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超生被罚款,转身做倒爷赚了千万 > 第469章 二轮谈判

第469章 二轮谈判


次日清晨,天光未亮,北德文斯克的厂区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中。

伊戈尔已经坐在生活区小楼门口的长凳上,香烟在薄雾中闪烁着微弱的红光。

不知过了多久,晨雾已经散去。

这时,楼梯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见是张舒下来,他立刻踩灭烟头,起身迎了上去。

“张先生,早上好!昨晚休息得如何?

张舒精神焕发地走下楼梯,顺手从口袋里掏出蓝盐阜,扔了一根给他。

“睡的不错!伊戈尔先生这么早过来,看来是给我们带来了好消息啊!”

伊戈尔接过烟,借着张舒递来的火点上,深吸了一口。

他缓缓吐出烟雾,“算是好消息吧!听完我的汇报,大老板很欣赏你们的诚意。他特批可以将合作尺度适当放宽,希望能加快我们双方的交易进程。”

“哈哈哈!”

张舒闻言大笑起来,用力拍了拍伊戈尔的肩膀。

“贵方老板果然有大智慧,能与这样的伙伴合作,我想我们的后续工作会很顺利!”

张舒嘴上虽是这么说,但心里却掠过一丝意外。

这位素未谋面的幕后大佬,跪得比他预想中要快、要彻底。

仅仅一个回合,对方就主动交出了主动权,这恰恰印证了他当初在华夏时的推测,北德文斯克方面,比他们更着急促成这笔交易。

张舒的思绪飞速运转。

他很确定,前世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过任何组织或者国家成功购买过核潜艇。

这就意味着,在前世的时间线里,北德文斯克船厂没能找到任何买家。

这么看来,自己就是他们唯一的客户!

对方之所以如此爽快地让步,主动推进交易进程,背后的窘迫,就不难理解了。

想通这一层,张舒摸了摸下巴,既然对方把刀子递到自己手上,那他也就不客气了。

该下点猛药,给伊戈尔提提神了!

让他彻底认清,谁,才是真正掌握这场交易节奏的那个人。

两人一副哥俩好的样子,坐在凳子上抽着烟。

不一会儿,陈延舟和陆启明等人也寻摸过来。

一行人再次踏入伊戈尔的办公室,气氛却与初次见面时截然不同。

伊戈尔像是换了个人,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主动张罗起来。

“大家都请坐,我这儿刚到了一批不错的咖啡豆,给大家尝尝。”

他一边说着,一边开始磨豆、冲泡,办公室里很快弥漫开一股浓郁的咖啡香气。

这样的举动,与之前判若两人。

张舒不动声色地接过伊戈尔双手递来的咖啡,心里雪亮。

陈延舟和陆启明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也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

伊戈尔将咖啡逐一送到每个人手中,“各位远道而来,是客人!你们有哪里需要我配合的,请直言!”

张舒轻轻吹开咖啡杯上的热气,对方已经摆出了姿态,接下来,该轮到他出牌了。

“想必伊戈尔先生,已经拿到大老板的价格授权了吧?”

伊戈尔点了点头,“当然!正如我们昨天谈的那样,一份清晰合理的报价,是推动我们交易走向成功的关键。”

他起身走到办公桌后面,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里面只有几张薄薄的纸。

他将几张纸分别递给张舒、陈延舟几人。

“请过目,这是最高机密资料。各位只能在这里看,看完了我要当场销毁,绝不允许带出这个房间。希望各位能够理解并配合!”

张舒接过属于自己的那份文件,目光立刻被上面的标题吸引——德尔塔IV级战略核潜艇。

这份文件上列出了详细的技术参数,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页面底部那个用加粗字体标注的数字。

1,500,000,000  USD。

十五亿美金!

房间内顿时陷入一种只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张舒、陈延舟等人交换着手中的材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撼。

现在所有潜艇的报价已经全部清晰。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20亿美金。

德尔塔IV级战略核潜艇:15亿美金。

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3.3亿美金。

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1.8亿美金。

维克托III级攻击核潜艇:9800万美金。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如此天文数字赤裸裸地摆在面前,依然给陈延舟等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不仅仅是纸面上的价格,更是撬动世界战略平衡的价码。

想要!太想要了!全都想要!

伊戈尔看着几人震惊的表情,继续补充。

“价格各位已经看到了。但有一点需要明确,此次交易,最多只能出售两艘潜艇。”

他伸出两根手指,强调着上限。

“不是我们不想多卖,而是超过这个数量,风险将呈指数级增长。即便我们有通天的本事,也很难捂得住,相信大家也不想惹上麻烦吧!”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几人手中的报价单逐一收回。

随后,他掏出打火机将纸张点燃,橘黄色的火苗迅速窜起,最终化为垃圾桶里的一小撮灰烬。

“限制数量是为了安全,这我们能理解。不过这样的天价,世上有谁能买得起?”张舒开口道。

他先是帮伊戈尔做好心理预期,告诉这个价格他们是肯定没法接受的,为接下来的砍价做好铺垫。

事实上,即便对方没有限制,华夏方面也绝不会购买更多。

首要原因自然是资金问题,国家外汇储备极其紧张,如此天价,购买多艘核潜艇根本是痴人说梦。

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战略考量。

对此时的华夏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短时间组建一支庞大的核潜艇舰队,而是先解决从有到无的问题。

只要证明自己有,就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战略威慑能力。

并且,有了实体样本。

吸收其设计理念和核心技术是迟早的事,这才是符合长远发展利益的正道。

盲目追求数量,后期的维护和保养都是天文数字,反而会耗费有限的资源,偏离自主创新的方向。


  (https://www.02shu.com/5032_5032313/4424867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hu.com