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 蟹壳炉炸膛
“逃兵”风波平息后的第三天,五人被派去后山,负责将木炭组砍伐好的木柴用板车运回村里的砖厂备用。
这项工作相对枯燥,但比起搬砖砌墙,算是轻松了些,好歹能在清川河和后山区域来回走动走动了。
就在他们赶着牛车埋头运柴时,一阵有节奏的“叮叮当当”声从不远处传来,清脆而富有韵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
“什么声音?”李三煜好奇地抬起头。
“好像是……打铁?”李双昊侧耳倾听。
五人互相使了个眼色,把牛拴在一棵大树下,循着声音悄悄摸了过去。
穿过一个矮坡,他们看到了声音的来源——那是蟹壳炉的位置。
只见谢铁匠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汗水淋漓,正带着四个徒弟,围着燃烧着熊熊火焰的蟹壳炉忙碌着。
一人拉着风箱,鼓动着炉火,另外几人则用铁钳夹着烧红的铁块在铁砧上反复捶打,火星四溅。
旁边还闲置着五口没有生火的馒头窑。
那充满力量感的捶打,那炽热的火焰,那金属变形时发出的声音,对看惯了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五人来说,充满了新奇和原始的吸引力。
那充满力量感的捶打,那炽热的火焰,那金属变形时发出的声音,对看惯了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的皇子们来说,充满了新奇和原始的吸引力。
“哇……”
李三煜看得眼睛发亮,一个大胆又荒唐的念头在他心里滋生。
他曾在杂书上看过“铁水浇花”的记载,据说场面极为壮观,此刻便忍不住撺掇起来:
“哥几个,看到没?听说用铁水浇花,那景象,绝了!比过年放烟火还带劲!咱们晚上偷偷来试试,打个‘铁花’过过瘾怎么样?”
李大宸也觉得手痒:“这可比搬砖有意思多了!”
李四璟立刻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不不……被总教发现我们就死定了!而且那铁水多危险!”上次挨揍的疼痛记忆犹新。
李五琰也皱紧眉头,谨慎地说:“三哥,打铁非同小可,我看那炉火极旺,铁水更是危险之物,万一出事……”
“怕什么!”
李三煜打断他们,拍了拍胸脯,此刻他对那炽热的金属和可能的“壮观景象”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好奇,这种对“制造”和“变化”的原始兴趣,此刻压倒了对危险的认知。
“咱们就试试,又不动他打好的东西,就学着拉个风箱,烧点铁水玩玩!出了事我担着!”
在他的怂恿和“承担责任”的保证下,加上另外几人也确实对枯燥的训练感到厌倦,想要找点刺激,最终,五人决定天黑之后,趁谢锋睡着,偷偷溜来这后山窑炉处,搞一场他们心目中的“篝火晚会”——打铁花。
是夜,月黑风高。
估摸着谢锋已经睡着,五人蹑手蹑脚地溜出西厢房,凭借着白天的记忆,摸黑来到了后山的老窑区。
果然,谢铁匠和徒弟们已经收工休息,老窑区一片寂静,只有尚未完全熄灭的炉灰还散发着点点红光和余温。
“看,没人!”李三煜兴奋地低语。
借着微弱的月光,他们好奇地打量着旁边那些陌生的工具:铁锤、铁钳、铁砧、风箱……
“来,先把炉子生起来!”
李三煜指挥道,他白天看得最仔细,记得大概流程。
“我当炉头指挥!大哥你力气大,拉风箱!二哥你添焦炭!四弟你去搬那边堆着的铁矿石!五弟你拿钳子,等铁水好了咱们就舀出来试试!”
五人全当这是场新奇的游戏,完全没意识到危险。
他们找到傍晚谢铁匠徒弟们清洗过、还带着湿气的矿石,看也没看就塞进了蟹壳炉里。
为了快点看到“铁花”,他们拼命往炉子里加焦炭,李大宸更是使出吃奶的力气猛拉风箱,炉温在极短的时间内疯狂飙升。
然而,他们对火候的控制一窍不通。
蟹壳炉这种土法炼铁炉,对燃料比例、通风、炉温有严格的要求。
他们胡乱添加燃料,李大宸又拼命鼓风,炉膛内的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压力也在迅速积聚。
李三煜觉得火够旺了,兴奋地拿起一把铁钳,夹起一块不知是废料还是半成品的铁块,就要往炉膛里塞,想把它烧红。
就在这时!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打破了夜的宁静!
那个被他们胡乱操作的蟹壳炉,因为内部压力过大,加上可能本身就有暗伤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蟹壳炉竟然炸膛了!
炽热的铁矿石块、火星和碎裂的炉壁残片四处飞溅!
“啊!”
“我的头发!”
五人离得近,首当其冲。
李大宸被气浪掀了个跟头,手臂被飞溅的矿石块烫伤。
李三煜离得最近,额头被碎片划破,血流如注,手里的铁钳也飞了出去。
李双昊和李五琰反应稍快,下意识后退,但还是被火星燎到了衣服和头发,狼狈不堪。
胆子最小的李四璟更是吓得瘫坐在地,差点尿了裤子。
现场一片狼藉,炸毁的蟹壳炉冒着黑烟,破碎的炉壁和燃烧的矿石块散落一地,老窑区如同被洗劫过。
这声巨响在寂静的乡村夜晚传得极远。
村里不少已经睡下的村民都被惊醒了。
“什么声音?”
“好像是后山那边!”
“打雷了?不像啊……”
正在村里寻人的谢锋,听到这声非同寻常的爆炸声,心猛地一沉!
他立刻联想到睡觉前巡房,消失的那五个“表弟”!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他。
他立刻朝着后山老窑区疾奔而去。
当谢锋和闻声赶来的谢铁匠来到师大现场时,还有一些好奇的村民举着火把也赶来了。
他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惨状:炸毁的炉子,狼藉的现场,以及五个挂彩、惊魂未定、满脸黑灰、衣衫破烂的“罪魁祸首”。
谢铁匠看到自己吃饭的家伙被毁,眼前一黑,捶胸顿足地喊道:“我的炉子!天杀的!这……这春耕急着要的锄头、镰刀还没打完啊!这可怎么办?”
其他举着火把赶到的村民也议论纷纷,面露忧色。
春耕在即,农具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这蟹壳炉一停,影响的可是全村的生产!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28/4417497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