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 > 第348章 表弟们可有什么长进?

第348章 表弟们可有什么长进?


李月兰端着一盘自己刚做好的糕点进来,敏锐地察觉到屋内气氛有些异样,尤其是自己女儿,似乎不太乐意搭理沈砚。

她笑着打圆场,故意嗔怪地对谢秋芝说:“你这丫头,去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想不想家?娘可是天天念叨你。”

谢秋芝知道李月兰这是没话找话调节气氛,她们可是经常在空间里互相“留字条交流”,便垂着眼眸,盯着茶杯里浮沉的茶针:“自然是想的。”

反倒是沈砚,自然而然地接过话头,唇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替谢秋芝回答道:

“夫人勿怪,秋芝姑娘在京中忙于作画,求画者众多,应接不暇。不过,她心中自然是记挂着家里的,这些时日也常念叨着想回来。”

他语气温和,言辞恳切,仿佛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兄长。

谢秋芝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无耻!要不是你百般刁难,我早就回来了!

一杯茶还没喝完,谢锋就领着五个洗漱完毕、换上了干净粗布衣服的表弟进来了。

五人刚进门,目光就不由自主地、直勾勾地落在了安静坐在一旁的谢秋芝身上。

那眼神里,有对陌生女子的好奇,有想要示好的蠢蠢欲动,更有难以掩饰的惊艳和乍见之下的欢喜。

沈砚端着茶杯,状似无意地抬眼,目光淡淡扫过那五个呆头鹅般的表弟,尤其在李三煜那试图隐藏伤臂、强装镇定的样子,以及李五琰那瞬间亮起、一眨不眨的专注眼神上,微妙地停顿了一瞬,眸色不易察觉地沉了沉。

谢秋芝也注意到了这五个目光灼灼的人,她自然知道他们的身份——沈砚那五位送来“改造”的表弟。

她落落大方地站起身,露出一个友善而温和的笑容:“你们就是沈大人的表弟吧?你们好,我是谢秋芝。”

她的笑容清澈明亮,声音悦耳,如同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几人心头连日以来的些许阴霾,也让他们更加手足无措。

李三煜下意识地把缠着纱布的手臂往后藏了藏,努力挺直腰板。

李五琰感觉自己的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耳根有些发热。

其他三人也慌忙收回过于直白的目光,象征性地点头问好。

紧接着,五人像是训练过一般,转向沈砚,齐齐躬身行礼,态度恭敬:“见过表哥。”

大宁朝尊师重道、恪守孝悌的规矩是刻在骨子里的,无论他们私下如何抱怨,面对沈砚这位皇子师,表面功夫必须做足。

沈砚淡淡地“嗯”了一声,放下茶杯:“坐下吧。”

五人这才依言坐下,只是眼神依旧不受控制地,时不时飘向谢秋芝的方向。

而沈砚看着那五个小子明显亮堂起来的眼神,心中那股莫名的不爽感再次升腾起来。

他开始觉得,当初把这五个祸害扔到桃源村,或许真是个欠考虑的决定。

他敛起心思,恢复了一贯的冷峻,目光重新落到五人身上,看着几人身上依旧新鲜的伤痕,开始了日常的问话,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半个月,看来是没闲着,说说吧,在这里,可有什么‘长进’?”

谢锋也端起妹妹泡的茶,慢悠悠地呷了一口,好整以暇地等着看这五个小子如何向他们的“救星”表哥大倒苦水,痛诉他的“暴政”。

然而,预想中的哭诉场面并没有出现。

五个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竟是李双昊先清了清嗓子,有些别扭地开口:“那个……桃源村……挺好的。”

李大宸赶紧接上,声音洪亮却透着心虚:“对!李婶做的饭菜特别香!比……比京城馆子里的还好吃!”他绝口不提自己第一天就嫌弃的那一顿“忆苦思甜饭”。

李三煜摸了摸鼻子,眼神飘忽:“我现在……晨起锻炼都习惯了,感觉身子骨结实了不少,都不睡懒觉了。”  他没说那是被冰水浇头和死亡哨声逼出来的生物钟。

李四璟小声补充:“我……我学会自己穿衣服了……”  这话说得他自己都有点脸红。

李五琰言简意赅,却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倔强:“我能下地干活了,搬砖……一次能搬一千块。”  他省略了手上磨出的血泡和累到快散架的感受。

五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全是些无关痛痒、甚至听起来像是“进步”的废话,就是决口不提挨揍、罚跑、冰水洗脸,尤其是炸了蟹壳炉这等惊天动地的“光辉事迹”。

沈砚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一顿,眼底闪过一丝真正的讶异。

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这五人以往的性子,见到他还不像是见到了救命稻草,早就该扑上来抱着他的腿哭诉这里的“非人”待遇,哀求他带他们回京才对。

怎么如今……竟像是转了性?

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扫过五人,试探着问道:“看来诸位表弟在此地适应得不错,那么……你们可想回京?”

这个问题让五人的表情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想回去吗?

当然想!

这半个月过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吃的……

虽然李月兰手艺好到爆,但是,他们总感觉京城里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日子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

可是,那个“想”字卡在喉咙里,却怎么也吐不出来。

他们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几日见过的那些面孔,听过的那些故事:

是谢有铁佝偻着背,对着断裂的锄头唉声叹气,却依旧一瘸一拐地试图用双手去刨食的身影。

是另一位失去独子、和老伴相依为命,全靠几亩薄田度日,农具坏了却无钱修补的老汉那浑浊而绝望的眼神。

是村里那些妇人说起逃荒路上易子而食的惨状时,依旧会泛红的眼眶……

这些真实的、血淋淋的苦难,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心上。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世上,有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

而他们,却因为一时的玩闹,炸毁了可能关系到许多人生计的蟹壳炉。

一种前所未有的愧疚感和一种模糊的、想要“弥补”的念头,在他们心中滋生。

私下里,他们甚至偷偷商量过,要去找谢铁匠,问问重建炉子需不需要他们帮忙搬砖和泥。

虽然知道可能只是杯水车薪,但至少……他们想做点什么。

于是,面对沈砚的问题,五人沉默了,脸上出现了明显的犹豫和挣扎。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628/4410671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