、如今已星散各方或埋骨他乡的故人,想起了朝堂上的惊心动魄,想起了海上的烽火连天……一切都已远去,化为了记忆深处或浓或淡的痕迹。

“父亲,母亲!”许安平兴奋的声音从园外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少年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收到的、由商会快船从南洋带回的新闻纸(一种开始在南洋西洋人中流传的印刷品),上面用粗糙的笔画勾勒着一种前所未见的、拥有三层巨帆的庞大舰船。

“你们看!这是红毛……哦,是叫尼德兰人的新式战舰!据说比西班牙人的大帆船还要厉害,航速更快,火炮更多!他们的商船队已经遍布南洋诸岛了!”许安平的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好奇的光芒,“父亲,您书里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是不是也该造这样的大船?不然,以后的海上,怕是再也没有我们说话的地方了。”

许墨接过那张粗糙的新闻纸,看着上面那陌生的舰船图样,心中波澜微起。他想起了老金多年前关于“海上马车夫”的报告,想起了俞大猷提及的陌生快船。时代的浪潮,果然不会因个人的退隐而停歇。新的挑战者,带着更强大的力量,已经出现在了海平线上。

他没有直接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安平,若造这样的大船,需要什么?”

许安平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立刻答道:“需要顶尖的造船工匠,需要能锻造巨炮的精铁和技艺,需要熟悉远洋航海的船长和水手,还需要……数不清的银子。而且,朝廷……未必会支持。”

“你看得很准。”许墨赞许道,“所以,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亦非一人一地可为。这需要国力,需要眼界,更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坚持。”他顿了顿,看着儿子,“或许,这将是你们这一代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最大课题。”

许安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变得更加坚定。

这时,老金步履略显蹒跚地走来(他年纪也大了),递上一封短信:“大人,俞大猷将军的信。”

许墨展开一看,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报告“翻海蛟”最后一股残匪已在南海被彻底剿灭,东南海疆暂告平定。信末,这位征战半生的老将写道:“海波虽平,然西夷之舰日频,心实忧之。望恩师保重,后辈当继其志。”

许墨将信递给苏婉和安平看了,三人一时沉默。

东南最大的匪患消除了,这是值得欣慰的胜利。但俞大猷的忧虑,与许安平手中的新闻纸,指向了同一个更深远的未来。

夕阳终于完全沉了下去,天边只留下一抹绚烂的余晖,映照着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

许墨站起身,拉着苏婉的手,对儿子说道:“走吧,天晚了,该回去了。”

一家三口,沿着青石小径,向亮起温暖灯光的屋内走去。

许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南方那片已陷入深蓝色暮霭的天空。

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已经缓缓落下了帷幕。他尽力了,他守护了想守护的,培养了能培养的,留下了能留下的。他无愧于心,亦无愧于这个时代。

而远方的海,那永不停息的波涛,将会见证新一代的弄潮儿,如何去迎接那些更加汹涌的挑战,如何去开创一个他无法亲眼所见,却衷心期盼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守拙园的门,在身后轻轻关上,将最后的霞光关在门外,也关住了一代人的传奇。

但故事,从未真正结束。

它只是换了一批主角,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上演。

(全书完)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47/503180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